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宁社区介绍
永宁社区位于木兰镇政府驻地门坎坡北部4公里处,以小西江河上取义于“永远安宁”的永宁桥而得名。村部设在3、6组居民聚居点,东邻石板滩镇集体村,南靠石马社区,西连分水社区,北接泰兴镇窑坝、九官两村。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永宁为“勇字保”七甲永宁甲。同年勇字保更名为勇联保,为二十六保永宁桥。民国三十五年冬(1946年),属同兴乡五保太平桥。1962年,从太平划出为一大队。1982年11月,为永宁村。2008年,为永宁社区。 辖区面积2.2平方公里,有耕地面积1300亩(不含成达铁路和城北编组站建设征地900余亩)。属浅丘地带,地势较平坦,粘土土质。2010年底,该社区有村(居)民小组9个,总户数938户,总人口2060人,其中男性1031人,占50.05%;有0员54人,共青团员46人。 该社区有主干水渠2条,北干渠57号斗渠和小西江河以及城北编组站建设中架设的1条流经该社区的木兰至泰兴的北支一渡槽。该社区有变压器3台,其中2台供农户用电,1台供企业用电,该社区率先在全镇修建了1.5公里的水泥路,1.8公里的钢渣路。组组通机耕道。成达铁路穿越该社区7、8、9组,宝成复线经过该社区3、4、6、7、8组,城北编组站在该社区征地900余亩,现已投入使用。按规划在该社区建有5个村民聚居点。2004年,在该社区建成1个移动通讯塔。2005年,有线电视进社区。2009年,建成电信通讯塔。2010年,建成社区文化广场。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成。 社区内有企业2个,石马页岩砖厂和预制厂。因成达铁路和城北编组站等国家重点工程建设,该社区大量土地流转,大部分村(居)民外出务工、经商,部分村(居)民仍以农业种植为主,农闲时,外出打工。失地村(居)民中有416人买了养老保险,全社区50%农户为小孩购买了康宁终身保险,20%的村民购买了长寿中保。2010年底,全社区参保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共1258人,其中,成人1079人,儿童151人,区民政局给五保、低报户投保28人。2010年,全社区人均纯收入为6860元。 该社区现有五保户5户,残疾人员58人,特困户12户,镇、社区于2005年实施安居工程,新建安居房800平方米,解决了他们中的10户住房问题。 该社区原有小学一所,现已撤并,儿童到镇中心校入学;现有大学本专科毕业生和在校生38人。 改革开放以来,永宁社区喜事重重。1997年,成达铁路建成通车,穿越其境;1998年,北环线铁路通过该社区;2000年,建成社区内水泥路;2005年,新建社区办公楼竣工;2003.9—2007.4月,城北编组站顺利建成;2010年,建成老年活动中心,成立了老年协会。 地名简介 永宁桥:始建于清代,取义于“永远安宁”,当时有民谚“永宁,永宁,永保村民安宁”。民国24年(1935年),属勇字联保26保管辖地,1950年成立同兴乡农民协会,属6分会辖地。1962年,以“永宁桥”名命名为“永宁村”,村名沿用至今。 呙家堰:是清初呙氏正联公从湖南邵阳县南路三里挢永成三都上川时与现石马村的吕家、康家渡的贺氏家族三老表上四川插地入户之地。呙氏将当时占地30余亩的堰塘购获,并命名为“呙家堰”。2003年被城北编组站建设征用,现已不复存在。 叶家湾:位于永宁社区5组,地处小西江河拐弯处,清末,叶氏家族聚居该处,人们管该地为叶家湾,便于路人问路,寻亲访友,此地名沿用至今,已有100余年。 还有3个地名与永宁社区同名:浙江省嘉兴海盐县西塘桥街道永宁社区江苏南京江宁区淳化街道永宁社区山西晋城沁水县龙港镇永宁社区
永宁社区地区行政机构
永宁社区景点列表
-
-
三河繁阳山“麻姑洞”
古籍《录异记》、《本际经》对此洞都有记载,传说是太上老君说法的地方,道教创始人张道陵曾经到此游访过。明人曹学全在《蜀中名胜记》中记得较具体,说县内有人点灯入洞考察,洞的结构十分复杂。洞前后有两道门,... [全部]
-
-
吴虞爱智庐
吴虞爱智庐位于新繁镇北街。1938--1941年,“五四”文化名人吴虞因避日寇飞机轰炸,全家从成都文庙后街迁至新繁,将此宅第改名为爱智庐,在此讲学,接待来访人士。吴虞迁回成都后,此宅第至今保存完好。... [全部]
-
-
龙藏寺
龙藏寺原名慈惠庵,始建于唐贞观三年(629年),宋大中祥符年间扩大为寺,更名为龙藏寺,元末毁,明洪武初和清康熙初先后再建。经清初高僧大朗和晚清诗僧雪堂主持,敬贤重才,招致文人荟萃,诗人书法家辈出,建... [全部]
永宁社区特产列表
-
-
新繁棕编
新繁棕编技艺起源于清代嘉庆末年,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据文献记载,清代嘉庆末年新繁妇女即有“析嫩棕叶为丝,编织凉鞋”的传统。在秀丽的乡村和农家小院,随处可见当地妇女用洁白细腻的棕丝编织着一件件神... [全部]
-
-
五香金钩豆腐干
原新都县新繁镇爱莲春酱园产品,与另一名产杏仁甜豆瓣同时著称,由于制作精细,质地优良,色鲜味美,独具特色。曾多次获得原“四川省土特产品劝业会”的奖章、奖状,并于民国四年(公元1915年)荣获在美国旧金... [全部]
-
-
新都白米酥
新都白米酥,是四川成都市新都区的传统食品,始于乾隆年间民间小贩所营,后为新都区“密根堂”店的老板创制,成品具有香甜味美,细腻化渣,营养丰富等特点。 白米酥是四川新都的传统食品。相传起源于二百年前的清... [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