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 首页 山东 莱芜 莱城区 方下镇 耿公清村

耿公清村介绍

耿公清村位于莱城西北6公里,方下镇政府驻地东北2公里处,嘶马河西岸。地处平原,东有东岭,与古石沟、蔺家庄交界。北靠孟公清村,南邻张公清村,西临方下河。576户人,1842口人,耕地1141.2亩。 据有关祖谱记载,明洪武年间,耿姓和赵姓由河北枣强县先后迁此。刘姓早居,原名刘家峪,始建村无考。另有张姓从邻村迁来。因村东岭有古代矿坑,故称耿家矿坑,后改称耿公清。 清康熙《莱芜县志》记载:“封邱保•耿家矿坑”。解放前隶属鲁西区,1947年属方下区,1958年隶属方下人民公社,1984年隶属方下镇至今。 耿公清村民,自明洪武年间聚居此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民风淳朴,耕读继世。村中现有耿、赵、刘、张、毛等姓,耿姓居多。 村东原有两小村——北赵庄、南赵庄,因开铁矿迁入大村。村民不分宗族,贫富,多寡,世代和睦相处。 在长期的革命与建设事业中,耿公清村民一直是奋勇向前。解放前组织游击小组,打击日本鬼子。在解放战争中,大力支援前线。耿德水14岁参军,到陕甘宁边区参加革命;耿效荣、耿元兴等参加过莱芜战役;耿傲云、耿梅亭等参加志愿军赴朝作战;赵木范等参加过淮海战役支前工作,被授予“支前模范”称号。有6位烈士为国捐躯。 新中国成立后,本村打开了历史新篇章。1950年以耿法兴为首成立了第一个互助组,随后,相继成立了6个互助组。1954年6月,耿香亭、耿来文为负责人成立了初级社,社长耿聚业。人民公社化后,全村分为6个生产队,后改为12个(核算单位)生产队,实行“地四劳六”分配,后改为“人七劳三”。20世纪60年代初,生产大队团结带领全体社员兴修水利,防旱治涝,大搞副业生产,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大大提高。1981年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村民积极性提高了,耕地的产量越来越高,解决了温饱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村民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近几年正向小康生活迈进。 1971年,耿公清村“学大寨”,村民对南岭进行综合治理、改造。全体村民大会战,把七沟八梁的南岭治理成层层梯田,治理耕地370多亩。在赵庄铁矿的援助下,修建提水站1座,把矿中排入江沟的水提到南岭上,一度使岭地变成了水浇田。1977年1月,对西洼800亩地进行改造,划为20亩一片,一个生产队4片,全村分为48片。修整两条笔直的生产路。1972年,修建了二级提水站,全村土地只用几天就可以浇灌一遍,变成了旱涝保收的丰产田。 耿公清村历来重视教育,崇尚文明。1938年就建有私塾学校。解放后,村中建立初级小学,后逐渐发展为完小和附中班。上世纪90年代学校合并到张公清,村里投资十几万元改建成为幼儿园。该村先后有十余名学生考入大学,有的已参加工作。农民画家耿国庆自学成才,其作品曾多次获奖。 耿公清村民自古勤劳耕作,然亦不乏经商之精明者,心灵手巧艺人更是不少,像铁匠、开油坊的、搞运输的等。近几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百业兴旺,本村相继办起了养貂厂、家具厂、装饰公司、香油坊、建筑队、石料厂、选矿厂。无论大厂小厂,利润均都丰厚。最大的厂是选矿厂,收矿石选精粉,为耿公清创造了可观的经济利益,村民至今不用上交提留,由村委统一支付,并给村民统一缴纳“三提五统”。 村东原有一岭,叫大黔岭,地表和地下有大量铁矿石。据有关资料记载,此地在唐代就有开采,以露天开采为主,也打了一些斜洞,整个岭上是黑红色矿石和矿粉,并有一个人工挖掘的大矿坑,叫大黔窝子。邻村都以古矿坑名村,叫“×矿坑”(矿,音公)。1958年,几十部钻机在大黔岭周围勘探,并开始建矿,几百名开矿大军进驻赵庄露天开采,名为“赵庄铁矿”。该露天矿方园1华里、深100米,从地下几十米处挖出过唐代的壶、碗、镐头等文物。露天矿开采完后,在矿南打一竖井,开采更深的矿石,因地下水太大,停产。前后共开采了15年。现在,马庄铁矿在旧址修建了新型建材厂。 莱芜铁矿谷家台矿区采矿抽水,致使村东大面积塌陷,矿上补助塌陷户,搬迁到矿南建一新村,现已有100多户,赵庄铁矿的开采,给耿公清带来了机遇。先是先进文化,电影戏曲,后来的电视等,开阔了村民的眼界。以铁矿为依托,村民到矿上干临时工、卖石料、砸石子、拣铁石、挖矿粉、搞烧结(铁粉烧成铁球团)等。还带动了运输业,本村拥有拖拉机50多台,汽车十几部,大部分人很快富了起来,集体经济得到壮大。现在,村民住进了砖瓦房、新楼房,率先成了电话村,闭路电视进入家家户户。村民的生活一天比一天好。 耿公清村村民将进一步解放思想,审时度势,优化环境,创造条件,培养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建设现代化新型农村。 *数据来源于莱芜市人民政府网站

