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村介绍
1、文化村位于锅圈岩乡政府西北面,东与拥护、民建两村相连,西面和北面与马场村毗邻,南与水城县金盆乡和本乡平坝村接壤。村委会距乡政府驻地3.5公里,地形呈东高西低状,全村的耕地分为山地、坡地、有30%以上的土地坡地均为25°以上。 2、人口资源情况 全村共有13个村民组,总户数485户,总人口1772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86.3%,贫困人口1531人,403户,贫困户数占全村总户数的83%(含五保户),有劳动力1014人,其中文盲、半文盲811人,小学文化161人,初中文化37人,高中文化5人,常年外出务工人数218人。 3、土地资源 全村幅员面积7.06平方公里,有耕地面积1878亩,林地面积1542亩,荒山荒坡2651亩。 4、农业生产状况 文化村粮食作物以种植玉米、洋芋为主;养殖业以养猪、牛、羊、马为主;农业经营仍以传统的小农经营。2009年年底全村粮食总产量167.9吨,人均占有粮379公斤。年末出栏生猪1780头,人均一头,农民人均收入1808元。 5、基础设施 (1)全村仍有3个村民组未通公路,其余村民组已通路但都是晴通雨阻,计划修筑整治公路里程(见附表)。 (2)全村通电率达100%,通广播电视43户。 (3)人畜饮水工程:全村有小水窑150口,供水池3个(容积为90m2),铺设引水管道3216米。 (4)社会服务:该村有村小一所,属1997年县政府办援建,但因年久失修已成了危房。该村无医疗卫生室和村卫生员,群众看病主要在乡卫生院或地县医院。村委会办公场所有房屋3间,100m2,办公场所简陋。全村有农用车2辆,摩托车8辆。 --人口总数:1772人农业人口:1772人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7.0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878.0亩 --主要民族成分:苗族,汉族,彝族,穿青人发展口号: --所辖村:一组,二组,三组,四组,五组,六组,七组,八组生产总值:268.0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农业名特产品:核桃,马铃薯,玉米办公所在地:3 还有3个地名与文化村同名:贵州毕节市黔西县新仁乡文化村黑龙江佳木斯桦川县四马架镇文化村广西桂林灌阳县灌阳镇文化村
文化村地区行政机构
文化村景点列表
-
-
千年细叶青冈树
千年细叶青冈树 姑开乡田坝村龙潭组有一棵千年树龄的青冈树。据当地老人介绍,这棵青冈树是细叶青冈,已经有近千年的历史。该树高约20米左右,直径约1.5米,枝叶茂盛,被当地群众视为神树,并加以保护。据介... [全部]
-
-
大冲卡门
大冲卡门 加科和平村老虎洞下的大冲卡门,也是水西安坤在白泥屯上与补洞、猴儿关、栏马墙一道修筑的屯西要隘。在这一带有着动人的传奇。 七块大石搭成的狗桥 卡门下面纳雍河上游的抵母河段,是白泥屯西南纳雍与... [全部]
-
-
栏马墙
栏马墙 栏马墙,百兴镇东北,距镇上 4 公里处是一个深谷小坝子,三岔河水从坝子中间流过,东面有高耸的高屯与北面的三锅桩森林覆盖,大树参天。三锅桩因山顶有三个尖峰形似鼎足而得名。这里是水西古迹栏马墙。... [全部]
文化村特产列表
-
-
苗族蜡染工艺
苗族蜡染工艺 蜡染,本是中国民间传统的印染工艺,古称蜡染为蜡缬。据《一切经音义》卷十载:“谓以丝缚缯,染之,解丝成文曰缬也”。引伸为细薄、折叠之物和有花纹的丝织品都叫缬。从我国出土的单色染缬绢、两色... [全部]
-
-
沙锅
沙锅 新猫场沙锅是远近闻名的纳雍县土特产品。 每逢县城赶集时,在沙锅市场上,新猫场沙锅系列产品按种类、型号、式样整齐有序地排列摆满市场两旁。产品造型别致,颇有特色:口坦的似盘,底凸的似帽,底平的似盆... [全部]
-
-
彝家刺梨酒
纳雍彝家刺梨酒是贵州省毕节市纳雍县的特产。彝家刺梨酒呈桔黄色,酸甜适度,甘美清香。不但有一定的营养价值,且有治痢疾的特效。 刺梨酒为贵州名优产品,驰名全国,饮誉省内外,前清时就远销京城(北京)。刺梨... [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