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关镇介绍
大关镇是桐城市的北大门,是全国著名的“制盖之乡”、“蛋鸭第一镇”。自三国时有古峡雄关之称,宋、元、明、清时为桐城九镇之一。始称“北峡镇”,清乾隆年间改称“大关镇”。1992年3月撤区并乡时,分属大关、卅铺两镇。2006年9月区划调整,成建制合并成大关镇。地理位置处于东径116度,北纬31度,北接舒城,东邻庐江,206国道纵穿南北,桐(城)、庐(江)省道横贯东西,卅(铺)、孔(城)公路连通东南,直通枞阳县,合九铁路跨越东部。全境三面环山,中部为丘岗,大关河、界河、兴店河、木桥河、大沙河源流其间。大关镇处在安徽省中部,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光热、水资源丰富,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年日照时数1988.6小时,太阳辐射总量113.8千伏/平方米,年平均温度15.9摄氏度,大于0摄氏度积温5842.5摄氏度,大于10摄氏积温5202.6摄氏度,无霜期234.5天,适宜工、农、林、牧、副、渔等多种经济的生产与发展。全镇总面积169平方公里,人口7.1万余人,辖15个村,644个村民组,其中镇区面积5平方公里,集镇居民2万人。 近年来镇党委政府在桐城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调整产业结构为主线,以“工业立镇、产业强镇、科技兴镇、文明建镇”为战略出发点,立足镇情,扬长避短,着力发展地方特色经济,已形成制盖、彩印包装、铸造、工程建筑、蛋鸭、茶叶、绿色食品、优质粮油加工八大特色产业为支柱的“工农互补共进”型经济格局。2005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5.9亿元,财政收入600万元,各项贷款余额9000万元,社会投资总额1.3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700元,15个村全面迈进小康,社会各项事业均得到长足的发展。 发展中的大关镇区位优越,位于合肥、安庆两个省辖市的正中,全程高速,车程均为一小时,属“江淮一小时经济圈”。作为桐北的卫星城,镇区建设日新月异。350KV的电力、日供水万吨的自来水、100MBPS的宽带网、省内五星级的广播电视等基础设施,一应俱全,配套完善。以卅铺大道为龙骨,经华大道、卅兴路、206国道为侧翼的“丰”字型街道网络,将镇区打造成集工作、休闲、购物、康居、美食于一体的多功能、高品位的乡村都市。. 还有1个地名与大关镇同名:贵州毕节市黔西县大关镇以下地名与大关镇面积相当:浙江省丽水遂昌县黄沙腰镇湖南永州蓝山县所城镇云南普洱景东县大朝山东镇青海海东市乐都区洪水镇广西贺州昭平县仙回瑶族乡西藏日喀则市白朗县嘎普乡浙江省丽水遂昌县柘岱口乡贵州遵义湄潭县高台镇广东韶关市仁化县大桥镇广西桂林灌阳县新街镇黑龙江鸡西城子河区长青乡广西崇左大新县全茗镇
大关镇景点列表
-
-
姚元之旧馆
姚元之旧馆,坐落桐城市北街小学内。姚元之(1776~1852),字伯昂,号荐青,桐城人,嘉庆进士,画家,官至左都御史。其旧馆现存三组建筑:前楼、东西厢房、后楼。前后楼之间,东西厢房,中成院落,称为“... [全部]
-
-
吴樾故居
吴樾故居,坐落于桐城市区西后街中段西侧延陵巷内,坐北向南,原占地面积较宽,分前厅、后厅、厢房、后院等。因年深日久,陆续改建,旧貌稍有改变。今存其幼年书房、卧室等五间平房,面阔19米,进深三间,长5.... [全部]
-
-
桐中石柱刻
桐城中学石柱刻,峭然耸立该校园东侧。柱为方形麻条石,高4.32米,边宽0.34米,顶部呈锥形,底部设基座。石柱四方,竖行阴刻两组铭文,东西两方刻魏体,字体端庄,文曰:“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南北两方... [全部]
大关镇特产列表
-
-
桐城水芹菜
桐城水芹是安徽省安庆市桐城市的特产。桐城水芹是安徽省桐城市独有的特产蔬菜,已有数百年栽培历史。 桐城水芹属微型科宿根植物。桐城水芹菜的特点是菜质脆嫩,清香爽口,余味甘甜。冬季的水芹菜,又称“白老”,... [全部]
-
-
桐城小花茶
桐城小花茶是安徽省安庆市桐城市的特产。桐城小花茶外形条索舒展,芽叶完整,形似兰花,色泽 翠绿,碧绿清汤,香气鲜爽持久,有兰花香,滋味醇厚鲜爽回甘。桐城小花茶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桐城市地处皖中,... [全部]
-
-
青草香大米
青草香大米是安徽省安庆市桐城市青草镇的特产。桐城青草香大米:原粮优良,加工精细,包装精美,大米色白整齐,米饭清香浓郁,松软爽口,能增加食欲,余香田味。 桐城是全国农业科技示范市(县);安徽省农业产业... [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