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峪村介绍
桃花峪村坐落于莱城北偏东13公里处的丘陵之中,在苗山镇政府驻地西6公里处。桃花峪村北接南柳子,南临下郭家沟,东连东孟家峪,西靠石龙口村。全村465口人,康姓人口占全村人口的八成以上,刘、张两姓人数很少,此外无他姓。 桃花峪村交通不甚便利,农民世代以土地为生,靠天吃饭。近几年,随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部分农民种植生姜,栽种果树,发展养猪。其次,输出劳动力,大多聚集于淄博地区的建筑业。 桃花峪车站是山东省铁路东西大动脉上的一处早期小站,与桃花峪村相连。该站台始建于1972年,1975年通车交付使用。修筑铁路时期,在村支部带领下,村民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国家建设中,涌现出了许多可歌可泣的事迹。今天,村民们仍时刻关注车站,保证物资运输的顺利畅通。 革命战争时期,本村青年积极投身革命,涌现出许多战斗英雄。其中康凤大、康风江为祖国的独立和民族的解放献出了他们宝贵的青春。 桃花峪村出过一代名医。村东500米有一座孤丘,丘南有一座坟墓,为康守安墓。旁有碑,曰:“康公讳守安,字昌平。公之平生常素济世活人则恩及民众以扬名,殁后有灵,多医村之君子人也。首有祝家洼庄任佐中者家有受疮之疾,服药不效,危在旦夕。爱慕敬求先生之墓前,后果痊愈……。”先人已去,却流名愈广,逢阴历二月左右,慕名来拜者甚众。 桃花峪村1958年始建村小学,初为复式教学。任过教的教师有:康在路、张金裕、康俊杰、康俊胜、康俊学,尤以刘进芝、康俊现、张金满任教时间为长,各有30年左右,为本村的教育事业呕心沥血,付出了毕生的精力。1997年,全村投资一万多元,新盖起了高标准的村级学校和幼儿园,使学生有了舒适的学习场地。 据村碑记载:桃花峪村为明朝天顺年间张姓建村,时值山谷桃花盛开,故名。1944年隶属苗山区。民国初年隶属石马区,此后曾几经变更,现在隶属苗山镇。该村现有土地面积700亩,以山岭旱地为多。 桃花峪村地处丘陵,无大型河流,村西有一小水库,水源主要是来自沟谷雨水。村北二公里处亦有一水库,也无活水源。村南水库已淤积干枯,失去了蓄水防旱的作用。因此,该村土地水浇田极少,且都分布于沟谷两侧。水源不足一直是制约本村经济发展的瓶颈。 村西劈石山,险峻灵秀,南北走向,此山最奇处,山西侧削壁千仞,山东侧却梯田漫铺,鳞次栉比。山顶巨石为岩浆岩类型,或孤立,或群拥,大小参差,突兀林立,各具情态;间以深浅大小不一的山洞,委实为一处游览胜地:据传说:“二郎担山”即是劈用了这座山的西侧所成,这更增添了劈石山的神话色彩。 *数据来源于莱芜市人民政府网站
桃花峪村地区行政机构
桃花峪村景点列表
-
-
莱芜黑龙潭
黑龙潭旅游区位于莱芜市西北40公里,是九龙、九天两条大峡谷的入口处,著名景点有黑龙潭、擎天崖等。黑龙潭水墨绿幽深,澄碧如玉,春秋季节,中午时分立于潭边,仰望晴空,可看到一颗明星,这就是著名的莱芜古八... [全部]
-
-
九龙大峡谷
横跨大王庄、雪野两个乡镇 ,穿越15座山峦,下自龙尾、上至房干,全长约10公里。谷中古树参天,两边奇峰突兀,山、泉、潭、瀑、洞分布于峡谷,至今保持原始风貌。有卧龙峡、杏花村、照壁峰、黑龙潭、龙女潭、... [全部]
-
-
香山景区
香山景区位于大王庄镇西部, 景区内山势蜿蜒曲折,大气磅礴,植被茂密,物种丰富,森林覆盖率高,空气清新,负氧离子含量高,自然资源独特,原始生态环境优良。 该区旅游形象定位为“生态文化风景区”,主要功能... [全部]
桃花峪村特产列表
-
-
风味姜丝肉
主料:猪里脊肉配料:莱芜生姜猪肉是中国最主要的肉类食品。目前人们餐桌上重要的动物性食品之一。因为猪肉纤维较为细软,结缔组织较少,肌肉组织中含有较多的肌间脂肪,因此,经过烹调加工后肉味物别鲜美。猪肉为... [全部]
-
-
蒜仔酒香黑猪肉
莱芜黑猪肉——蒜仔酒香黑猪肉原料:莱芜黑猪肉1000克,蒜子200克,二锅头酒150克调料:精盐20克,鲁味鲜酱油100克,葱姜各10克。推荐理由:作为莱芜主要特产之一,莱芜黑猪以耐粗饲、抗病强、产... [全部]
-
-
莱芜口镇方火烧
莱芜口镇方火烧、热豆腐因其方形有别于多为圆形的火烧,故曰“方火烧”。而其制作工艺也有别于油酥火烧、千层火烧、庄户火烧等。制作方火烧不用发面而是死面。和面不用加料,只是用水和的硬些即可。但制作却是很讲... [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