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筑街道介绍
新筑街道位于西安市郊东北隅,东傍骊山,西依灞水,与未央区谭家、草滩镇隔水相望,系古长安八大镇之首镇。总面积38.75平方公里,耕地4.34万亩,人口4万,辖29个行政村,1个社区。2002年全街道农村社会总产值19亿元,人均纯收入3030元。 素有"-原"之称的新筑街道,灞、浐、渭三水环绕,风光秀丽,景色宜人,地势平坦,物产丰饶。西韩路、纺渭路、灞耿路、杏渭路、西滨大道五路并行,贯穿南北;草临路、潘千路、陆杏路交错,勾通东西,街道内已形成"三横五纵"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新筑灞河大桥使该街道变为城市近郊,使西安国际机场成为近邻,西安绕城高速公路和西闫高速公路穿镇而过,并和西滨大道及杏渭路相接,给新筑创造了优越的大交通环境,市内三条线路公交汽车,使进入新筑十分便利;全镇29个行政村,118个村民小组通讯线路已实现全铺设,程控电话全开通,可与国内国外直接通话;110KVA的新筑街道半坡变电站,从根本上解决了用电问题,为新筑经济的迅速崛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新筑街道已被国家批准为西安外围组团,列为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镇内建筑、化工、电器、养殖、食品加工、商贸旅游业竞相发展;菜、猕猴桃、葡萄、草莓、梨等多种经营初具规模,粮经比为4:6。全镇形成果肉禽奶蛋多种渠道致富,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的城效型现代化农业新格局。目前设施农业栽培达2500亩,奶牛存栏1000头,其中南吴村的瑞奥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以净菜加工为龙头,注册"瑞奥"品牌,带动基地良性发展。日平均提供鲜菜2000公斤,为我市的六大超市提供菜源。另外,半坡村的日光温室示范园、西王村的小尾寒羊养殖以及陕西绿洲乳业等,已成为该镇农业调整产业结构的新亮点。为响应中央"西部大开发,再造山川秀美的大西北"的号召,街道党委、0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努力实践"-",放开搞活集体经济,大力发展私营经济,按照"工业抓发展,农业促转化,三产上档次,基础上台阶"的发展思路,抢抓机遇、锐意进取、真抓实干、扩大开放,已建成的"西部渔港度假村"、"西航花园"和正在兴建的"灞柳生态世纪园"、"新筑物流园"等一批项目,为新筑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掀起了投资新筑,发展新筑的热潮。 镇教育、文化、卫生事业蓬勃发展。有完全中学1所,初级中学1所,全日制小学14所,以及已经建成的西港花园学校1所,教育设施先进,教学水平一流,环境优美,独具特色,被称为"花园式"学校。街道办事处为增加农民科技意识,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于1976年建立了农民技术学校。镇内有卫生院1所,病床20余张,各行政村有卫生所,全镇有健全的医疗保健网络。综合治安秩序良好,民风淳朴,社会稳定,创建了大发展的优良社会环境。 新筑古镇,历史悠久,早在2000多年前西汉时,因地处渭河渡口,是物资集散地和南北交通要冲,为古镇人民的生活和经济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宋时称官喂店,元时称为新店,清时改为新住镇,系咸宁八大镇之首。境内文物古迹很多,主要景点有汉成帝昌陵、汉淮阴侯韩信墓,龟背梅花紫荆城等。 以下地名与新筑街道面积相当:贵州铜仁市沿河县黑獭乡河北廊坊文安县史各庄镇辽宁沈阳苏家屯区红菱街道江苏宿迁沭阳县北丁集乡四川达州通川区青宁乡四川眉山仁寿县龙正镇四川绵阳游仙区观太镇四川阿坝九寨沟保华乡四川绵阳三台县八洞镇四川凉山州布拖县沙洛乡四川甘孜甘孜县下雄乡四川广元苍溪县八庙镇
新筑街道地区行政机构
新筑街道景点列表
-
-
西安世博园
西安世博园位于国家级西安浐灞生态区,是2011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会址,距西安市中心约10公里,交通便利。景区总面积418公顷,其中水域面积188公顷,汇集了国内外102个国家和地区各具特色的园林园艺... [全部]
-
-
浐灞生态区
浐灞生态区 浐灞生态区位于西安城区东部,距离市中心8公里,包括浐、灞两河四岸的南北向带状区域,规划总面积129平方公里,2005年,浐灞生态区被列入西安市重点发展的“四区一基地”之一,浐灞生态区的远... [全部]
-
-
灞桥
灞桥 灞河,古代原名滋水。春秋时期秦穆公(公元前7世纪)称霸西戎,为了炫耀武功,才把这条河流改名灞水。 灞桥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巨型桥梁之一。它的历史至少可追溯到2200多年前,在古代科技史上地位独特... [全部]
新筑街道特产列表
-
-
火晶柿子
火晶柿子 火晶柿子是陕西省西安市名优特产,产于临潼,有时也写作火底柿子。火晶柿子因果实色红如火,果面光泽似水晶而得名。火晶柿子深秋成熟后质地浆软,外皮如火焰般艳丽,红彤彤挂满枝头,所以又叫“火景柿子... [全部]
-
-
灞桥樱桃
灞桥樱桃历史悠久。相传,汉高祖刘邦打猎时,循着白鹿的足迹来到西张坡上,发现了这娇艳欲滴、馥郁甜香的果实。如今,200多年前清代的樱桃树仍枝繁叶茂,果实累累。 基本介绍 灞桥樱桃颗粒饱满,果型硕大,果... [全部]
-
-
秦味腊汁肉
在西安,老樊家几乎成了腊汁肉的代名词。腊汁肉起源于战国,当时称“寒肉”,经世代流传、演变,遂成今日之秦味腊汁肉。樊记腊汁肉已有近百年历史,由一姓樊小贩所创。由于其选料精、调味全、火功到,又经长时间煨... [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