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麦窑社区介绍
西麦窑社区 村庄由来据《齐乘》及有关的史书方志记载,原初的崂山布满密密麻麻的檀木、楸树、松树以及樗、柞、槐、柳等高大乔木,大约到了唐宋五代以后,一些逃避战乱和苛捐杂税的人们陆续流落到这里,他们伐木烧炭维持生计。到了文化鼎盛的两宋时期,他们又建造了许多薰制松烟的窑,砍伐崂山松,将薰制出的烟黑运到江浙一代制作墨。这样山上的乔木几乎伐净,崂山松也所剩无几。后来崂山的庙宇逐渐增多,道士们护卫山林,严禁采伐。而那些烧窑的人又别无长技,-渐次离去。到明朝万历年间,当唐氏先祖唐本立、唐仁等从王哥庄街道青山社区迁此立村时,见到这里到处是被烟薰得象墨一样漆黑的残窑废址,遂将这里称为“墨窑”,到了近代,由于崂山方言“墨”和“麦”吐音相同,遂将“墨”写作“麦”,久而久之即成了“麦窑”。 政区人口 位于崂山南麓的山脚下,流清河湾畔的北边,东邻东麦窑社区和流清河社区,距沙子口街道办事处驻地5.8公里。2004年有208户,546人,主要有唐、王两大姓氏,唐姓占75%,王姓占10%,还有董、张、苗等姓氏。 西麦窑村貌 经济状况长期以来西麦窑社区居民生活主要来源,就是春天到社区前的海湾拉网捕面条鱼(亦称地瓜丝子鱼),夏、秋出海垂钓,近代则开始了挂网和拉网捕捞,冬季上山砍柴拾草。1956年9月与南窑、流清河、东麦窑、砖塔岭、马鞍子社区成立“明星农业生产合作社”。1958年,加入了沙子口人民公社,到1961年建立西麦窑生产大队,后恢复行政社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西麦窑社区率先走改革开放之路,他们大力发展海产和运输业,并随着旅游的发展,社区居民们除投身风景区的开发建设外,更多的人开饭店,经营旅游特色产品,还有的搞建材、开公司、办工厂……。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当经济开发建设中的弄潮儿,取得可观的经济效益。2004年,社区完成经济总收入7500万元,人均纯收入6593元。 社会事业在崂山风景区的开发建设中,西麦窑社区把自己的黄金地段出让给风景区建设神话洞、停车场和进山检票口,并承担了护山护林,防火防盗的各项工作。该社区的妇委会、共青团、民兵等群众团体组织社区居民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在幼儿教育、学校建设、社会福利等许多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 联系电话86-0532-88821666
西麦窑社区地区行政机构
西麦窑社区景点列表
-
-
青岛海尔科技馆
导 游 海尔科技馆座落于美丽的黄海之滨,南依石老人黄金海岸,西邻世纪广场、青岛啤酒城,北临山东省国际会展中心,与美丽的海尔工业园交相辉映。 看 点 科技馆内的世界家电发展史厅、海尔家电发展史厅、21... [全部]
-
-
明霞洞
导 游 在崂山南部昆仑山腰。自山下拾级而上,一路幽篁夹道1公里许即到洞口,也可乘太清索道扶摇直上。 看 点 洞前平崖如台,由此遥望大海,空蒙浩渺;俯视崖下,沟壑纵横。崂山胜景“明霞散绮”即此。 介 ... [全部]
-
-
巨峰
导 游 周围灵旗峰、美人峰、小巨峰、柱后高等百怪嵯峨,形如剑戟。极顶小石坪,方约数尺,仅容二、三人,周围铁栏防护。 看 点 登临其上,唯见大海浩瀚,水天一色。此处可观日出,所谓“巨峰旭照”即此。 介... [全部]
西麦窑社区特产列表
-
-
崂山可乐
崂山可乐是中国第一瓶碳酸饮料。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国家组织科研人员,在正宗崂山矿泉水的基础上添加乌枣、白芷、砂仁、良姜、丁香等十余种中草药成份和丰富的C02气体,并采用独特配方精制而成,特别适合中国消费... [全部]
-
-
崂山刺参
崂山刺参是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的特产。崂山海区适宜的水温和优良的水质赋予了崂山刺参体壁厚、肉刺较大且多的特点。崂山刺参性温味甘,具有补肾阴、治下痢及溃疡等功效,长期食用可增强免疫力,为滋补珍品。 泽群... [全部]
-
-
金钩海米
崂山金钩海米是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的特产。崂山金钩海米由产于崂山海域的鲜鹰爪虾经传统工艺加工而成,色泽金黄,形状象一把钩子,故得名“金钩海米”。其味道鲜美且营养价值极高,是崂山特有的海产品。 金钩海米... [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