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 首页 山东 莱芜 莱城区 方下镇 西五龙口村

西五龙口村介绍

西五龙口村距镇政府6公里。村东为龙口西村,村西为杨庄镇闫桥村,村南为汶河,村北为杨庄镇龙尾村。人口1298人,耕地1358亩,新旧泰莱公路穿其北面而过。村内有东、中、西三条大路,横贯南北,农历二、七逢集。有莱芜西大门之说。 据《张氏谱》记载:明洪武元年张、刘两姓由河北枣强县迁此,定居在五条河汇合处,取名五龙口,因重名冠以“西”字,故名西五龙口。 清康熙《莱芜县志》记载:“辛庄保•西五龙口”,该村解放前为鲁西区所辖,解放后属方下区至人民公社、办事处、镇隶属关系未变。 1950年3月成立村支部。1954年,25户村民带头成立互助组(称老社),亓振华、王启祥任组长,1955年,成立初级社,与龙口东村、龙口西村、李家店子4个村成立村联社,1957年4个村一起进入高级社阶段,1961年3月4村分开,西龙口村正式成为独立的行政村,分为8个生产队,1983年划为8个村民小组。2002年3月,撤组划为村南、村北、村东、村西、村中5个片。 西五龙口村地形复杂。村东两条大沟,村内两条大沟,村西一条大沟,分别源于杨庄镇胡宅、凤凰等地,长达4公里,从东北方向曲身摇头摆尾而来,五沟汇合此地,流入汶河。1975年至1998年,方下人民公社对境内马鞍岭进行深翻整平,实现了台田化,使其成为旱能灌,涝能排的丰产田。村庄沃野茂盛,早年以大马为特产,如今姜、蒜、葱、桑蚕等为经济主项。 西五龙口村共有张、刘、亓、王、曹、武、高、李、朱、韩10姓,张、刘、亓人口较多。村人朴实厚道,美誉繁多。传说,该村也有一人叫张三丰的,其人出身贫寒,曾以奇功为民治疑难奇病。他心地善良,农忙时节,谁找他干活,他都答应,传说同时三家田地里都有他在干活,后传为活神仙。 西五龙口村自古居交通之要地。传说,伍子胥从此路过,在此稍息后,上马起程。至今在村南200米处,有上马石遗址。此处100亩地,从古至今村人呼上马台作为地名。旧社会朝廷-浩荡从村南而过,此路为从泰安到莱芜的御大路。清末村民将村内从村东桥至村西桥300米,全部用石条铺路,西桥至西岭200米路旁植柏造景,后枝繁蓬荫,行人不见太阳,称为柏树洞。1943年秋天,在村西御大路旁,游击队与日寇发生过一次交战。我游击队员南北夹击日军,激战3个多小时,敌人所剩无几,从汶河赤脚而逃,村庄受损不大,当时村外一耕牛被打死。五龙口车站1946年建站,原为道班房,曾为全省汽车站中较繁华的站点。建国以来,尤其近年来道路建设较快,按照村庄规划,修通三纵四横村大路。以泰莱路为依托,开发路边经济。近年来,在亓荣军一班人的带领下,大力兴办、加工缝纫,五金、食品、美容服务为主的商住房60余间,形成了方下西部民营开发中心。市残联委员亓岱和坐着轮椅跑市场,先后与新加坡、美国、加拿大洽谈生意,直接或间接出口成品衣服达4万余件。20世纪80年代初,先后建起粘土矿、五金厂等村办企业,使其经济兴旺发达。 西五龙口村,一个富有历史文化底蕴的村庄。 西五龙口村人,注重文化,崇尚教育,民国十八年就有私塾l处,三间草房为教堂,有学生10人。当时,曾有清末父子三秀才之一的亓兴华任教。1983年,村庄建起建筑面积为620平方米的二层教学楼,为方下镇第一座教学楼,设有5个班级。近几年,全村考人大中专院校学生54名。村内文化气息浓厚,民间农历十月十五“盛丰节”,大戏连台,彻夜灯火通明,村人一饱眼福。1981年购买放映机,成立放映队。每隔10余天或逢节日为村民放映电影。1992年村内安装电话80部,2001年3月实现电话村,村民安装电话220部。 受其教育文化影响,西五龙口村民思想进步,先后有39人参加了革命。抗日英雄王殿英在北山战斗中,一次打死8个鬼子,其事迹动人,后流传歌曲:“战斗英雄王殿英,他为人民而牺牲……”此歌流传很广,影响深远。曹树仁在吉山战斗中杀敌勇猛,壮烈牺牲。曹树松在燕子山战斗中英勇献身。刘加同、高开风、张恒胜、吴玉西七位烈士在革命战争中献出了生命。 *数据来源于莱芜市人民政府网站

