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双王村介绍
南双王村坐落在马鞍山脚下,位于莱城北约30公里、镇政府驻地南l4公里处。北邻北地村,南邻雪野村,西临雪野水库,东北为抬头村。群山环绕,碧水相依。全村现有254户,785口人,耕地面积约376亩。 普雪公路于其南,西南有省道“242线”,交通便利。汇河从村北注入雪野水库。站在“连心桥”,东望有“汶水西流”之景,西观有“黄河人海”之势。 据村碑记载:南双王,明朝末年商姓由章丘县迁此建村,原名南岭子。相传,古时曾有两位将军在此战死,为表示纪念,易名双王。因重名,冠以南字,故名南双王。至今,全村人皆姓高,从无外姓。于是,此村又被邻庄人称为“高家庄”。 抗日战争初期,南双王村属七区管辖;1941年春,莱芜县划为莱北、莱东、新甫三县,同年,撤销乡(镇),划大区为小区,以区辖村,南双王村属莱北雪野区;1945年10月,三县合并,复称莱芜县。1951年3月,莱芜县改地名区为数字区,雪野区为十二区,南双王村隶属十二区;1955年10月,莱芜县又恢复地名区,南双王村隶属雪野区;1958年3月,撤区划乡,南双王村属雪野乡;同年10月,上游人民公社成立,南双王村划归上游公社;1984年4月,上游公社改为上游办事处,辖上游、大厂、西峪、安子湾、雪野五个乡,南双王村隶属雪野乡;1985年11月,上游办事处分为上游、雪野、鹿野三个乡(镇),南双王隶属雪野乡;2001年,撤乡并镇后,上游镇、雪野乡、鹿野乡合并为雪野镇,南双王村隶属雪野镇。 1960年,因修建雪野水库,大部分农田被淹,人均土地面积不足半亩,村民生活困难。南双王村耕地多半是山地,为了解决水源问题,1965年就修建了村北扬水站。1996年,又先后修建了扬水站、蓄水池、灌溉渠、排水沟等一系列工程,实现了旱涝保收,生活困难已成为历史。 近几年来,部分村民在雪野水库搞起了网箱养殖,承包了汇河沙场。2001年,人均年收入近3000元,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电话村”。 南双王村人少,对社会的贡献却不小。革命战争年代,南下干部高付吉“一枪定乾坤”的事迹已成为佳话,如今的南双王人正满怀信心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耕耘。 *数据来源于莱芜市人民政府网站
南双王村地区行政机构
南双王村景点列表
-
-
莱芜黑龙潭
黑龙潭旅游区位于莱芜市西北40公里,是九龙、九天两条大峡谷的入口处,著名景点有黑龙潭、擎天崖等。黑龙潭水墨绿幽深,澄碧如玉,春秋季节,中午时分立于潭边,仰望晴空,可看到一颗明星,这就是著名的莱芜古八... [全部]
-
-
九龙大峡谷
横跨大王庄、雪野两个乡镇 ,穿越15座山峦,下自龙尾、上至房干,全长约10公里。谷中古树参天,两边奇峰突兀,山、泉、潭、瀑、洞分布于峡谷,至今保持原始风貌。有卧龙峡、杏花村、照壁峰、黑龙潭、龙女潭、... [全部]
-
-
香山景区
香山景区位于大王庄镇西部, 景区内山势蜿蜒曲折,大气磅礴,植被茂密,物种丰富,森林覆盖率高,空气清新,负氧离子含量高,自然资源独特,原始生态环境优良。 该区旅游形象定位为“生态文化风景区”,主要功能... [全部]
南双王村特产列表
-
-
风味姜丝肉
主料:猪里脊肉配料:莱芜生姜猪肉是中国最主要的肉类食品。目前人们餐桌上重要的动物性食品之一。因为猪肉纤维较为细软,结缔组织较少,肌肉组织中含有较多的肌间脂肪,因此,经过烹调加工后肉味物别鲜美。猪肉为... [全部]
-
-
蒜仔酒香黑猪肉
莱芜黑猪肉——蒜仔酒香黑猪肉原料:莱芜黑猪肉1000克,蒜子200克,二锅头酒150克调料:精盐20克,鲁味鲜酱油100克,葱姜各10克。推荐理由:作为莱芜主要特产之一,莱芜黑猪以耐粗饲、抗病强、产... [全部]
-
-
莱芜口镇方火烧
莱芜口镇方火烧、热豆腐因其方形有别于多为圆形的火烧,故曰“方火烧”。而其制作工艺也有别于油酥火烧、千层火烧、庄户火烧等。制作方火烧不用发面而是死面。和面不用加料,只是用水和的硬些即可。但制作却是很讲... [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