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苗山村介绍
北苗山村位于莱城东北21公里,苗山镇政府驻地北l公里处。东北有黄石崖,西北有燕子山两道屏障,旧205国道穿村而过。北邻和庄乡下崔村,东邻东泉村,西与南、北祝家洼隔岭相望。全村453户,1504口人。地处丘陵,土地1702亩,盛产花生。 明朝洪武年(1370年),李姓由河北枣强县迁此建村,因址在苗山北麓,以山命名,故名北苗山。北苗山村现有岳、王、刘、李、鉴、郇、张、唐、邴、狄、吕、尚、任、吴、陈、亓、白、毕18姓。其中岳、王、刘、李四姓较多。村民质朴勤劳,和睦相处。 清康熙《莱芜县志》记载:“仓山保•北苗山”。1941年隶属博莱县;1945年莱芜县恢复原建制,遂归莱芜县;1951年隶属第九区苗山乡;1958年隶属苗山区苗山乡;同年10月属苗山人民公社;1984年属苗山办事处;1985年属苗山镇至今。 村庄四面高,中间低,不到庄前,不见庄。因此北苗山村有藏龙卧虎之地之说。村民自古就有抵御外侮的光荣传统,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村民积极参军,踊跃支前。村民组织的担架队曾参加过淮海、渡江战役。先后有五位烈士为国捐躯。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先后经历了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人民公社,村民始终不辱先人,造福后代。1963年在当时全公社各村的协助下,动工修建坝长400米,顶宽4米,高15米,库容量近300万立方米的北苗山水库,于1966年3月竣工,并配套开挖东西两条灌渠。由于“文革”开始,西灌渠未完工。东灌渠曾发挥效益多年,今遗存渡槽50米。自1971年以来,村民改河造地,大搞水利建设,努力改变生产条件。到1990年,全村扩大耕地面积近400亩,村北修建大型扬水站一座(已拆),开挖机井2眼,建高标准水池2座。1991年到1993年,投资6万多元,投工3.8万个,动用土石42万方,架设动力线800米,埋设地下输水管2000多米,盖机房2间,增设了二级提水站,解决了500亩旱田用水。从1995年到2001年借助山区开发优势,先后开发“猪脸地”500亩,修建小型水库四座,有效地改善了花生种植条件。村民的经济收入有了新的增长。 从1980年起,村民依托205国道,发展个体经济,先后发展了饭店、油坊、大修厂等十几家个体经营业户;同时村民通过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开发种植黄烟、生姜、药材等经济作物。近几年又新上长石加工业,生意特别红火。村民的经济收入逐年增长,生活日益丰实。2001年沿205国道规划的居民楼拔地而起,村民的住房等生活条件向城市靠近。 自古以来,村民就重视文化教育。从过去的私塾到现在的义务教育,村民全力相助。北苗山小学三迁校址,学校规模不断扩大。人才辈出。明朝万历年间的李官(李巡按)官居监察御史。建国后,岳岱衡任国家旅游事业管理局副局长、中国国际旅游总社副总经理、中国旅游协会常务理事、中国天鹅国际旅游公司董事长等职。在外地工作副县级以上的领导干部7人。高级专业技术人员2人,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先后考取研究生2人,本科生15人。 北苗山村自明朝洪武年迁此建村,至今已有600余年。勤劳、淳朴、富于创造的北苗山村民在这片沃土上,生生不息,踏踏实实地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如今村民与时俱进,携手共创未来辉煌。 *数据来源于莱芜市人民政府网站
北苗山村地区行政机构
北苗山村景点列表
-
-
莱芜黑龙潭
黑龙潭旅游区位于莱芜市西北40公里,是九龙、九天两条大峡谷的入口处,著名景点有黑龙潭、擎天崖等。黑龙潭水墨绿幽深,澄碧如玉,春秋季节,中午时分立于潭边,仰望晴空,可看到一颗明星,这就是著名的莱芜古八... [全部]
-
-
九龙大峡谷
横跨大王庄、雪野两个乡镇 ,穿越15座山峦,下自龙尾、上至房干,全长约10公里。谷中古树参天,两边奇峰突兀,山、泉、潭、瀑、洞分布于峡谷,至今保持原始风貌。有卧龙峡、杏花村、照壁峰、黑龙潭、龙女潭、... [全部]
-
-
香山景区
香山景区位于大王庄镇西部, 景区内山势蜿蜒曲折,大气磅礴,植被茂密,物种丰富,森林覆盖率高,空气清新,负氧离子含量高,自然资源独特,原始生态环境优良。 该区旅游形象定位为“生态文化风景区”,主要功能... [全部]
北苗山村特产列表
-
-
风味姜丝肉
主料:猪里脊肉配料:莱芜生姜猪肉是中国最主要的肉类食品。目前人们餐桌上重要的动物性食品之一。因为猪肉纤维较为细软,结缔组织较少,肌肉组织中含有较多的肌间脂肪,因此,经过烹调加工后肉味物别鲜美。猪肉为... [全部]
-
-
蒜仔酒香黑猪肉
莱芜黑猪肉——蒜仔酒香黑猪肉原料:莱芜黑猪肉1000克,蒜子200克,二锅头酒150克调料:精盐20克,鲁味鲜酱油100克,葱姜各10克。推荐理由:作为莱芜主要特产之一,莱芜黑猪以耐粗饲、抗病强、产... [全部]
-
-
莱芜口镇方火烧
莱芜口镇方火烧、热豆腐因其方形有别于多为圆形的火烧,故曰“方火烧”。而其制作工艺也有别于油酥火烧、千层火烧、庄户火烧等。制作方火烧不用发面而是死面。和面不用加料,只是用水和的硬些即可。但制作却是很讲... [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