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家洼村介绍
黄家洼村位于莱城东南20公里、镇政府驻地东3公里处。东临焦家庄村,北靠大庙村,南接莱钢。全村191户,509口人,耕地面积935亩。 据《李氏谱》记载,明朝时村名“浆帮洼”;清朝康熙初年,李姓由任家洼迁此建村。因址在黄粘土质洼地而得名,后改为黄家洼。现村中李姓人口占全村人口的90%以上。 黄家洼村地处丘岭,山青水秀,环境优美。棋山河从村南穿过,向西流经郑王庄,汇入汶河。柏油路沿河东至马泉,西至莱城,交通十分方便。 新中国建立后,特别是70年代,村民们发愤图强,决心改造旧山河。1974年颜庄人民公社包村组进驻该村,发动本管区上千人上阵,用肩挑、人抬、小车推,硬是从南岭脚下开挖了一条长约1000米、宽20多米的河道,取直了弯曲的河道。新扩土地200多亩,并打机井多眼,修水渠3000多米,使原先的河滩荒地变成了稳产、高产田。 为了开辟耕地资源,1976年至1980年旧村搬迁,在原村址腾出了100多亩好地。人们在这里建起了温室大棚。为了解决村民吃水难的问题,村委于1988年在岭下打大口井一眼,修建了一个直径8米的水池,铺设了自来水管5000米,机电配套,使家家户户吃上了自来水,从此结束了村民们用肩挑水的历史”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的富民政策激发了村民的致富热情。黄家洼村靠近莱钢,交通方便,这给村民发展经济创造了条件。村小人少,但能工巧匠却不少,现有近百人在莱钢干起了建筑、维修、装饰等行业。另外村中建有1处预制厂,1处养鸡场,3处经销部,1处冰糕批发部,2处车辆维修部,村里的经济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现在村内有汽车3辆(跑运输),24马力拖拉机2辆,还有12马力拖拉机、三轮车等若干辆。村民李呈义1994年靠承包本村砖厂赚来的钱购买了“上海50”拖拉机1台、“兖州30”拖拉机1台,配套小麦联合收割机2部,及旋耕犁、四铧锄等,第一个干起了农机服务行业。为村内村外收小麦,耕土地,大大方便了村民的抢收抢种,同时,他也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收入。靠山吃山”,黄家洼村重视改变山区面貌,大力发展山区经济。 自1987年以来,村委发动群众植桑养蚕,共植桑近百亩,发展养蚕户40多户,户均收入每年都在千元以上。村里把2000亩沙岭地按片承包到户,村民在这里栽植桃树近万棵。村民李文和承包的3亩地,植中华寿桃300株,现已果实累累,年收入可达万元。 自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全村为社会输送了86名大中专学生’现已有3人考取研究生。2001年在莱芜四中学习的李华,参加全国数学奥林匹克联赛,荣获全国一等奖,被山大免试入取。 黄家洼村正以新的观念、新的姿态、新的步伐,为建设一个更加文明、富裕、美丽的新山村而努力奋斗。 *数据来源于莱芜市人民政府网站 还有1个地名与黄家洼村同名:陕西榆林市米脂县龙镇镇黄家洼村
黄家洼村地区行政机构
黄家洼村景点列表
-
-
棋山省级森林公园
棋山省级森林公园--位于莱芜市钢城区里辛镇东部,背靠全国大型企业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和省道莱韩路,海拔596米,总面积25平方公里。 棋山,自然景色优美,人文古迹荟萃。莱芜古八景之一的“棋山柯烂”座... [全部]
-
-
汪洋台
汪洋台原名钓鱼台,是一座古庙,始建于清嘉庆年间,传说当年姜太公曾在此垂钓,故得此名。现在,以英雄名字命名的汪洋台是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1942年在吉山村村东发生了著名的吉山战斗,日伪军包围了原泰... [全部]
黄家洼村特产列表
-
-
莱芜牛心柿子
因其形似牛心而得名,树势强健,果实中大,平均单果重 100 克,最大 150 克。心脏形,橙红色,果肉细,纤维少,汁多,味甜,含糖量高,多数无核, 10 月中下旬熟。果实以个大、色艳、味甜、多汁著名... [全部]
-
-
莱芜文石
莱芜文石崛起于鲁中山区,这里山水纵横,地形复杂,特殊的地质地貌造就了形态各异的天然奇石。这些奇石几乎遍布莱芜所有山区,主要分布在莱城东部的和庄乡和孝义北岭以及汶河南岸的丘陵山区。分布广、储量大,现正... [全部]
-
-
干烘茶
干烘茶,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自明代由皖入鲁,盛行莱芜,辐射齐鲁,福润万千黎民,史曾上贡朝廷,故有“齐鲁干烘”之美名。当今二十一世纪初,山东五福茶业创始人、齐鲁干烘复兴者——吕守祥,承前启后,磨砺十载... [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