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 首页 山东 莱芜 莱城区 方下镇 李家义村

李家义村介绍

李家义村位于莱城区西北10公里,镇政府驻地西北2公里处。村南是鹿家堂村和蔺家楼火车站,村北与徐封丘村接壤,村东为王家义村。耕地678亩,194户,638口人。 据《李氏谱》和村碑记载:明洪武二十二年(公元1389年)李姓由河北枣强县迁此建村,村东有“义和沟”,冠以姓氏曾名李家义和沟,建国后简称李家义。李、邹、张、孙、刘、沙六大姓居此。诸姓在此繁衍生息,村民不分宗族、贫穷、多寡,世代和睦相处。耕读传世、文明经商。民风淳朴,勤劳勇敢,正义和顺度日,是有名的义和庄。 1947年就有互助组12户,1954年成立初级社,由李加浩任社长;麦后,东初级社成立,由邹法明任社长;1955年成立高级社,由李加浩和吴希昌(王家义)任社长。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隶属方下人民公社李义管区。1961年与王家义、鹿家堂、梁家庄、王家庄(王家岭)5个自然村合为一个联合大队。1963年又分为每村一个大队。 为防乱世遭劫,保家护民,在兴盛时期,由前、后银行合筑圩子墙。墙东西长800多米,南北600多米,为不规则长方形建筑。墙体高约六米,墙基宽约五米,顶宽约1.5米。圩子有东、西、南、北四门。年久失修后来部分倒塌,木门板用来制作课桌凳办教育。1958年为“四通八达”,坯块肥田,大都推倒,现存东门、北门遗址。南门里的关老爷庙是有名的古建筑,坐西朝东3间,五脊六兽,四梁八柱黑砖小瓦,解放后曾在里面办过识字班,是村民的娱乐场所,后来失修,于1966年10月“破四旧”时拆除,改建主席像台,1976年又改建成门市部。由于村庄规划,道路加宽,又将门市部拆除,遗迹无存。 李家义村人,勤劳勇敢,进步正义。为保家卫国,为国捐躯献身的革命烈士就有9名。他们大都是1938年参加革命,当时大都20来岁,精明能干,牺牲时年纪最小的是李加士,只有19岁。参加吉山战斗的本村就有6人,牺牲了4人(李加士19岁;邹法德23岁;李学忠22岁;李凡亭24岁),李彩亭(李华芳)和李德田(李华贤)更是勇敢。当时他俩朝火力最猛的方向冲,结果在敌人兵力最薄弱的地方,英勇奋杀,突围脱身,幸存转移。参加革命最早的是李清亭(1937年任方下区动委主任),后来南下上海。1960年退休还乡,1962年任村支书,兴建家园,发挥余热。李鲁瞻,字官亭,1938年任0某县委书记,在他的影响下,该村有多名党员都是干部、骨干。当时李家义村素有“小县委”之美称。但在战乱年代,李鲁瞻立场不坚定,投靠-沈鸿烈部,同年10月被山东纵队保卫部逮捕枪决。方下史志记载的还有李雪锋(李瑞亭)、李藩亭(凡亭)的详细传记。 1968年秋后,全村村民,车推人抬,在杨家洼截“九龙沟”筑水坝。水坝贮水600m3,可浇灌全村三分之一土地。1970年秋后,开始“农业学大寨”全民动员整修东岭大寨田,将“火石岭”、“姜容地”、“老茅沟”整成旱涝保丰收的高标准大寨田。1975年整改西岭,把“九龙沟”取直、平坟以补耕地不足,增加耕地20亩。1974年秋后架电,全村用上了电灯,有了电磨。1978年开始包产到户,产量大增。1982年全村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整修8米宽的生产路南北路两条长达4公里,东西路长达2.5公里,同时植防护林带、砌边沟。修筑桥梁两座,1999年整改东沟(义和沟李义段),增加耕地18亩多。2000年成为电话村,户户通电话。2002年春,筹集资金60万元,在原大坝以南修筑贮水坝长200米,宽50米,深10米,在原沟底下挖2.8米,贮水8万立方米。秋后修筑提水站,下管道,送往西北岭,可浇灌500多亩地。殷实的家底使李家义人在接受现代文明上占尽先机,有的村民风趣地说:“现在生活过得多充实,一个月过年,两个月种田,九个月挣钱(搞副业)”。 李家义村民,自古勤劳耕作,耕作之余,心灵手巧之手艺人不少,古代的“茧坊”、“粉坊”,酱园(原醋店)有世代相传技术。现在的木工组、铁业社、馍馍坊、火烧铺、煎饼铺等饮食服务业,还有两个建筑队搞得红红火火。人均收入已由生产队时的98元增长至2001年的3300多元,李义村齐心奔小康,村民生活日希殷实. 李家义人一贯崇尚文明,重视教育。民国四年办国民小学。蒋伦新、李加柱、李贤亭、李加士主办学堂,初招学生一个班约有20多人。开设修身,国文、算术、练字等课,1938年日军侵华-停办。解放后的李家义教育教学成绩也总在全镇前茅。1945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历史系的李荃亭是村里最早的本科大学生,还乡后曾担任方下史志编辑工作,是莱芜市第十届人大代表。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至2001年村中考出大学专科以上学生50多名,他们分布在全国各地各行各业。 *数据来源于莱芜市人民政府网站

