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 首页 湖北 宜昌市 夷陵区 鸦鹊岭镇 童畈村

童畈村介绍

童畈村位于夷陵区鸦鹊岭镇东部,北与三合村接壤,南与东山村隔三岔河相望,东抵泉河与当阳王店镇史店村相望,西靠白家河与梅林村相望。三面环水,北高南低的自然村落,地势平坦,土地肥沃,土壤酸碱度适中。交通方便,汉宜公路横穿东西,襄石铁路纵穿境内,村、组、户晴雨路相通2。48万米。白河灌渠和提水站三面光渠道2。7万米,路渠配套。 1949年8月前,童畈村属当阳、宜昌县两乡三保辖管,即当阳县普尖乡第三保(5、6、7组和林场),第四保(1、4、8、9、10、11组),宜昌县高前乡第十三保(2、3、12组)。1950年宜昌行政公署决定将当阳两个保划归宜昌县,当年4月废除-旧的保甲制,建立新的乡、村制,三保更名白河乡8组,四保更名大垱村,宜昌十三保更名太和村。1952年9月撤村并乡命名为太和乡。1955年3月小乡并大乡为红土乡,冬季组建七个初级农业合作社,1956年2月升为高级社,1956年秋合并为红土乡第五高级农业合作社,下设十一个生产队,1958年9月人民公社诞生,童畈属红土大队太和生产队8、9、10、11四个连队,1959年3月撤销太和生产队,红土大队更名为红土管理区,童畈为第五中队,1961年4月改为地方名---童畈大队。1984年9月更名为童畈村。2003年村组规模调整,由12个小组一个林场合并为三个小组,全村641户、2067人,其中男1020人,女1047人,劳动力1209个。村委会驻地中心地段,距镇政府1.5公里,全村版土面积6.99平方公里,耕地4165亩(其中水田2942亩),柑桔2599亩,水面880亩,小(二)型水库二座,容水60万立方米,50千瓦提水站二处,30千瓦提水站一处,12千瓦提水站二处,公路桥梁四处,装置100千瓦变压器七台套,50千瓦一台套。2005年粮食总产2420吨,油料360吨,生猪出栏8018头,柑桔2650吨,渔441吨,蔬菜6449吨,全年经济收入2583万元,人均纯收入4581元。村“两委”班子带领村民按照“紧扣发展主旋律,狠抓调整重头戏,抢占市场促增收,突出稳定活全局”的指导思想,着力调整产业结构,以猪、柑、渔、粮、油、菜六大支柱产业为龙头,促进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1987年被湖北省委评为“先进党支部”,多次受到市委、县(区)委、镇党委表彰,1990年国家农业部授予袁朝金“全国农业劳动模范”;1991年国家广播电影电视部人事部授予李发春“全国广播电影电视系统劳动模范。” 1983年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产业结构不断调整,涌现出一大批专业能手。养猪能人28户,过50头的20户,过100头7户,过1000头1户,带动了广大村民养猪积极性,2005年发展母猪1200头,育肥出栏8018头,存栏3500头;发展柑桔2599亩,其中新发展1760亩,年产量达到2650吨,柑桔种植大户160户,过万斤的10户,过5万元的2户;粮油大户12户,粮食达到2600吨,油料260吨。1999年建蔬菜大棚基地18个9亩,带动了村民种菜积极性。全村以莲藕为主的蔬菜总产6449吨;个体工商户9家,外出务工的209人,进城菜贩101人,柑桔销售网点15家,生猪流通商12家,饮食业3家,农副产品加工3家,车辆运输业15家,专业建筑队4家,养蜂、鸭群2家。基础设施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基础,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到2005年,新挖堰塘四处,改荒造田2000亩,开通泉河四支渠15000米,建5千型提水站一处,修通白河东干渠12000米,建邓湾、童畈水库2座,新开渠道3500米,建二级提水站一处,改变了民谣“童畈收了谷,狗子不吃锅巴粥”的现状,做到“人定胜天”;1968年以来修通村级井字形公路4条9800米,组级1500米,硬化道路6000米,修建白河二桥一座。1978年起架通高、低压电线15000米,整改更换15000米增架5000米,增、换100千瓦变压器7台,50千瓦1台。办起农业科技研究所,三系制种150亩,收种20000斤,培育691原种数万斤,建无土育秧工厂二栋600平方米,推广两段育秧和软盘抛秧新技术;柑桔采取高接换种和内接增果措施1000亩,推广无公害扑虱杀虫剂320亩,探索高效种植模式,“油、瓜、稻”300亩。架设通讯设施15000米,安装程控电话400部,手机600个;架设有线电视路线15000米,376户人家收看有线电视;架设自来水管道1000米,保障48户人家吃上放心水,2000年引进统舜集团葡萄基地300亩。 以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统一规划,分期实施的原则,共规划12个居民点,有图纸方案挂图;全村共建预制结构小楼房456株,占总户数的72%,砖木结构的平房17栋,占28%;户平均一辆摩托车和电视机,80%的农户进行养老和医疗保险,20%的人有车辆保险。发展教育、文化、卫生事业。1963年将白云寺、袁家庙两所学校合并改名童家畈小学。1992年投资80万元,新建教学楼和宿舍楼两栋1200平方米,砖木结构附属房屋220平方米,适龄儿童入学率和巩固率均100%。1997年建卫生楼一栋180平方米,设病床三套,从业人员两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各项责任考核指标受到上级好评,符合生育率99.8%,“三查”服务80%。1984年新建村委会办公楼一栋630平方米,大礼堂600平方米,可容500人座位。有电影放映机一台套,办有成人文化技术学校,配有电教设施,每年组织一次各项知识竞赛活动。社会保障工作,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至八十年代对军属4000工分补助,共补助41人次,1980年至2005年对军属实行现金1000元的补助,共补14人次,党员不定期对技术短缺户进门扶助30户。对特困户16户,从现金、物资上进行照顾。从合作化以来供养“五保”老人37人,安葬33人。积极开展“十星级文明户”创建活动,评十星级56户、9星级256户,“五好”家庭35户,好媳妇26个,好妯娌13个,好邻居310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安全文明户达到448户。 村“两委”班子成员:张时文村支部书记兼主任 李仟和村治保调解委员 黄发柱村财经委员 赵长英村计妇女生委员 还有1个地名与童畈村同名:安徽六安市舒城县千人桥镇童畈村

