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 首页 山东 莱芜 莱城区 方下镇 李家店子村

李家店子村介绍

李家店子村位于莱城西15公里,镇政府驻地西南9公里处。地处平原,村东与鲁西村相邻,村西和西五龙口村接壤,村南隔大汶河与牛泉镇大庄村相望,村北和东五龙口村比邻。现有人口805人,276户,耕地面积774.504亩。 李家店子村起初叫梅花寨。寨子四周为土筑城墙,城墙外有护城河环绕。村寨建有四门,即大南门、小南门、西门和北门。大南门是村寨的主门,清朝同治年间曾重修大南门,并在门旁边立碑一座,此碑现仍保存完好。土筑城墙绝大部分已无踪迹,现在村西北角及南面仅存残垣断壁百余米。 据村碑记载,明嘉靖年间曾在此设邮铺,名半壁店铺。此村名一度叫“半壁店子”。明《嘉靖莱芜县志》载:“半壁店铺:铺司一名,兵夫二名”。清乾隆十年,李姓由何家庄迁居半壁店。因附近有泉,又称泉壁店。传说村南大南门旁有名泉l处,泉水汩汩而出,清澈且流量大,即使大旱,此泉也长流不断。当大汶河缺水时,人们曾挖泉引水注入汶河,用来漕运货物。当地官吏听说此事,欣然前来验泉。众人皆坐于沟中,齐喊水深,以此证明泉水流时之大,这些地方官见此高兴不已。1931年将泉壁店改称为李家店子。 李家店子于1934年成立支部,1954年组织初级农业合作社,共有42户。1965年和东西龙口组成高级社。1958年建营,包括现杨庄镇龙尾村称“六营”。1960年冬与东西龙口村分离,称为李家店子大队。1986年村庄实施规划,道路三纵两横,主干道是西五龙口至鲁西的沥青路,村中有东西沟一条,沟上建有拱桥两座,公路两旁房屋整齐,店铺林立。 李家店子村地处平原,土壤肥沃,南依汶河,加之北沟流经村庄,灌溉便利,盛产大马、小麦和玉米。1966年全村人均产小麦150斤,被评为全县种粮先进单位。到1981年,李家店子成为全县第一个“吨粮村”,作为当时全县农业战线上的一面旗帜,受到县、公社表彰。由于人多地少,村里也十分重视发展副业,传统副业如酱园、土纸坊、粉皮坊、养兔场、养猪场、冰糕厂等先后建成,从业人员占全村人口的四分之一,创造的工副业产值位列方下公社第一。店子村从1974年到1981年连续八年被评为先进单位。1982年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分田到户。 建成全县第一个“吨粮村”后的现实是高产穷村。时任村支部书记的陈敦秀决定带领群众积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从土里刨金,帮助群众脱贫致富。2000年全村种植西芹、黄瓜50亩、花生250亩、干杂果树育苗40亩,温室大棚38个,大田蔬菜480亩,并积极发展订单农业,让农民种得放心。2000年李家店子村成为莱城区第一个“无粮村”。 2001年5月,全市全民招商引资的号角吹响后,李家店子村积极招商引资,兴办企业。北京建材学院吴昊教授投资兴建金帆新型建材厂,2002年5月1日投产,安排劳动力80人。与天津外贸进出口公司达成协议,投资300万元建蔬菜加工基地,占地15亩,预计年销售收入600万元,安排劳动力100人。从泰安建筑有限公司引来牛奶厂建设项目。招商引资,正在使李家店子村由“无粮村”走向“工业村”。 李家店子村的经济发展走了三步曲:吨粮村、无粮村和工业村,村里的集体经济不断发展,村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村民安居乐业。 李家店子村人聚居于此,繁衍生息。他们承传历史文明,积极开拓创新;他们遵纪守法,以聪明智慧创造财富,他们将最大限度地展示自己的光彩,建设美好家园。 李家店子村民爱好文艺,历史上有许多民间艺人活跃于这方热土,解放前,村民自发组建的莱芜梆子剧团就闻名遐迩。经常到外地巡回演出。据说他们到铁牛岭演出回来的路上遭遇土匪,演出服装被洗劫一空,剧团也因此而解散。解放后,在李希梅等人的倡导下,重建李家店子村莱芜梆子剧团,演出十分活跃,“不会唱戏,不当干部”成为当时村里人的口碑。剧团发展不断壮大,到1965年剧团人数多达70人。电影《红柳绿柳》就在李家店子村实地拍摄;李家店子村为节约良田,破除迷信,于1999年在村南河滩上建公墓,丧事新办。 李家店子村重视教育,人才辈出。清末文秀才李文环,1902年任全县最早的鲁西镇初级小学第一位教师,教书育人,声望颇高。清末武秀才李文桔、李文银等4人,武艺超群,他们收徒授武,强身健体。村南有跑马的马道,点将的将台,其遗址已不复存在,但他们使用的弓、七节鞭还保存完好。老中医李希佚,医术高明,他在鲁西村从医,其药店与文成书局对门,他还是一位进步人士,以从医为掩护,从事党的地下工作,解放后任汶上县人民医院院长。李家店子村的教育事业蒸蒸日上,解放后,建有小学一处,现合班并校至五龙口小学。自恢复高考制度以来,李家店子村已有50多人升入大学。李平为村中第一位大学生,李绪泉是村里第一个研究生。 *数据来源于莱芜市人民政府网站 还有1个地名与李家店子村同名:山东青岛黄岛区铁山街道李家店子村

