碓叉坝村介绍
碓叉坝村位于贵州省纳雍县乐治镇东面。距离镇政府3.2公里,海拔1450米,丘陵坝子,年平均气温21.5℃,年降水量800毫米。 自然资源 全村有耕地总面积3210亩、人均耕地0.9亩,主要种植玉米等作物;人均经济林果地0.1亩,主要种植梨、桃等经济林果。 基础设施 本村1995年底,已实现通水、通电、通路,三通。全村98%农户拥有村村通电视,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612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518户。 本村到镇政府道路为水泥路和砂石路;进村道路为水泥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水泥硬化的路面;全村共拥有汽车12辆,拖拉机6辆,摩托车15辆。 全村建有沼气池农户461户;装有太阳能农户5户;建有小水窖65口;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厨、改厕、改厩)的农户253户。自然村寨联户路水泥硬化路面,路灯安装等。 2010年底,农户改造住房为“黔西北民居”占总户数70%,其中有30%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 2010年全村经济总收入2630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11万元,占总收入的2.39%;外出务工收入360万元;占总收入的7.3%,畜牧业收入80万元,占总收入的0.33%(其中,年内出栏肉猪510头,肉牛120头);第二、三产业收入965万元,占总收入的2.8%;。农民人均纯收入4800元。 特色产业 全村的主要产业为种植业,经果业为主。发展第二、三产业。 人口卫生 2010年底,全村612户,人口2789人。其中农业人口2675人,劳动力1325人,全村以汉族为主,其中占总户数的85%, 2010年度,全村参加享受低保52户,102人。 2010年度,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占100%。 村里有卫生室、党员活动室、图书游览室、广场等活动场所。 文化教育 有公办小学一所,教职工37人,学生1012人, 村务公开 财务管理实行委托管理,定期开展村务公开,成立民主理财小组,主要以粘贴公告的方式公开。 --人口总数:2796人农业人口:2693人非农业人口:103人 --行政区面积:2.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05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苗,穿青,仡佬,蒙古,发展口号:乡村旅游 --所辖村: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组。生产总值:262.0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茶叶名特产品:茶叶办公所在地:碓叉服务区 --自然条件:空气清新,生态良好资源:烤烟
碓叉坝村地区行政机构
碓叉坝村景点列表
-
-
千年细叶青冈树
千年细叶青冈树 姑开乡田坝村龙潭组有一棵千年树龄的青冈树。据当地老人介绍,这棵青冈树是细叶青冈,已经有近千年的历史。该树高约20米左右,直径约1.5米,枝叶茂盛,被当地群众视为神树,并加以保护。据介... [全部]
-
-
大冲卡门
大冲卡门 加科和平村老虎洞下的大冲卡门,也是水西安坤在白泥屯上与补洞、猴儿关、栏马墙一道修筑的屯西要隘。在这一带有着动人的传奇。 七块大石搭成的狗桥 卡门下面纳雍河上游的抵母河段,是白泥屯西南纳雍与... [全部]
-
-
栏马墙
栏马墙 栏马墙,百兴镇东北,距镇上 4 公里处是一个深谷小坝子,三岔河水从坝子中间流过,东面有高耸的高屯与北面的三锅桩森林覆盖,大树参天。三锅桩因山顶有三个尖峰形似鼎足而得名。这里是水西古迹栏马墙。... [全部]
碓叉坝村特产列表
-
-
苗族蜡染工艺
苗族蜡染工艺 蜡染,本是中国民间传统的印染工艺,古称蜡染为蜡缬。据《一切经音义》卷十载:“谓以丝缚缯,染之,解丝成文曰缬也”。引伸为细薄、折叠之物和有花纹的丝织品都叫缬。从我国出土的单色染缬绢、两色... [全部]
-
-
沙锅
沙锅 新猫场沙锅是远近闻名的纳雍县土特产品。 每逢县城赶集时,在沙锅市场上,新猫场沙锅系列产品按种类、型号、式样整齐有序地排列摆满市场两旁。产品造型别致,颇有特色:口坦的似盘,底凸的似帽,底平的似盆... [全部]
-
-
彝家刺梨酒
纳雍彝家刺梨酒是贵州省毕节市纳雍县的特产。彝家刺梨酒呈桔黄色,酸甜适度,甘美清香。不但有一定的营养价值,且有治痢疾的特效。 刺梨酒为贵州名优产品,驰名全国,饮誉省内外,前清时就远销京城(北京)。刺梨... [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