童畈村地区行政机构

童畈村景点列表

三游洞
三游洞

三游洞摩崖,简称三游洞,位于湖北省宜昌市西北7公里的长江边的山崖上,位于西陵峡峡口处。2006年5月25日,宜昌市三游洞摩崖被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三游洞位于宜昌西北7公里,是西陵山北峰... [全部]

杨家溪军事漂流
杨家溪军事漂流

介 绍 : 杨家溪位于西陵峡中段的石牌,是古来兵家必争之地。二战期间杨家溪所在地地势险峰峻,遂成为拱卫陪都重庆之国防要塞,1943年中日两军在此展开激战,中-队取得辉煌胜利,弹丸石牌名扬一时,有“中... [全部]

晓峰风景区(野人谷)
晓峰风景区(野人谷)

: 走进晓峰,在中国最大的古兵寨群的时空隧道里追溯三峡千古文明史,在情人泉的洞天情地里任真情与地下瀑布一起飞泻,在野人谷的峡谷波涛中放漂心灵之舟,体验澎湃热情。 : 晓峰风景区位于长江三峡北岸,距宜... [全部]

快乐谷景区
快乐谷景区

西陵峡快乐谷景区是国家4-旅游名胜风景区,地处峡口风景区、长江三峡进出的咽喉地段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南津关处,距宜昌市仅8公里,与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只有28公里,交通十分便利,快乐谷景区主要由游览观... [全部]

三峡大瀑布景区
三峡大瀑布景区

三峡大瀑布(原名:白果树瀑布)地处于晓峰旅游景区。从宜昌城区出发,驱车半小时便可抵达以天然瀑布群和峡谷丛林风光闻名遐迩的三峡大瀑布风景区。进入景区,映入眼帘的是一条古色古香的林间小道。小道的左侧是哗... [全部]

童畈村特产列表

清江坪茶叶
清江坪茶叶

湖北省宜昌夷陵区雾渡河镇清江坪村,位于夷陵区西北山区,既是雾渡河镇的“东大门”,也是通往兴山、秭归、神农架的“咽喉村”。全村地域面积51.5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1815亩,山林面积36400亩... [全部]

宜昌路山羊板皮
宜昌路山羊板皮

“宜昌路山羊板皮”以其纤维细致,厚薄均匀、弹性好、油性足、坚韧柔软、革面细腻、通气透光、保暖性能好、杏黄色、出革率高等特点享誉中外。本课题经过两年的研究证明,宜昌白山羊板皮质量的好坏,不仅是先天性的... [全部]

宜昌白山羊
宜昌白山羊

宜昌白山羊,是湖北省入选国家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的唯一山羊品种。宜昌白山羊享誉千年,驰名中外,畅销东南亚,入选《中国羊品种志》,堪称中国山羊中的“贵族”。 宜昌是中国白山羊分布最为集中的区域。 宜... [全部]

金箍条
金箍条

将糯米粉和好并搓成条状,放入油锅中炸至金黄捞出,裹上白糖。金箍条外酥里软,是宜昌人喜爱的小吃。萝卜饺子 [全部]

萝卜饺子
萝卜饺子

宜昌著名的风味小吃。主要原料是大米、黄豆和萝卜。其做法是:用90%的大米和10%的黄豆,浸泡4至5小时磨成浆。萝卜切成丝拌上辣椒面、花椒粉、蒜(葱)苗、精盐等调料、油炸时,先在特制的弯月状铁勺中放入... [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