李家义村地区行政机构

李家义村景点列表

莱芜黑龙潭
莱芜黑龙潭

黑龙潭旅游区位于莱芜市西北40公里,是九龙、九天两条大峡谷的入口处,著名景点有黑龙潭、擎天崖等。黑龙潭水墨绿幽深,澄碧如玉,春秋季节,中午时分立于潭边,仰望晴空,可看到一颗明星,这就是著名的莱芜古八... [全部]

九龙大峡谷
九龙大峡谷

横跨大王庄、雪野两个乡镇 ,穿越15座山峦,下自龙尾、上至房干,全长约10公里。谷中古树参天,两边奇峰突兀,山、泉、潭、瀑、洞分布于峡谷,至今保持原始风貌。有卧龙峡、杏花村、照壁峰、黑龙潭、龙女潭、... [全部]

香山景区
香山景区

香山景区位于大王庄镇西部, 景区内山势蜿蜒曲折,大气磅礴,植被茂密,物种丰富,森林覆盖率高,空气清新,负氧离子含量高,自然资源独特,原始生态环境优良。 该区旅游形象定位为“生态文化风景区”,主要功能... [全部]

陈毅指挥所
陈毅指挥所

陈毅指挥所旧址位于莱城区铁车乡石湾子村。地处山脚下,比较隐蔽,飞机不易发现,是理想的指挥部。旧址是1917年修建的四合院建筑。占地南北长25米,宽18米。现有瓦房12间,其中北房5间,东西长18米,... [全部]

文昌岛景区
文昌岛景区

该景区位于莱城区雪野镇雪野湖中的文昌岛上,集旅游、餐饮、住宿为一体,这里阳光、沙滩、草地、柳堤、竹楼一派南国风光。 文昌岛是雪野湖中唯一的一座小岛,相传凡是来过此岛的书生,必中状元。1958年修建水... [全部]

李家义村特产列表

风味姜丝肉
风味姜丝肉

主料:猪里脊肉配料:莱芜生姜猪肉是中国最主要的肉类食品。目前人们餐桌上重要的动物性食品之一。因为猪肉纤维较为细软,结缔组织较少,肌肉组织中含有较多的肌间脂肪,因此,经过烹调加工后肉味物别鲜美。猪肉为... [全部]

蒜仔酒香黑猪肉
蒜仔酒香黑猪肉

莱芜黑猪肉——蒜仔酒香黑猪肉原料:莱芜黑猪肉1000克,蒜子200克,二锅头酒150克调料:精盐20克,鲁味鲜酱油100克,葱姜各10克。推荐理由:作为莱芜主要特产之一,莱芜黑猪以耐粗饲、抗病强、产... [全部]

莱芜口镇方火烧
莱芜口镇方火烧

莱芜口镇方火烧、热豆腐因其方形有别于多为圆形的火烧,故曰“方火烧”。而其制作工艺也有别于油酥火烧、千层火烧、庄户火烧等。制作方火烧不用发面而是死面。和面不用加料,只是用水和的硬些即可。但制作却是很讲... [全部]

莱芜煎饼卷三鲜
莱芜煎饼卷三鲜

莱芜煎饼卷三鲜莱芜煎饼用调成糊状的玉米面或小米面等几种面摊烙而成,多由粗粮制作,也有细面制作。烙成饼后水分少较干燥,可厚可薄,方便叠层,口感筋道,食后耐饥饿。一般圆形,疏松多孔。莱芜煎饼在过去一度成... [全部]

莱芜口镇香肠
莱芜口镇香肠

莱芜口镇“香肠”是口镇的一项传统工艺,久负盛名。莱芜香肠以莱芜黑猪肉为原料,并配以丁香、莳萝子等中药材,不但味道香醇,回味悠长,而且有增强食欲之功效,还有耐槠耐用之优点,深受消费者青睐。 其中顺香斋... [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