耿公清村地区行政机构

耿公清村景点列表

莱芜黑龙潭
莱芜黑龙潭

黑龙潭旅游区位于莱芜市西北40公里,是九龙、九天两条大峡谷的入口处,著名景点有黑龙潭、擎天崖等。黑龙潭水墨绿幽深,澄碧如玉,春秋季节,中午时分立于潭边,仰望晴空,可看到一颗明星,这就是著名的莱芜古八... [全部]

九龙大峡谷
九龙大峡谷

横跨大王庄、雪野两个乡镇 ,穿越15座山峦,下自龙尾、上至房干,全长约10公里。谷中古树参天,两边奇峰突兀,山、泉、潭、瀑、洞分布于峡谷,至今保持原始风貌。有卧龙峡、杏花村、照壁峰、黑龙潭、龙女潭、... [全部]

香山景区
香山景区

香山景区位于大王庄镇西部, 景区内山势蜿蜒曲折,大气磅礴,植被茂密,物种丰富,森林覆盖率高,空气清新,负氧离子含量高,自然资源独特,原始生态环境优良。 该区旅游形象定位为“生态文化风景区”,主要功能... [全部]

陈毅指挥所
陈毅指挥所

陈毅指挥所旧址位于莱城区铁车乡石湾子村。地处山脚下,比较隐蔽,飞机不易发现,是理想的指挥部。旧址是1917年修建的四合院建筑。占地南北长25米,宽18米。现有瓦房12间,其中北房5间,东西长18米,... [全部]

文昌岛景区
文昌岛景区

该景区位于莱城区雪野镇雪野湖中的文昌岛上,集旅游、餐饮、住宿为一体,这里阳光、沙滩、草地、柳堤、竹楼一派南国风光。 文昌岛是雪野湖中唯一的一座小岛,相传凡是来过此岛的书生,必中状元。1958年修建水... [全部]

耿公清村特产列表

风味姜丝肉
风味姜丝肉

主料:猪里脊肉配料:莱芜生姜猪肉是中国最主要的肉类食品。目前人们餐桌上重要的动物性食品之一。因为猪肉纤维较为细软,结缔组织较少,肌肉组织中含有较多的肌间脂肪,因此,经过烹调加工后肉味物别鲜美。猪肉为... [全部]

蒜仔酒香黑猪肉
蒜仔酒香黑猪肉

莱芜黑猪肉——蒜仔酒香黑猪肉原料:莱芜黑猪肉1000克,蒜子200克,二锅头酒150克调料:精盐20克,鲁味鲜酱油100克,葱姜各10克。推荐理由:作为莱芜主要特产之一,莱芜黑猪以耐粗饲、抗病强、产... [全部]

莱芜口镇方火烧
莱芜口镇方火烧

莱芜口镇方火烧、热豆腐因其方形有别于多为圆形的火烧,故曰“方火烧”。而其制作工艺也有别于油酥火烧、千层火烧、庄户火烧等。制作方火烧不用发面而是死面。和面不用加料,只是用水和的硬些即可。但制作却是很讲... [全部]

莱芜煎饼卷三鲜
莱芜煎饼卷三鲜

莱芜煎饼卷三鲜莱芜煎饼用调成糊状的玉米面或小米面等几种面摊烙而成,多由粗粮制作,也有细面制作。烙成饼后水分少较干燥,可厚可薄,方便叠层,口感筋道,食后耐饥饿。一般圆形,疏松多孔。莱芜煎饼在过去一度成... [全部]

莱芜口镇香肠
莱芜口镇香肠

莱芜口镇“香肠”是口镇的一项传统工艺,久负盛名。莱芜香肠以莱芜黑猪肉为原料,并配以丁香、莳萝子等中药材,不但味道香醇,回味悠长,而且有增强食欲之功效,还有耐槠耐用之优点,深受消费者青睐。 其中顺香斋... [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