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 首页 湖北 十堰市 竹溪县 蒋家堰镇 关垭村

关垭村介绍

浑厚的历史风貌,古朴的土夯长城,犹记着秦楚古国战争的烽烟。在鄂西北边关竹溪县蒋家堰镇关垭村,一座有着悠远历史的战国楚长城,横亘在鄂陕边关,形成了一道记录历史、见证烽烟的风景。 关垭与陕西平利县唇齿相依。从竹溪县城沿305省道西行30公里,就到了朝秦暮楚之地关垭村。关垭两山夹峙,一线中通,横亘南北,分割秦楚,自春秋以来长期为兵家必争的战略隘口。如今的关垭楚长城,仍残留着数千年前那段土夯城墙。上世纪90年代,秦楚要塞打通,城门洞里一条国道由鄂通陕,人来车往,秦楚从此无阻隔。 从关垭长城的一侧爬一面小山坡,便可看到那掩映在杂草树丛中的墙体,高有两丈余,朝北边的山林中蜿蜒而去。这就是筑于公元前7世纪的楚长城了,比秦长城早400年,比明长城早2000年。楚长城夯土而成,夯土里拌魔芋浆、杨桃藤汁作粘合剂,坚如铁壁,2000多年的风雨侵蚀与战争摧打,如今还留有300多米的夯土城垣供后人观瞻,叹我楚人祖先的盛衰存亡。登几十级台阶上到关垭城楼。站在城楼上,突然就感到自己高大起来。省道从脚下通过,身边山岭起伏,莽莽苍苍。关垭东是湖北的竹溪,关垭西是陕西的平利。关垭城楼的望台上,国务院勘立的省界碑屹立着,傍着界碑照相,你就脚踏鄂陕两省了。“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历史的烽烟让人想起不朽的诗篇。 浑厚的历史成为如今关垭旅游开发的文化名片。该县在保护楚长城历史风貌的同时,进行有序开发,使其成为游客旅游观光的景区。辖内关垭村民风淳朴,乡民勤劳,边关交往密切,团结友善。多年的自然交往,形成了秦楚边贸千年“露水集”,与古老楚长城历史文化融合交汇,使关垭楚长城历史积淀更为深厚。鄂陕两地居民每朝赶集,平等交易,各类农副产品琳琅满目,游人可在此购到魔芋面、竹溪茶等产自本地、纯天然无污染的绿色土特产。 关垭是一个历经2000多年的古关,当年战争形成的国界,今日成为供人凭吊游览的景点。竹溪县正配套关垭旅游区的人文景观、硬件设施等,已初步形成生态风光与历史文化相互辉映的旅游景区。关垭村所属的蒋家堰镇已形成以茶叶、魔芋等为主的绿色产业集群,建立旅游农家乐10多个。如今的关垭,雄浑的古长城与关垭生态观光农业相互辉映,千年“露水集”景象与秦楚边贸文化交织融汇。游关垭、逛集市、观生态、品香茶。游客到此,可尽赏关垭景区,夜宿竹溪城,品农家饭菜,观生态风光,在感受浑厚历史文化的同时,也可品味边贸秦楚文化,尽享竹溪人文生态景致,别有一番情趣。尤其是盛夏,这里更是游人避暑、休闲的好去处。 (记者宋克顺通讯员秦祖成) 信息来源:荆楚网

关垭村地区行政机构

关垭村景点列表

鄂坪水库旅游风景区
鄂坪水库旅游风景区

鄂坪水库旅游风景区 鄂坪水库旅游风景区位于鄂陕交界的竹溪县鄂坪乡境内。距竹溪县城20公里,范围以竹溪鄂坪水库为中心,总水域面积8.67平方公里,是我县最大、全市第3大水库。 鄂坪库区山青水秀、奇山怪... [全部]

采皇木遗址
采皇木遗址

采皇木遗址 嘉靖三十七年(公元1558年),湖北襄阳道光化知县廖希夔奉旨来竹溪寻找皇木,在慈孝沟寻得,大功告成后,遂命人刻诗纪念。1986年经上级有关专家考证鉴定后,省人民政府批准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全部]

文笔晴岚
文笔晴岚

文笔晴岚 水坪黄龙境内有一山名叫文笔山,文笔山一峰凌空,锐削挺拔,似如椽大笔,倒著笔尖直插天。古人因故将这一自然景观美其名“文笔晴岚”。 白云剑迹 [全部]

白云剑迹
白云剑迹

白云剑迹 白云剑迹在水坪镇黄龙境内的白云岩。相传唐代仙人吕洞宾游历于此,以剑刻诗而得名。这里山势嶙峋,岩悬壁立,山脚溪水湍流,沿山边曲折小路往东南行至半里,有一座“白云寺”。岩衬古寺,寺隐见山,气垫... [全部]

仙刹棋廊
仙刹棋廊

仙刹棋廊 隐真洞踏径东下,不远处有一长廊,廊前有亭,亭内有奕棋的桌凳,相传有仙人常常来此奕棋,古人称其为“仙刹棋廊”。 古洞隐真 [全部]

关垭村特产列表

十堰山野菜
十堰山野菜

山野菜是指自然生长、未经人工栽培,其根、茎、叶、果等器官可供食用的野生或半野生植物。绝大多数山野菜生长在空气洁净、光照充足的自然环境里,不受废气、废水、粉尘及化肥、农药等有害物质的污染,因而被誉为纯... [全部]

十堰红薯
十堰红薯

红薯俗称十堰“三大宝”之一,常年种植面积50万亩左右,总产4亿斤左右(折净粮),占湖北省第一位,是十堰的优势资源,在粮食作物中种植面积居第四位。我市种植的鄂薯6号红薯,最高单产达到14962斤,淀粉... [全部]

十堰桑蚕
十堰桑蚕

十堰市桑蚕产业发展历史悠久,但由于市场波动,长期以来,产业忽上忽下,规模不大,链条不长。近年来,随着东桑西移项目的实施,十堰成为全国桑蚕产业发展的新优势区,农民生产积极性不断高涨。发展生态桑蚕产业既... [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