李家店子村地区行政机构

李家店子村景点列表

莱芜黑龙潭
莱芜黑龙潭

黑龙潭旅游区位于莱芜市西北40公里,是九龙、九天两条大峡谷的入口处,著名景点有黑龙潭、擎天崖等。黑龙潭水墨绿幽深,澄碧如玉,春秋季节,中午时分立于潭边,仰望晴空,可看到一颗明星,这就是著名的莱芜古八... [全部]

九龙大峡谷
九龙大峡谷

横跨大王庄、雪野两个乡镇 ,穿越15座山峦,下自龙尾、上至房干,全长约10公里。谷中古树参天,两边奇峰突兀,山、泉、潭、瀑、洞分布于峡谷,至今保持原始风貌。有卧龙峡、杏花村、照壁峰、黑龙潭、龙女潭、... [全部]

香山景区
香山景区

香山景区位于大王庄镇西部, 景区内山势蜿蜒曲折,大气磅礴,植被茂密,物种丰富,森林覆盖率高,空气清新,负氧离子含量高,自然资源独特,原始生态环境优良。 该区旅游形象定位为“生态文化风景区”,主要功能... [全部]

陈毅指挥所
陈毅指挥所

陈毅指挥所旧址位于莱城区铁车乡石湾子村。地处山脚下,比较隐蔽,飞机不易发现,是理想的指挥部。旧址是1917年修建的四合院建筑。占地南北长25米,宽18米。现有瓦房12间,其中北房5间,东西长18米,... [全部]

文昌岛景区
文昌岛景区

该景区位于莱城区雪野镇雪野湖中的文昌岛上,集旅游、餐饮、住宿为一体,这里阳光、沙滩、草地、柳堤、竹楼一派南国风光。 文昌岛是雪野湖中唯一的一座小岛,相传凡是来过此岛的书生,必中状元。1958年修建水... [全部]

李家店子村特产列表

风味姜丝肉
风味姜丝肉

主料:猪里脊肉配料:莱芜生姜猪肉是中国最主要的肉类食品。目前人们餐桌上重要的动物性食品之一。因为猪肉纤维较为细软,结缔组织较少,肌肉组织中含有较多的肌间脂肪,因此,经过烹调加工后肉味物别鲜美。猪肉为... [全部]

蒜仔酒香黑猪肉
蒜仔酒香黑猪肉

莱芜黑猪肉——蒜仔酒香黑猪肉原料:莱芜黑猪肉1000克,蒜子200克,二锅头酒150克调料:精盐20克,鲁味鲜酱油100克,葱姜各10克。推荐理由:作为莱芜主要特产之一,莱芜黑猪以耐粗饲、抗病强、产... [全部]

莱芜口镇方火烧
莱芜口镇方火烧

莱芜口镇方火烧、热豆腐因其方形有别于多为圆形的火烧,故曰“方火烧”。而其制作工艺也有别于油酥火烧、千层火烧、庄户火烧等。制作方火烧不用发面而是死面。和面不用加料,只是用水和的硬些即可。但制作却是很讲... [全部]

莱芜煎饼卷三鲜
莱芜煎饼卷三鲜

莱芜煎饼卷三鲜莱芜煎饼用调成糊状的玉米面或小米面等几种面摊烙而成,多由粗粮制作,也有细面制作。烙成饼后水分少较干燥,可厚可薄,方便叠层,口感筋道,食后耐饥饿。一般圆形,疏松多孔。莱芜煎饼在过去一度成... [全部]

莱芜口镇香肠
莱芜口镇香肠

莱芜口镇“香肠”是口镇的一项传统工艺,久负盛名。莱芜香肠以莱芜黑猪肉为原料,并配以丁香、莳萝子等中药材,不但味道香醇,回味悠长,而且有增强食欲之功效,还有耐槠耐用之优点,深受消费者青睐。 其中顺香斋... [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