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市口街道介绍
大市口街道,位于京口区中部偏东。东沿环城路至花山路东端接古晋陵郡城遗址,与润州区象山乡接壤,南沿中山东路至大学山与健康路街道相望,西以古运河与宝塔路街道分界,北沿大西路及千秋桥街至鼓楼岗与四牌楼街道为邻。以辖境大市口区片命名,街道办事处设在大爸爸巷24号。1989年,有23个居委会,340个居民小组,16787户居民,51467人(男27741人,女23726人)。 解放初,辖境属千秋、斜桥等镇。1952年,属北固区。1956年,撤区建街道办事处,辖境为寿邱、中山路街道办事处。1960年,属北固人民公社。1980年,撤销北固人民公社,析置大市口和四牌楼街道办事处。1983年,属城区。 大市口为镇江城区最古老的地区之一。东汉末三国吴孙权筑“京城”于北固山前峰,即现在的烈士陵园及鼓楼岗一带,东晋时筑“晋陵郡城”亦在境内。唐代筑城时,曾先后置“千秋门”(后改铁瓮门)和青阳门。明、清时筑有“十三门”,抗日战争之前尚存。据史料记载,宋代大市口即为镇江城厢之“大市”。鼓楼岗、五条街一带,历为府、县署所在地。大市口地区历来为人烟稠密、商业繁盛的中心。1930~1932年间,拓建中山路和中正路(今解放路)时,在两条路交叉点,建有一座中山塔,于60年代初拆除。1987年,中山路再行拓宽后,东接环城路,西至古运河一段,称中山东路。沿路大楼林立,市内各路公共汽车,均在大市0错行驶。五条街建有城里最大的菜场和农贸市场中心,并设有饮食夜市场。境内有43条街巷。 花山湾一带,原为润州区象山乡农舍和菜地。80年代初,始兴建住宅楼群,今已形成新型住宅区,建有387幢住宅楼。结合旧城改造,境内八叉巷、弥陀寺巷、演军巷一带,也于80年代中后期,拆除旧房,兴建住宅楼群。 境内有中学4所,师范学校1所,小学3所。其中,八叉巷小学为全国乒乓球传统项目学校。市青年宫、少年宫和河滨公园均在境内古运河畔。 境内文物古迹,主要有:京口城、六朝晋陵古城遗址、汉荆王刘贾墓、万寿宫、古城隍庙及古清真寺旧址等。第一楼街有清初“京口三诗人”之一的鲍皋旧居。
大市口街道地区行政机构
大市口街道景点列表
-
-
米芾墓
米芾墓在镇江市南郊鹤林寺附近的黄鹤山北麓。墓有石扩,直径11米,坟包径约4米,外包护石。王有台阶60级,两边置玉带坡,墓道由上而下向北伸,长60米。坟前墓碑,上刻勺987年春重修,宋礼部员外郎米布无... [全部]
-
-
沈括故居梦溪园
沈括故居梦溪园位于市区梦溪园巷,是北宋时期科学家沈括晚年居住的地方。他在此写成了科学巨著《梦溪笔谈》。现代研究中国科技史的英国科学家李约瑟博士称誉《梦溪笔谈》为十一世纪的科学坐标。我国当代科学家钱伟... [全部]
-
-
云台山风景区
云台山原与金山隔江对峙,故又称银山、银台山,以后由于音变而称云台山。 鸦片战争以后,云台山区域被划为英租界,建有英国领事馆。 云台山风景区由伯先公园和伯先路近代建筑群组成。伯先公园坐落在树林葱郁、景... [全部]
大市口街道特产列表
-
-
镇江肴肉
“镇江肴肉”又名“水晶肴肉”,亦叫“水晶肴蹄”,是驰名中外的镇江名菜。 相传三百多年前,镇江酒海街有一家夫妻酒店。一天店主买回四只猪蹄,准备过几天再食用,因天然怕变质,便用盐腌制。但他万万没有想到,... [全部]
-
-
镇江糖醋萝卜
产地:中国江苏镇江。 工艺:把薄皮细嫩白萝卜洗干净,晾干,纵切两瓣。逐层装入缸内,均匀地撒上盐,底层少撒,上层多撒,满缸后,盖上竹篾盖与竹木棍,上压石块。2-3天后,每天翻缸两次。每20斤鲜萝卜出咸... [全部]
-
-
麻油馓子
走在鱼巷附近,有时候还能看到麻油馓子出锅,那特别的香味慢慢地传出。香气扑鼻而来,隔两条巷子都闻得到。 镇江的麻油馓子,油用的是特产小磨麻油,所以又脆又酥,越嚼越香。今天,不少镇江老年人还有吃麻油馓子... [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