犀牛洞村介绍
犀牛洞村位于纳雍县西部、距县城20公里,距龙场镇政府所在地10公里,东面是英底村,西面是大营村,南面是犀牛洞村,北面是香樟村。全村下辖8个村民组,总面积2平方公里。 犀牛洞村北部地势较高,南部以平缓山地为主,平均海拔150米。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降雨量1158毫米,年平均气温12.8度,最冷月(腊月)平均气温2.6度,最热月(七月)平均气温22.7度,最低气温-5度,最高气温达29.8度。无霜期273天。全村有耕地960亩,其中大于25度820亩;林地500亩;荒地1100亩;可利用荒地800亩;人均耕地0.6亩,人均耕地少,且陡坡耕地的比例大,土地出产率较低。农作物以玉米、马铃薯、小麦、大豆等为主。 全村森林覆盖率不到21%。部分的乔木林和灌木林基本已被农户毁林开荒。只有少量的四旁树,土地垦植率高,陡坡开荒面积大,导致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极其脆弱。 全村总户数318户,总人口1635人,少数民族人口1285 人,以苗族、彝族、穿青族为主,占全村人口的76%;妇女313人,占总人口的36%;总劳动力718人,其中,文盲27人,半文盲36人,小学文化程度528人,初中文化程度96人,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22人,其中:富余劳力398人,已输出劳力367人(男312人、女91人),其中:省内县外22人,省外345人,全年外出打工315人。育龄妇女人数31人,其中孕产妇数10人。符合政策生育率86%以上,计划外生育和重男轻女现象在一些家庭仍然存在,个别家庭还在严重。 全村农业总产值56.8万元,其中:农业32.8万元,牧业24万元。粮食总产量174.95吨,人均占有粮107公斤。外出务工收入252万元,农村经济总收入308.8万元,农村经济纯收入195.8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19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196元及以下375人,占全村人口的23%。目前没有属于村集体、民办企业。农作物总播种面积820亩;粮食播种面积820亩;大牲畜存栏数420头;猪存栏数320头;猪出栏数83头;羊存栏数100只,出栏数37只;家禽存栏数800只,家禽出栏数410只;各类肉产量12吨。 全村犀牛洞村有毛栗丫口到村委会的公路4公里,属晴通雨阻乡村土路。村组便道8公里,有卫生室,有小学1所,有教师3人,学龄儿童210人,其中女童97人,在校生210人。 --人口总数:1635人农业人口:1635人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1.70666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960.0亩 --主要民族成分:苗族、彝族、穿青人等发展口号:集全村之力,打造特色村庄 --所辖村:符家组等生产总值:56.8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农业名特产品:板栗办公所在地:犀牛洞村
犀牛洞村地区行政机构
犀牛洞村景点列表
-
-
千年细叶青冈树
千年细叶青冈树 姑开乡田坝村龙潭组有一棵千年树龄的青冈树。据当地老人介绍,这棵青冈树是细叶青冈,已经有近千年的历史。该树高约20米左右,直径约1.5米,枝叶茂盛,被当地群众视为神树,并加以保护。据介... [全部]
-
-
大冲卡门
大冲卡门 加科和平村老虎洞下的大冲卡门,也是水西安坤在白泥屯上与补洞、猴儿关、栏马墙一道修筑的屯西要隘。在这一带有着动人的传奇。 七块大石搭成的狗桥 卡门下面纳雍河上游的抵母河段,是白泥屯西南纳雍与... [全部]
-
-
栏马墙
栏马墙 栏马墙,百兴镇东北,距镇上 4 公里处是一个深谷小坝子,三岔河水从坝子中间流过,东面有高耸的高屯与北面的三锅桩森林覆盖,大树参天。三锅桩因山顶有三个尖峰形似鼎足而得名。这里是水西古迹栏马墙。... [全部]
犀牛洞村特产列表
-
-
苗族蜡染工艺
苗族蜡染工艺 蜡染,本是中国民间传统的印染工艺,古称蜡染为蜡缬。据《一切经音义》卷十载:“谓以丝缚缯,染之,解丝成文曰缬也”。引伸为细薄、折叠之物和有花纹的丝织品都叫缬。从我国出土的单色染缬绢、两色... [全部]
-
-
沙锅
沙锅 新猫场沙锅是远近闻名的纳雍县土特产品。 每逢县城赶集时,在沙锅市场上,新猫场沙锅系列产品按种类、型号、式样整齐有序地排列摆满市场两旁。产品造型别致,颇有特色:口坦的似盘,底凸的似帽,底平的似盆... [全部]
-
-
彝家刺梨酒
纳雍彝家刺梨酒是贵州省毕节市纳雍县的特产。彝家刺梨酒呈桔黄色,酸甜适度,甘美清香。不但有一定的营养价值,且有治痢疾的特效。 刺梨酒为贵州名优产品,驰名全国,饮誉省内外,前清时就远销京城(北京)。刺梨... [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