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路张村介绍
文路张村 文路张村位于东凤镇镇中片,东与文路卓村一沟相隔,西是东一乡耕地,南近礼阳郑,北接东二村,距镇政府约一公里。村的地势北面高,东西南三面偏低。2013年底全村132户,人口577人,耕地面积169亩。 文路张始创于南宋后期,始祖张西村系福建莆田县人,考中解元,于南宋理宗端平元年(1234年)甲午来潮州,就教于金山书院,不久移家来文路张创乡。一段时间后,张西村迁居诗阳村,后来其子又再到村居住。村向来属南桂都,1930年为中桂乡所辖,1940年日伪时属南桂区东凤联乡,1958年与文路卓、诗阳合为文阳大队,1963年拆出诗阳为文路大队,1973年自立文路张大队,1987年改为文路张村民委员会。1991年改设管理区办事处,1998年又改设村委会。 解放前乡历来多佃户,耕地多沙堆,土质贫瘠,收益少,生活贫困。建国后,通过土地改革和一系列平铺整地,改进耕作技术,水稻早晚造单产超一千斤,受到县政府表彰。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乡办企业不断壮大。据2014年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统计,该村现有五金不锈钢制品厂、模具厂、模具修理加工厂,塑料加工厂共计20户。村主要劳力都有工作,村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该村的教育事业也起了很大的变化,解放前乡里没有“公证”,由乡众摊派,只办一间学堂,聘请一位教师,教读十几个学生;建国后办起小学初级班,现并入诗阳小学。村有一所幼儿园,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 该村“两委”注重民生工程建设,大力发展民生事业。于2005年投资80多万元,铺筑水泥路村道,全长1.5公里,东连镇道东梅路,西接镇道东阳路,方便村民出行。2006年将村前破败不堪的老灰埕地重新铺设水泥埕面。对大池埔周围全面重建,配套排水设施和绿化,村容村貌焕然一新,2010年,村被评为“广东省卫生村”称号。2012年,村筹集资金60多万元,利用破旧祠堂,修建成村老人文化活动中心,并建篮球场1个,满足村民文体活动需要。 经历届村“两委”干部的共同努力,村的“三个文明”建设呈现崭新的变化。
文路张村地区行政机构
文路张村景点列表
-
-
幽峪逸林旅游区
幽峪逸林旅游区位于广东省潮州市的北部,凤凰山西边,距离潮州市区约38公里。是一处恬静、秀美的自然生态旅游区,2005年5月对外开放。旅游区藏于山谷之中,有6个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水流瀑布,其溪流奔泻逶... [全部]
-
-
白水岩
白水岩游览区位于潮安县登塘镇白水村区域内,它是一座方圆200多公顷的公园式山峦,这里天生异峰奇石,苍松翠柏,旅游景色独特,在明朝时期就已是有名的天然游览胜地。游览区内的兰若庵是远近闻名的佛教胜地,经... [全部]
-
-
从熙公祠
坐东向西,为华侨汇资兴建。该祠始建于清道光十七年(1837),竣工于咸丰元年(1850)。历时十四年。 祠分前、后二进,两边有“火巷”,后面有“后包”,建筑考究,装饰富丽堂皇。其石雕艺术更堪称一绝。... [全部]
文路张村特产列表
-
-
糕饼
中国的著名饼食中,有苏式、京式、沪式、广式和潮式等多种。潮式饼食是指产于潮州一带的饼食。它的味道较浓厚,若与潮州的功夫茶配在一起,就是潮州人喜欢用来款待客的“好茶好饼”了。潮式著名的饼食,种类花样颇... [全部]
-
-
潮州薄饼
凡是尝过“北京填鸭”的人,大都知道肥嫩的鸭肉和脆皮,是包在一块烘熟了的面饼中,再加一甜酱,青萝葡,葱白等持以进食的。这块包在外面的面片儿,形似饼状,但比任何的饼都薄,因而顺理成章的,就有人称它为“薄... [全部]
-
-
浮洋泥塑
浮洋泥塑产于潮州市浮洋镇,是用江泥作原料制成的民间泥塑工艺品,与天津泥人张、江苏惠山泥人一起弛誉国内外。它起源于南宋末年,至清代光绪年间发展到鼎盛阶段,形成绚丽光亮,造型栩栩如生,具强烈艺术感染力的... [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