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华村介绍
大华村位于湟源县城以西6公里处,分布于315国道两边窄长地带,交通便利、地势平坦,属典型的浅山地区。北邻湟水河,南靠山,西与申中乡接壤,大华村附近企业较多,电力设施齐全,交通便利,能满足各种企业所需的电力供应,从而成为企业发展的良好地区,这对大华村的劳务输出、二、三产业等各种服务行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2004年,在村干部群众努力和交通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完成了村道路硬化,使村容村貌为之一新。大华村耕平坦、灌溉便利、昼夜温差大,冬长寒冷,夏短凉爽,年平均气温3.2℃,绝对无霜期68天,具备优质蔬菜生产的良好自然条件。全村总面积9.6平方公里,海拔高度为2500米左右,全村共有4个生产合作社,3个自然村,318户,1142人,总耕地1426亩,全为水浇地,劳力457人,人均耕地1.25亩,共有各类牲畜430头(只),其中猪320头,牛60头,羊50只,拥有中小型农机具260台(套)。大华村依托有利的交通和附近企业较多的有利条件,大华村在经营农业和畜牧业两大传统产业外,还积极发展二、三产业,农业主要以种植小麦、油菜、马铃薯和苗木培育为主,并积极发展大华村“生态农家乐”为特色的旅游业、餐饮服务业发展,大华村现已形成劳务输出、贷运、客运出租、生态“农家乐”餐饮、建筑、特色种植致富的增收的新景象,并成为大华村近年新的经济增长点。2008年全村人均纯收入为3926元。大华村长期以来形成了以农为主,农牧结合的发展格局,积极发展奶牛养殖,但在全村经济发展中农民增收主要靠农牧业和劳务输出两大传统产业,通过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农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劳务经济发展势头强劲,依托小城镇建设,第三产业发展有所起色,全村逐步兴起以生态“农家乐”为主的各种餐饮行业、交通运输、苗木种植等行业,有力推动了全村经济发展,也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了良好的经济基础。 二、基础设施建设现状 在上级部门大力支持和全村干部群众的努力下,2004年实施了村级硬化路工程,道路硬化全部完成,2006年实施了"一池三改"工程,户户有太阳灶,进一步优化了全村能源结构,165户农户修建了沼气池和育肥大棚,占全村总户数的52%,养猪专业户1户,奶牛养殖23户,农电网改造已全部完成,小灵通、移动、联通网络覆盖全村,有线电视入户率100%,并与县有线电视网并网,节目达53套,297户农户安装了固定电话,占全村总户数的92.8%。大华村现有小学1所,在校学生128人,党员活动室1间,村卫生室1所,村卫生室并将重新扩建。为丰富群众的文化娱乐生活,村“两委”班子积极与上级部门协调,将新建大华村文化娱乐广场,占地6亩,进一步丰富群众的文化娱乐生活。 大华村今后的发展方向及需求 积极培养农民群众,努力培养出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高素质的新型农民,对今后的发展提供保障;大华村依托便利的交通,地理优势和区位优,农业的传统农业发展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发展新型农业,大力发展温室大棚等保护地栽培技术,重点发展优质蔬菜、食用菌栽培、花卉等,积极争取胡萝卜等订单农业项目,在现有大华村苗圃培育的良好基础上,积极开拓市场渠道,扩大大华村苗圃生产规模,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扩大大华村牛奶收购点的规模,带动本地奶牛养殖的快速发展,畜牧业以加快育肥暖棚建设,大力发展牛羊育肥,生猪基地建设,大力发展农畜产品加工,健全现有农畜产品交易市场;成立大华村交通运输协会,增强全村交通运输行业的竞争力,注重发展“特色农家乐”等餐饮业为主的第三产业,按照“管理民主”的要求,充分发挥村民风民俗,大力发展以“生态农家乐”等餐饮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加快产业化进程。加大对本地区,特别是华电、华新集团公司、江河源水泥厂、海湖水泥厂等重点企业的就近劳务输出,进一步拓宽群众的增收渠道。积极鼓励和制造条件加大大华村小城镇建设力度,大力实施美化亮化工程,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发展公益事业,形成独具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面貌。以结构调整为基础,发展产业化经营,引进技术和优良品种,挖掘产业增收潜力,发展现代农业,促进生产发展和农民增收;解决人畜饮水、住宅建设、村容整治等问题,改进基础设施;发展以沼气和太阳能利用为主的清洁能源,建设生态家园;通过阳光工程、农民科技示范入户工程等,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培育新型农民;加强民主管理和农村基层组织,发展教育、卫生等公共事业。 还有8个地名与大华村同名:贵州黔南州惠水县摆金镇大华村江苏镇江句容市边城镇大华村广东广州市花都区花城街道大华村江苏常州武进区湖塘镇大华村浙江省温州瑞安市高楼镇大华村安徽宣城市郎溪县十字镇大华村安徽池州市东至县葛公镇大华村江苏镇江丹阳市导墅镇大华村
大华村地区行政机构
大华村景点列表
-
-
丹噶尔古城
被誉为“海藏咽喉”、“茶马商都”的青海湟源丹噶尔古城。丹噶尔,即藏语“东科尔”的蒙语音译,意为“白海螺”,地处黄河北岸,西海之滨,湟水源头,距西宁市40公里。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在这里结合,农耕文化与... [全部]
-
-
丹噶尔步行街
过去的丹噶尔,今天的湟源,坐落在著名的青海湖东岸,占地面积为25万平方米。自古以来丹噶尔就是通往蒙藏牧区的门户,历史上称他为“扼唐蕃古道之险塞,据丝绸辅道只要冲”,素有“海藏咽喉”之称。 丹噶尔古城... [全部]
-
-
茶马互市
青海省湟源县西邻藏地,是古代汉地西面最边缘的地区,这个地理位置使它自古以来就是汉藏通商的“口岸”,是一处著名的“茶马互市”故地。茶马互市是古代中原地区与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商业贸易的主要形式,实际上是朝... [全部]
大华村特产列表
-
-
湟源排灯
湟源排灯流传于青海省湟源县城关镇,其产生可追溯至清代嘉庆、道光年间,当时内地客商云集湟源县城,湟源城内商铺为招揽顾客而纷纷制作名号招牌,招牌内插蜡烛,夜晚一点亮便熠熠生辉。后来各商铺的名号招牌制作得... [全部]
-
-
湟源马牙
地域范围 西宁市湟源县申中乡、大华镇、和平乡、巴燕乡、东峡乡、城关镇、波航乡 特定品质 马牙蚕豆是湟源特有的农产品。因为地理气候条件特殊,地形复杂,马牙蚕豆植株高大,籽粒饱满,生物活性物质含量高,是... [全部]
-
-
五香牦牛肉干
五香牛肉干是青海解放后的新产品。行销国内外市场,颇得消费者的好评。牛肉干不仅是招待贵宾的上品,而且也是馈赠亲朋好友的礼物。它既便于携带,又宜于长期存放,可供家宴或旅游途中食用。 五香牛肉干的主要原... [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