埝桥镇介绍
埝桥镇位于大荔县城以西7.5公里处,全乡共有18个行政村,96个村民小组,28326口人,56041亩耕地,境内土地平坦,土壤肥沃,光热资源充足,灌溉条件优越,交通便利,大(荔)蒲(城)公路横穿全境。自1996年发展设施农业以来,埝桥乡目前己成为全县发展设施农业规模最大、效益最好、产品知名度最高、市场份额最大的特色水果大棚之乡。一年四季瓜果飘香,反季节蔬菜走俏天南海北。设施农业被县委、县政府命名为县级示范区。 截止2004年底,全乡共建日光温室2129个,大中弓棚3000多个,设施农业总面积6000多亩,年产值近3000万元,约占农业总产值的20%,尤其是北黄、黄营等村,起步早、规模大,品种新,效益好,已达产均一棚,仅此一项人均收入达2000余元,用1/10的土地却获得了全村近一半的经济收入。全乡大棚产品突出特色时令水果和蔬菜两大类,主要有油桃、圣女果、葡萄、黄瓜、茄子等十多个种类,30多个品种,产品远销广州、深圳、上海、乌鲁木齐,兰州、西安等大中城市。设施农业已成为全乡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强乡富民产业。 在带领群众发展设施农业的道路上,经过几年的市场考验和锤炼,乡党委、政府一班人果断地提出了实现“西北设施农业第一乡”的奋斗目标,把“做大做强设施农业,大力发展埝桥特色经济”的信念传入千家万户,继续坚持以日光温室为主,大中弓棚并举的规模扩张战略不动摇。在此基础上,不断推进规模扩张与管理效益并重的原则,突出特色无公害种植,加大高新技术的普及力度,加快品牌开发,初步形成产、销、储、运、龙头加工联动的产业化发展的可喜局面。 为了进一步推动全乡设施农业再上新台阶,乡党委、政府于2001年春季,组织乡机关干部投资30多万元,建成了占地70亩,共有48个大棚的全县首家机关干部示范园。示范园区内实行统一规划、统一管理标准,生产无公害绿色产品,棚内栽植以油桃为主,目前已初见成效,实现棚产值4000余元。通过示范园的试验,示范作用,把风险留给机关干部,把成功经验和新品种,新技术送给群众。同时,通过机关示范园的创办,进一步转变了机关干部的工作作风,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真正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也坚定了全乡上下大力发展设施农业的信心和决心。. 黄营果蔬 陕西省大荔县埝桥镇黄营村位于大荔县城西北方向4公里处,该村有1574口人,耕地2590亩,温室大棚440座,设施农业占700多亩。该村交通方便,土壤灌溉条件优越,农作物长势良好。近几年来,当地群众结合本村实际情况,构建大棚设施农业。这项工作难度大,困难重重,通过多方努力,调整地块,办理贷款。截止2……
埝桥镇景点列表
-
-
三河湿地自然保护区
三河湿地自然保护区地处渭南市关中平原的东端,是黄河、渭河、洛河的交汇区。北起大荔县华原乡,南到老西临公路,东以黄河为界,与山西、河南相临,西沿渭河至华阴、潼关三县。南北长约40公里,东西约宽15公里... [全部]
-
-
王仁皎墓
王仁皎墓 王仁皎墓为陕西省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宝贵价值主要体现在墓的形制和墓前的文物上。作为特许一品-陪葬皇陵,此墓起始坟高在三丈以上,硕大的圆土丘在平坦的田野上很是显眼。坟墓坐北朝南,有着宽... [全部]
-
-
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
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 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 (一)梁家坡遗址在羌白镇梁家村东北1公里处,距县城西南12.5公里,属洛河南岸二级阶地,面积约5万平方米,1980年10月,西博和县馆作过初步调查。 1981... [全部]
埝桥镇特产列表
-
-
黄营果蔬
陕西省大荔县埝桥镇黄营村位于大荔县城西北方向4公里处,该村有1574口人,耕地2590亩,温室大棚440座,设施农业占700多亩。该村交通方便,土壤灌溉条件优越,农作物长势良好。 近几年来,当地群众... [全部]
-
-
大荔月牙烧饼
大荔月牙烧饼是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的特产。大荔月牙烧饼因状如月牙而得名。特点是外皮焦脆,内瓤酥松空软,热吃凉吃均可,吃水盆羊肉时,用此饼夹入羊肉,饶有风味。 关中有句俗话,"大荔有一怪,烧饼半个卖。"... [全部]
-
-
大荔水磨丝
大荔水磨丝 “水磨丝”以猪耳为原料,因将猪耳传统名菜平面片开,可见水磨石般花,故名。是陕西大荔县传统名菜,距今已有200 余年历史。此菜用料普通,但以刀功精湛而名噪遇选。制作此菜,须将猪耳片薄、切细... [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