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 首页 海南 海口市 琼山区 红旗镇 本立村

本立村介绍

本立村简介 琼山区红旗镇本立村现有农户67户、319人。近年来,本立村大力加强文明生态村建设,先后被市、区授予“无毒村”、“计划生育合格村”、“信用村”、“美德在农家活动先进集体”称号,并被选定为省农业机械化和农业机械安全使用示范村。 本立村是革命老区,具有光荣革命传统。在革命战争年代里,本立村农民群众踊跃投入到革命斗争中去,为革命事业的胜利做出了应有的贡献。1954年春,在海南区党委和琼山县委的正确领导下,本立村农民为了农村的发展、农民的富裕,敢为人先,积极组建起小型农业合作社,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同年10月,琼山县委以本立村、本礼湖村和大万村三个初级农业社为基础,组建了红旗农业生产合作社。经过一年的发展,1956年初转为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这是当时海南最大的一个农业合作社,对当时的农村建设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成了海南农业发展的一面旗帜。1955年10月10日,毛泽东主席对红旗农业生产合作社作出批示:办大型社和高级社最为有利这一点,海南岛红旗合作社的经验也是证明。这个大型合作社还只有一年的历史,它和准备转变为高级社。当然,这不是说,一切合作社都要照这样做,它们仍然要看自己的条件是否成熟,作为自己究竟在何时实行并社升级为宜的决定。但是,一般地说来,有三年时间也就差不多了,重要的是做出榜样给农民看。当农民看见办大型社和高级社比办小型社和低级社更为有利的时候,他们就会要求并社和升级了(摘自毛泽东主席主持编辑的《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热潮》中为《琼山县第一区红旗农业生产合作社在同自然灾害和同资本主义思想作斗争中巩固起来了》所编写的按语)。红旗社建设过程中,李立三等中央领导同志和华南分局书记陶铸以及广东省委、省政府,海南区党委的领导同志先后亲临红旗社视察、指导工作。 近几年来,在省、市、区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本立村干部群众继续发扬光荣传统,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以创建文明生态村为重要载体,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2005年,制定文明生态村创建规划,投入创建资金71万元(其中农民出资和外出人员捐资31万元,政府投入和联系点单位帮扶资金40万元),群众投工投劳8600个,拆除旧房屋26间,搬迁牛栏、猪舍32间,清除垃圾和乱石300多车,修建环村路3条900米,挡土墙400米,排水沟14条2800米,硬化村巷道18条3600多米,修建荷塘一口、椰园1个、休闲景点16处,家庭卫生厕所42个,新种椰子树150株、槟榔树400株、花木3000多株,铺草皮8500多平方米,农户庭前院后都种上果树,实现了村庄的硬化、绿化和美化。积极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大力发展生态经济,种植橡胶1667亩,香蕉300亩(含间种),并新创建高科技滴灌香蕉示范基地500亩。玉兰笋145亩,槟榔60亩,荔枝、龙眼90亩、胡椒23亩,水稻50亩,其他经济作物200亩。同时发展养猪业,建起本立养猪小区。目前该小区共养猪1800多头,并建100立方米沼气池3个,解决全村群众的生活要求。2005年人均纯收入4300元;2007年人均纯收入5300元,修缮了琼山县第一区红旗农业生产合作社旧址、戏台,安装了有线电视。大力开展公民道德、法制、科普等教育活动,开展“告别陋习,珍爱健康,保护家园”、“婚育新风进家庭”活动,举办农民书法比赛、排球比赛等文体活动,组织村民学理论、学文化、学技术,大大地提高了村民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目前,本立村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人居环境得到很大改善,农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农民的文明素质大大提高。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召开后,本立村广大干部群众创建文明生态村的信心更足,正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稳步地推进新农村建设。

本立村地区行政机构

本立村景点列表

加乐湖村
加乐湖村

加乐湖村:因湖而名,因湖而兴。村前一个70多亩的天然湖,湖畔树木葱茏,碧水绿叶,村民依湖而居。环湖而建的整洁宽阔道路,庭院小道错落有序,生机勃勃的湖畔吸引了不少垂钓者,也吸引了市、区各级会议进村召开... [全部]

琼崖红军云龙改编旧址
琼崖红军云龙改编旧址

琼崖红军云龙改编旧址位于海口市琼山区云龙墟。云龙改编旧址原为“六月婆”庙场址,因1938年12月5日琼崖工农红军在此改编为琼崖抗日独立队而得名。云龙改编旧址始建于1952年。1984年、1989年和... [全部]

冯白驹故居
冯白驹故居

海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冯白驹故居位于海口市琼山区云龙镇南约5公里的长泰村。村庄四周林木苍翠,从平坦的大道进入村庄,在盘根错节浓荫如盖的老榕树旁,便是被-总理誉为“琼岸人民的一面旗帜”的冯白驹将军... [全部]

琼台福地
琼台福地

琼台福地位于海口市府城文庄路的一条南北小巷——关帝巷之内。巷口有一座造型精美的牌坊,该坊为全石质古栏式构成,单楼四柱,每柱前后各有一条纹边风掌,石堆瓦楞顶盖,鲤鱼鸱尾顶饰,坊面宽三间,坊匾正背面都是... [全部]

多谷屯村
多谷屯村

多谷屯村:因谷丰粮多而得名,也是远近闻名的长寿村。村庄位居小丘之上,空气清新,房屋隐蔽在鲜花绿草之中,绿树浓荫,乡野景色一览无余,非常开阔。该村的种植业、养殖业都较发达,多种热带水果应有尽有。到此一... [全部]

本立村特产列表

羊肉粥
羊肉粥

蒙古族及牧业民族的肉粥分两种,有肉汤粥和肉丁粥。肉汤粥一般是食用手把肉后。用煮肉汤加大米熬。正宗的肉粥味美无比。清汤牛尾 [全部]

清汤牛尾
清汤牛尾

清汤牛尾 内蒙古传统风味名菜。以内蒙古草原鲜牛尾为主要原料,配以鸡腿、鱼肚、海参、口蘑等煽制而成。此汤莱是解放前由已故特一级厨师吴明在绥远省省政府事厨时所创。口味咸解,清澈见底,营养丰富。鼻烟壶 [全部]

鼻烟壶
鼻烟壶

鼻烟壶 鼻烟壶造型多系扁圆、溜肩、底大、颈小的装鼻烟的小瓶。鄂尔多斯男女老少每人都有,因为它是行礼的必备之物。因此鼻烟壶在牧区很发达,有玛瑙、水晶、银、玉、石、磁、木料多种,有内绘花和外刻花的两种工... [全部]

马头琴
马头琴

内蒙古特产—马头琴,是蒙古族人民最具代表性的乐器,是独具一格的当地特产。马头琴蒙古语称“绰尔”。琴身木制,长约一米,有两根弦。共鸣箱呈梯形。声音圆润,低回宛转,音量较弱。相传有一牧人怀念死去的小马,... [全部]

椰子
椰子

椰子水富含蛋白质、脂肪和多种维生素,促进细胞再生长,可以饮用,甘甜解暑,琼崖纵队红军曾将其代替葡萄糖水注入静脉维持生命;叶肉含35.5%的脂肪和大量能醒酒、有助于人体蛋白质合成和壮阳的锌,可吃也可做... [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