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头山村介绍
木头山村位于莱城东南10公里、钢城20公里、颜庄镇政府西8公里处。地处山区丘陵,东邻邱家屋村,西邻吊鼓山村,南接东当峪村,北邻东红埠岭村。全村现有358口人,110户,耕地272亩,山场面积300余亩。 木头山村原名为郑家山子,清道光末年到咸丰初年由刘氏三兄弟刘茂修、刘玉修、刘清修从安仙村(现莱城区高庄街道办事处安仙村)搬迁而来,后因郑家迁走,又因当时村东、西、北三山树木多而繁茂,遂取名木头山。 民国初年,取消乡保建制,改为区,区辖乡,木头山村属红埠岭乡;到1939年4月0莱芜县委指示建立抗日民主政府,又重新划乡,木头山村属当峪乡;到1956年11月,木头山村又划归为澜头乡;到1958年3月,撤区并乡,澜头乡并为颜庄乡;同年10月改乡社,颜庄乡更为颜庄人民公社,木头山村属颜庄人民公社;村划为大队,木头山村同邱家屋村为一个大队,称木头山大队,仍属颜庄人民公社;1984年颜庄人民公社改称为颜庄办事处,木头山村属颜庄办事处澜头乡所辖;1985年10月属颜庄镇至今。 木头山村民自清道光末年居住此地,繁衍生息,只有刘氏三兄弟后人,至今无二姓,世代和睦相处,耕读传世,民风淳朴,勤劳勇敢。在战争年代许多热血青年踊跃参军、参战,英勇抗敌。有一位青年为革命捐躯。 村民刘玉人(已故)是20世纪四五十年代植树造林的模范。他在村东山、西山植柏树二万余棵,还在石壁上凿写毛主席语录,是当时学习毛主席著作的积极分子。 木头山村水源条件差,原在村南挖一池塘蓄山泉水为人畜用水,后由于卫生差无法使用。到1960年在村东人工挖了一口20多米深的井,只能满足当时人畜用水。1966年,在村北先是人工开凿深30余米、直径达四五米的深井,又在莱芜县水利局的帮助下打了一口井,几年后因地下水位下降,无法使用。后在政府的支持下,干部群众共同努力,集资打井、架电,1987年结束了到外村挑水、用煤油灯照明的历史。1995年用上了自来水,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 改革开放以来,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修通连村公路,运输业也很快发展。手中有了钱,家家盖起了新房,买上了彩电、家庭影院等,2000年率先成为电话村。 木头山村人素有开拓创新精神,用勤劳的双手,踏实的脚步,谱写自己的创业史。 *数据来源于莱芜市人民政府网站
木头山村地区行政机构
木头山村景点列表
-
-
棋山省级森林公园
棋山省级森林公园--位于莱芜市钢城区里辛镇东部,背靠全国大型企业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和省道莱韩路,海拔596米,总面积25平方公里。 棋山,自然景色优美,人文古迹荟萃。莱芜古八景之一的“棋山柯烂”座... [全部]
-
-
汪洋台
汪洋台原名钓鱼台,是一座古庙,始建于清嘉庆年间,传说当年姜太公曾在此垂钓,故得此名。现在,以英雄名字命名的汪洋台是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1942年在吉山村村东发生了著名的吉山战斗,日伪军包围了原泰... [全部]
木头山村特产列表
-
-
莱芜牛心柿子
因其形似牛心而得名,树势强健,果实中大,平均单果重 100 克,最大 150 克。心脏形,橙红色,果肉细,纤维少,汁多,味甜,含糖量高,多数无核, 10 月中下旬熟。果实以个大、色艳、味甜、多汁著名... [全部]
-
-
莱芜文石
莱芜文石崛起于鲁中山区,这里山水纵横,地形复杂,特殊的地质地貌造就了形态各异的天然奇石。这些奇石几乎遍布莱芜所有山区,主要分布在莱城东部的和庄乡和孝义北岭以及汶河南岸的丘陵山区。分布广、储量大,现正... [全部]
-
-
干烘茶
干烘茶,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自明代由皖入鲁,盛行莱芜,辐射齐鲁,福润万千黎民,史曾上贡朝廷,故有“齐鲁干烘”之美名。当今二十一世纪初,山东五福茶业创始人、齐鲁干烘复兴者——吕守祥,承前启后,磨砺十载... [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