小辛集乡介绍
小辛集乡位于蒙城县城西9公里,东与县城相邻,西与利辛交界,属于半城郊型乡镇。全乡辖16个行政村、2个社区居委会,361个村民小组,耕地108240亩,总人口达73000多人,是一个农业资源非常丰富的大乡。 全乡的集镇建设规模不断扩大,辖区内辛集、吕望集、人头集各项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和加强,居住人口逐步增加,商铺门面错落有秩,环境优美,道路宽敞整洁,市场日趋繁荣。 全乡交通便捷,道路状况良好,S305、S307、界阜蚌公路及蒙三路、蒙太路、岳吕路、黄牛路等省、县、乡公路纵穿或横贯全境。 全乡水利优势明显,自然水源充足。南依芡河,北枕涡河,中有阜蒙新河、三义河、胜利沟、老岭沟等十余条人工流河,形成“田成方、林成网、沟相连、路相通”,旱涝保收的生产格局。 全乡大林业框架已基本形成,“307线”、“502线”、“黄牛线”、“蒙三线”、“岳吕线”以及“杨寨”、“辛白”、“闻唐”、“唐庄”、“桥南”治理片等已构成辛集乡林业片线结合、纵横交错的格局。 小辛集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较好地实现了农村稳定、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一是种植业结构更加适应市场;二是畜牧养殖规模化趋势加速;三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四是广大农民有序流出务工、经商,现金收入明显增加。 小辛集乡坚持“引得进、留得住”的招商引资方针,把招商引资工作摆在重要的位置,进一步转变思想观念,树立“你赚钱、我发展”的双赢意识,采取各种渠道推介本乡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和自身的投资优势,实行全方位招商引资,截止2006年底,共引进项目13个,到位资金2430万元。同时,还储备了滁州绿一集团深加工项目、无锡电动车组装项目、邳州大型木材加工项目等一大批项目,特别是大唐公司的秸杆发电厂落户辛集乡,必将成为其腾飞的助推器。 小辛集乡新一届党委、政府将继续以-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抓住一切有利的发展机遇,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继续深入实施“以人为本、科教兴乡、工业强乡、农业富民”战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工业化进程。大力建设现代农业,着力培育优质强筋小麦种植加工、蔬菜种植加工、木材种植加工、规模养殖、劳务输出和商贸物流六大产业,不断加强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社会文明建设,切实维护社会大局稳定,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小辛集乡新农村建设迈出了实质性步伐,城镇化程度显著提高,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大幅度改善,文化教育更加繁荣,新型合作医疗制度日趋完善,社会治安状况明显好转,逐步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科学发展道路。 新一届党委、政府将坚持以发展为主线,突出工业强乡,狠抓招商引资,努力加快全乡的新农村建设步伐。
小辛集乡景点列表
-
-
涡河古渡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涡河东渡口的景象和沿河风光,至今记忆犹新。 从蒙城北大街到北城门,那古老的城门瓮圈里,阴森森的,发黑的墙壁上,往往贴有官府的告示,天长日久,墙上便残留着一层厚厚的发霉的痕迹,因无人... [全部]
-
-
白云庵
白云庵曾经是一座名闻遐迩的古刹,遗址现位于我县范集乡戴园村西田庄东南直沟东岸。据《蒙城县志》记载:该庙是古坛城(北冡故城)的东门。民间传说从前有个刘氏姑娘嫁给戴姓人家为妻,婚后不久夫亡,守节不再醮。... [全部]
-
-
风月亭与漆园诗社
蒙城风月亭始建于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为当时“漆园诗社”诗友们从事诗文活动的场所。 漆园诗社成立于民国十年(1921年),是本县组织较早的文学团体。当时蒙城城乡各地文人、学者中诗歌爱好者有近百... [全部]
小辛集乡特产列表
-
-
狼山秋黄瓜
狼山秋黄瓜是安徽省亳州市蒙城县小涧镇的特产。狼山秋黄瓜的特点是:个大、皮薄、子稀、肉厚,吃起来脆嫩、甘甜爽口;更有清热、健胃、利尿、提神、助消化之功能,一向被誉为宴席上之佳品。 在小涧镇狼山南麓座落... [全部]
-
-
蒸灯
蒸灯 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也叫灯节。这一天,除了家家户户悬挂各式花灯之外,还有蒸灯、龙灯和过河灯,到处呈现欢度佳节的热闹场面。 蒸灯的习俗,抗战前很普遍,通常用麦面和黄豆面和在一起,揉成面团,捏成窝... [全部]
-
-
鲍沙滩萝卜
鲍沙滩的萝卜 距县城西北10公里处,有座山叫尖山。在山的西南脚下,有一个景色秀丽的村庄,村民多数姓鲍。村前是涡河,河边有几处沙滩地,故该庄取名鲍沙滩。村东近千亩田地,盛产萝卜,远近闻名,有人说是温柔... [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