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巷村介绍
洪巷村 洪巷村由洪巷、陇头李、陇头方、宫后黄4个自然村组成。属潮州市浮洋镇。位于浮洋镇政府北侧,与浮洋集镇相连。东界木井,东南与福洞为邻,西接潮汕公路,北望乌洋。面积1.24平方公里。聚落呈块状。 主村洪巷,始祖玉田系宋末潮州“推官”天宠公之孙,任潮州“屯军务”职。初定居于凤塘镇洪巷邢乡,后迁创于此。因洪姓,为不忘祖共工氏,以共己二字相叠为“巷”而故名。初创村时,村中已有陶、张、蔡、辜、卢、宋、黄、王、李、谢、杨、曾、魏、丘等十六姓。后因相继外迁,现存洪、李二姓。 洪巷村紧连浮洋集镇,人多地少农闲多从商。村办工业有碾米厂、砖瓦厂、抽纱厂。“三中全会”后,发展了碾米、塑料、机织羊毛、角梳、木器等个体企业1984年华侨协助办绣衣服装厂,从业125人。 洪巷村清代已有私塾4所,民国期间并为学堂称“明道小学”,学生150余人,现称洪巷小学。名人有洪逊、洪高煌、李振忠等。名产芋瓠瓜,明末清初始植。瓜肉可充佳肴,留种瓜子晒干可当药用,有消风散气,健脾益胃功能。每年初春植苗,农历三月可收获上市,广销各地。芋瓠瓜是该村独有名产,种苗从不外流,故名-。建国后种苗始外传,团培植技术缺乏改良,虽型大体重而质量远逊。“广惠荷花”是“浮洋八景”之一。清代巡检司衙曾设于村南广惠桥头。 陇头李村,距镇政府北0.5公里,洪巷村西,潮汕公路东侧。明代福建蒲田迁此创乡。1939年为日军宪兵部驻地,村民全部被逐离乡,田园抛荒。抗战胜利后,村民回乡重建家园,原建筑物多受破坏,至建国后方得恢复村貌。陇头方村,位镇政府北,浮洋新埠寨门外,与李厝相连,洪巷西侧。始祖于明代由福建蒲团迁此。宫后黄村,距镇政府北0.5公里,洪巷东北侧。东邻木井,北望顾畔。始祖于万历(1573~1620)年间由福建蒲田迁居庵后村。二世复迁此定居。因姓黄村前有老爷宫故名。 还有1个地名与洪巷村同名:广东潮州市潮安区凤塘镇洪巷村
洪巷村地区行政机构
洪巷村景点列表
-
-
幽峪逸林旅游区
幽峪逸林旅游区位于广东省潮州市的北部,凤凰山西边,距离潮州市区约38公里。是一处恬静、秀美的自然生态旅游区,2005年5月对外开放。旅游区藏于山谷之中,有6个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水流瀑布,其溪流奔泻逶... [全部]
-
-
白水岩
白水岩游览区位于潮安县登塘镇白水村区域内,它是一座方圆200多公顷的公园式山峦,这里天生异峰奇石,苍松翠柏,旅游景色独特,在明朝时期就已是有名的天然游览胜地。游览区内的兰若庵是远近闻名的佛教胜地,经... [全部]
-
-
从熙公祠
坐东向西,为华侨汇资兴建。该祠始建于清道光十七年(1837),竣工于咸丰元年(1850)。历时十四年。 祠分前、后二进,两边有“火巷”,后面有“后包”,建筑考究,装饰富丽堂皇。其石雕艺术更堪称一绝。... [全部]
洪巷村特产列表
-
-
糕饼
中国的著名饼食中,有苏式、京式、沪式、广式和潮式等多种。潮式饼食是指产于潮州一带的饼食。它的味道较浓厚,若与潮州的功夫茶配在一起,就是潮州人喜欢用来款待客的“好茶好饼”了。潮式著名的饼食,种类花样颇... [全部]
-
-
潮州薄饼
凡是尝过“北京填鸭”的人,大都知道肥嫩的鸭肉和脆皮,是包在一块烘熟了的面饼中,再加一甜酱,青萝葡,葱白等持以进食的。这块包在外面的面片儿,形似饼状,但比任何的饼都薄,因而顺理成章的,就有人称它为“薄... [全部]
-
-
浮洋泥塑
浮洋泥塑产于潮州市浮洋镇,是用江泥作原料制成的民间泥塑工艺品,与天津泥人张、江苏惠山泥人一起弛誉国内外。它起源于南宋末年,至清代光绪年间发展到鼎盛阶段,形成绚丽光亮,造型栩栩如生,具强烈艺术感染力的... [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