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洋村介绍
深洋村 深洋村由深洋、陈厝二自然村组成。属潮州市浮洋镇,距镇政府西南4公里,北与花宫大亭为邻,西北与乐桥接壤,东与沙溪镇前陇村交界,西与沙溪仁里相望,桑埔山脉雄踞南边。聚落呈块状,面积0.34平方公里。抓鳝捉鳖为传统副业。 深洋居黄姓,创乡于阴天启三年(1623),先民由福建蒲田迁居潮州市,先以补鞋为业,后重迁于此创乡。其时地势低洼,溪涧纵横,鱼鳖成群,遂以捕鱼为业。村北有一深洋涧,故以涧名村。光绪二十四年属海阳县东莆都,称上深洋、下深洋,1914年属潮安县登云区,1930年属云隆区下云乡,1950年属六区,1952年建乡改属井里乡,1978年拆出自立深洋大队1987年撤区改镇称深洋村。 深洋村地势低平,1954年兴修安揭引韩后,灌溉自由。耕地284亩属粘质土,主种水稻、甘茨、花生、黄麻。相传建国前有一名叫阿九的村民,捉鳝技术高超.他曾在村西仁里乡大池捕获一条重一斤多的鳗鱼,旁观者拍手叫绝。观众中有一青年不服,以一银元打赌,把鳗鱼剪尾重放地中,让阿九下池重捕,阿九潜入池中,一会儿又把那条鳗鱼抓上来,青年人佩服付给银元。此后,深洋人抓蟮之技更为著闻。近年来村民多从事目镜业,收入可观,抓鳝捉鳖逐惭减少。 建国前曾办私立小学,学生10多人。深洋村历史多遭兵乱之灾。潮汕沦陷时期,常遭日寇0淫掳掠。1941年日军进驻大亭村,该村被列为防线外战略村,房屋遭烧拆400余间,村民被逐,剩下走不动的老人及在襁褓中之婴儿13人,于是年农历七月二十三日,被日寇驱赶至村西南尾池刺杀,投尸池中,血染红池水。日寇又烧尽残存草寮,仅存残壁碎瓦。耕地荒芜达5年之久。抗日胜利后,村民先后归乡百余人,披荆斩棘,重建家园。但又常遭匪盗劫夺,长期似惊弓之鸟。惶惶不可终日,一有风吹草动,即四出逃命,或潜伏田野露宿。建国后人民政府给予救济、拨贷,鼓励村民生产自救。现在人民生活日益提高。新建住宅幢幢,村貌焕然一新。 陈厝村原称下深洋。位于深洋之东0.3公里处,距镇政府西南4公里。因居陈姓故名。 还有1个地名与深洋村同名:广东汕头市潮阳区谷饶镇深洋村
深洋村地区行政机构
深洋村景点列表
-
-
幽峪逸林旅游区
幽峪逸林旅游区位于广东省潮州市的北部,凤凰山西边,距离潮州市区约38公里。是一处恬静、秀美的自然生态旅游区,2005年5月对外开放。旅游区藏于山谷之中,有6个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水流瀑布,其溪流奔泻逶... [全部]
-
-
白水岩
白水岩游览区位于潮安县登塘镇白水村区域内,它是一座方圆200多公顷的公园式山峦,这里天生异峰奇石,苍松翠柏,旅游景色独特,在明朝时期就已是有名的天然游览胜地。游览区内的兰若庵是远近闻名的佛教胜地,经... [全部]
-
-
从熙公祠
坐东向西,为华侨汇资兴建。该祠始建于清道光十七年(1837),竣工于咸丰元年(1850)。历时十四年。 祠分前、后二进,两边有“火巷”,后面有“后包”,建筑考究,装饰富丽堂皇。其石雕艺术更堪称一绝。... [全部]
深洋村特产列表
-
-
糕饼
中国的著名饼食中,有苏式、京式、沪式、广式和潮式等多种。潮式饼食是指产于潮州一带的饼食。它的味道较浓厚,若与潮州的功夫茶配在一起,就是潮州人喜欢用来款待客的“好茶好饼”了。潮式著名的饼食,种类花样颇... [全部]
-
-
潮州薄饼
凡是尝过“北京填鸭”的人,大都知道肥嫩的鸭肉和脆皮,是包在一块烘熟了的面饼中,再加一甜酱,青萝葡,葱白等持以进食的。这块包在外面的面片儿,形似饼状,但比任何的饼都薄,因而顺理成章的,就有人称它为“薄... [全部]
-
-
浮洋泥塑
浮洋泥塑产于潮州市浮洋镇,是用江泥作原料制成的民间泥塑工艺品,与天津泥人张、江苏惠山泥人一起弛誉国内外。它起源于南宋末年,至清代光绪年间发展到鼎盛阶段,形成绚丽光亮,造型栩栩如生,具强烈艺术感染力的... [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