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杓湾村介绍
马杓湾村位于莱芜东北27公里,乡驻地东南5公里处。村东与淄博市石马镇田庄村接界,西与东平州村交界,南邻啬泉村,北与车辐南峪村相接。全村756口人,土地面积823亩。 据《袁氏谱》记载,袁姓于明朝中叶迁至此地建村,因见山谷中多是桃树、杏树,故名“桃杏村”。后有高、王、魏等姓陆续迁此。至清朝初年,以村西南马杓状湾改名为马杓湾村,现村中有15姓,袁姓居多。 清康熙《莱芜县志》记载:“常庄保•马杓湾。”又据《史志》记载:抗日战争时期隶属博莱县石马区;建国时1958年后隶属常庄公社;1984年隶属常庄办事处;1985年至今隶属和庄乡。 村中有一古建筑,名袁家门楼。大门楼东侧有三围粗古槐一棵,树身年久枯干,根部长成的新树,现已有10余米高。进大门楼向西是二门楼,二门楼内是一古朴典雅的四合院,房屋青砖小瓦。屋内四梁八柱,间墙木制,雕刻别致。 村中有一宽阔的场地,名为高家场。场内坐西向东筑就一高台。每逢春节、元宵节,全村男女老幼集结于此擂鼓敲锣、唱戏、舞龙、耍狮、踩高跷、划旱船,尽享其乐,至今方兴不衰。 该村小学始建于民国二十年。袁心照、袁心平兄弟二人为当时村中的有识之士,尤擅长书法,曾在此置办村塾。村塾坐落在马杓湾的边沿,燕子来湾边衔泥,鱼儿在水中游嬉,村塾倒映水中,美景令人陶醉。袁心照触景生情,挥笔于村塾后墙书“燕飞鱼跃”四字,字道劲有力。马杓湾水源自村西山顶文口崖。汛期来自文口崖的洪水,经过山洞从马杓湾喷涌而出;平时,细水溢出,从村中小河向东流去,汇人淄河。潺潺流水,四季不断,这条小河把村庄分为河北、河南两部分。 该村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袁心忠、袁寿桃、高云普、毛友田、袁寿明等,为抗击日寇、解放全国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建国后,利用集体的力量,兴修水利,大搞农田基本建设,植树造林,全村绿化面积达80%以上,给后人留下了一片青山碧水。1975年,全村用上了电。1976年在县水利局的支援下,打机井1眼,水量50m³/小时。 1985年村两委投资5万余元,在村东重建新校,大大改善了办学条件。2002年该校合并到平州小学。自恢复高考以来,村里考上了20多名大中专学生,有的大学毕业后成为医学院的教授,并且发明创造了胎儿监护仪,获国家专利;有的担任军事学院后勤部长;有的从事国家高科技研究工作;有的从事行政工作;有的从事企业管理,有的从事教育工作。 党的改革开放政策给马杓湾人插上了腾飞的翅膀,走上了小康之路。1988年用上了自来水,2000年安装了电视信号插转台,2001年有100余户安装了电话。2002年招商引资,深圳老板梁传金投资50余万元在村东建成一座美术琉璃厂。 马杓湾村,古风犹存,又有艰苦创业精神,将来一定能成为莱芜山区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数据来源于莱芜市人民政府网站
马杓湾村地区行政机构
马杓湾村景点列表
-
-
莱芜黑龙潭
黑龙潭旅游区位于莱芜市西北40公里,是九龙、九天两条大峡谷的入口处,著名景点有黑龙潭、擎天崖等。黑龙潭水墨绿幽深,澄碧如玉,春秋季节,中午时分立于潭边,仰望晴空,可看到一颗明星,这就是著名的莱芜古八... [全部]
-
-
九龙大峡谷
横跨大王庄、雪野两个乡镇 ,穿越15座山峦,下自龙尾、上至房干,全长约10公里。谷中古树参天,两边奇峰突兀,山、泉、潭、瀑、洞分布于峡谷,至今保持原始风貌。有卧龙峡、杏花村、照壁峰、黑龙潭、龙女潭、... [全部]
-
-
香山景区
香山景区位于大王庄镇西部, 景区内山势蜿蜒曲折,大气磅礴,植被茂密,物种丰富,森林覆盖率高,空气清新,负氧离子含量高,自然资源独特,原始生态环境优良。 该区旅游形象定位为“生态文化风景区”,主要功能... [全部]
马杓湾村特产列表
-
-
风味姜丝肉
主料:猪里脊肉配料:莱芜生姜猪肉是中国最主要的肉类食品。目前人们餐桌上重要的动物性食品之一。因为猪肉纤维较为细软,结缔组织较少,肌肉组织中含有较多的肌间脂肪,因此,经过烹调加工后肉味物别鲜美。猪肉为... [全部]
-
-
蒜仔酒香黑猪肉
莱芜黑猪肉——蒜仔酒香黑猪肉原料:莱芜黑猪肉1000克,蒜子200克,二锅头酒150克调料:精盐20克,鲁味鲜酱油100克,葱姜各10克。推荐理由:作为莱芜主要特产之一,莱芜黑猪以耐粗饲、抗病强、产... [全部]
-
-
莱芜口镇方火烧
莱芜口镇方火烧、热豆腐因其方形有别于多为圆形的火烧,故曰“方火烧”。而其制作工艺也有别于油酥火烧、千层火烧、庄户火烧等。制作方火烧不用发面而是死面。和面不用加料,只是用水和的硬些即可。但制作却是很讲... [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