西五龙口村地区行政机构

西五龙口村景点列表

莱芜黑龙潭
莱芜黑龙潭

黑龙潭旅游区位于莱芜市西北40公里,是九龙、九天两条大峡谷的入口处,著名景点有黑龙潭、擎天崖等。黑龙潭水墨绿幽深,澄碧如玉,春秋季节,中午时分立于潭边,仰望晴空,可看到一颗明星,这就是著名的莱芜古八... [全部]

九龙大峡谷
九龙大峡谷

横跨大王庄、雪野两个乡镇 ,穿越15座山峦,下自龙尾、上至房干,全长约10公里。谷中古树参天,两边奇峰突兀,山、泉、潭、瀑、洞分布于峡谷,至今保持原始风貌。有卧龙峡、杏花村、照壁峰、黑龙潭、龙女潭、... [全部]

香山景区
香山景区

香山景区位于大王庄镇西部, 景区内山势蜿蜒曲折,大气磅礴,植被茂密,物种丰富,森林覆盖率高,空气清新,负氧离子含量高,自然资源独特,原始生态环境优良。 该区旅游形象定位为“生态文化风景区”,主要功能... [全部]

陈毅指挥所
陈毅指挥所

陈毅指挥所旧址位于莱城区铁车乡石湾子村。地处山脚下,比较隐蔽,飞机不易发现,是理想的指挥部。旧址是1917年修建的四合院建筑。占地南北长25米,宽18米。现有瓦房12间,其中北房5间,东西长18米,... [全部]

文昌岛景区
文昌岛景区

该景区位于莱城区雪野镇雪野湖中的文昌岛上,集旅游、餐饮、住宿为一体,这里阳光、沙滩、草地、柳堤、竹楼一派南国风光。 文昌岛是雪野湖中唯一的一座小岛,相传凡是来过此岛的书生,必中状元。1958年修建水... [全部]

西五龙口村特产列表

风味姜丝肉
风味姜丝肉

主料:猪里脊肉配料:莱芜生姜猪肉是中国最主要的肉类食品。目前人们餐桌上重要的动物性食品之一。因为猪肉纤维较为细软,结缔组织较少,肌肉组织中含有较多的肌间脂肪,因此,经过烹调加工后肉味物别鲜美。猪肉为... [全部]

蒜仔酒香黑猪肉
蒜仔酒香黑猪肉

莱芜黑猪肉——蒜仔酒香黑猪肉原料:莱芜黑猪肉1000克,蒜子200克,二锅头酒150克调料:精盐20克,鲁味鲜酱油100克,葱姜各10克。推荐理由:作为莱芜主要特产之一,莱芜黑猪以耐粗饲、抗病强、产... [全部]

莱芜口镇方火烧
莱芜口镇方火烧

莱芜口镇方火烧、热豆腐因其方形有别于多为圆形的火烧,故曰“方火烧”。而其制作工艺也有别于油酥火烧、千层火烧、庄户火烧等。制作方火烧不用发面而是死面。和面不用加料,只是用水和的硬些即可。但制作却是很讲... [全部]

莱芜煎饼卷三鲜
莱芜煎饼卷三鲜

莱芜煎饼卷三鲜莱芜煎饼用调成糊状的玉米面或小米面等几种面摊烙而成,多由粗粮制作,也有细面制作。烙成饼后水分少较干燥,可厚可薄,方便叠层,口感筋道,食后耐饥饿。一般圆形,疏松多孔。莱芜煎饼在过去一度成... [全部]

莱芜口镇香肠
莱芜口镇香肠

莱芜口镇“香肠”是口镇的一项传统工艺,久负盛名。莱芜香肠以莱芜黑猪肉为原料,并配以丁香、莳萝子等中药材,不但味道香醇,回味悠长,而且有增强食欲之功效,还有耐槠耐用之优点,深受消费者青睐。 其中顺香斋... [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