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 首页 山东 莱芜 莱城区 羊里镇 闫王石村

闫王石村介绍

闫王石村位于莱城西北20公里、镇政府驻地3公里处。姚口路穿村而过,西临09公路,北依溃龙河。686口人,耕地506亩。 据官井石碑记载,今闫王石系闫王石、侯王石两村合成。 村碑载,明朝洪武三年,闫姓由-县迁居建村,因村旁有石王庙,故冠以姓氏定名为闫王石。系十八王石之一。后迁入林姓、侯姓,创建侯王石。侯姓在清雍正年间迁居院上村。建国前,新四军、八路军派工征粮用的派单、据票亦称闫侯王石。其两村先民迁居时,人丁无几,共用一片青石碾。土改以后称闫王石至今。 闫王石村现有闫、陈、刘、林、郑、孙、张7姓。以闫姓、陈姓居多,刘、林次之。各姓氏间,自古不分多寡,世代和睦相处,邻里友善,风正气淳,耕读传世。 《续修莱芜县志》载:民国初期,闫王石隶属莱芜县王石保;1941年至1945年,莱芜划为三县,闫王石归莱北县八区三保;1946年9月归仪封区王石乡;1951年至1956年,属于羊里区汇河乡;1958年属羊里人民公社;1960年4月归寨里公社;1964年重归羊里公社;1984年属羊里办事处;1985年11月隶属羊里镇至今。 闫王石村庄小,耕地少,人口最多时也未逾800口。 据村中林氏家谱所载,林氏九世孙林世杰,于清同治年间,在袭封衍圣公府随朝伴官职,达二十年,至清光绪十年,卸职还乡。 刘氏家族自清光绪年间发迹后,到民国初年,已成富户。为防乱世遭劫,保家护民,刘氏族人刘金玉、刘振山发起,并与林茂增等人主持修筑围墙,围墙人称刘家围子。民国十六年破土动工,四邻八乡前来帮忙。围墙绕刘氏家院而建,东西长70余米,南北长近70米,呈不规则长方形建筑。墙体高约6米,墙基宽约2米多,顶宽约1.5米。墙基以方石砌成,墙体以土坯垒筑,每一层面上的土坯垒砌,采用两纵一横,即“二顶一”的布局。墙壁内外以石灰泥平。墙体之上,用土坯垒成的女墙高约两米,宽半米。留有垛口及火炮眼数处。整个围墙设门五座,东门三个,南、北各一个。四角各设眺望楼,亦即四个哨所。围墙内,辅以过街墙一道,四通八达。围墙竣工后,已改初衷,除刘氏享用外,乡邻乡亲遭乱可来避难。战争期间,莱芜县政府、公安、武装等机构曾在此围内办公数月。战乱时,屡次遇劫,次次幸免,均得益于刘家围子。民国二十三年土匪头子刘黑七带领匪兵千余,自西而东扑向闫王石,匪氛大炽,全村老幼及周边乡亲纷纷来避,人数众多,连炕洞、瓮道也尽数挤满。约两个时辰,匪兵悻悻而退。难民悉出,免遭虏掠,皆为庆幸。此建筑在1958年-时部分坍塌,“文革”期间大部分毁弃。后村庄改造,原貌已荡然无存,今尚存北门遗址。 闫王石村自古以来,各姓氏间亲如同族,和睦共处,扬善举,抑恶行。嘉庆六年初,由闫姓族人闫圣传提议,众赞同,闫陈两姓17户人家捐铜钱13960文,历时半年凿井,并以石挤之。正如义井碑文所云:“虑土井易于损坏”,“挤石井以图久远”。“石头挤成千家用,不竭滔滔万古传”。此井及井碑尚存。 闫王石村,自古土地较少,自明朝初,先民便以耕织为主,辅以小店铺、小商贩维持生存。单就织布而言,盛传十几代人。百十户人家的小村,织布卖布者十有八九。织布机达80余张,并开始使用铁制织机。织布窑星罗棋布,家家掌灯纺线,户户入窑织布,并且销量大,销路广,曾销至东南沿海一带。王石细布更声名远扬。这有名的细布,不仅比传统粗布织得好,且已发展到斜纹。 闫王石具有光荣的爱国传统。特别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家家支前,捐粮、捐柴,积极踊跃参军。当时320人的村庄,支前达千余人次,参军人数逾20人。已载入史册的先烈闫灿阁、刘振福在战争中为国捐躯,可歌可泣。闫灿阁1946年参军,1948年开封战役殉国,时年27岁。当时战斗异常激烈,敌据点久攻不下,我军伤亡惨重。在危急关头,闫灿阁等十几名战士自告奋勇,组织突击排。闫灿阁任排长,与敌展开殊死搏斗,不幸中弹,壮烈牺牲。刘振福在1940年入伍,在部队中负责侦察工作,时常深入敌人心脏,数次为我军获取重要情报。1941年在去何官庄据点侦察中,不幸身份暴露,被敌人活埋,时年42岁。1946年秋,攻打盘据在玄王石的-刘伯戈部及还乡团流寇时,全村男丁已开赴其它战场,支前任务落到了妇女身上。战斗一打响,匪兵丧心病狂地向我军阵地发起猛攻。房屋、谷垛、柴草数处被燃,一片火海。当战斗打到白炽化状态,敌我双方均受重创。我军最高指挥官,据说是个连长,身受重伤,生命垂危,急需转到后方医院抢救。陈李氏、陈张氏、陈王氏、郑聂氏四位大娘冒着生命危险,从战场上抬下伤员,转到后方抢救。此壮举,当时新闻报道“王石四大娘抬担架”,予以褒奖。解放初期,曾有记者和电影拍摄人员几次来访。 闫王石人自古就重视教育,崇尚文明。清朝时,陈颜鲁、林世杰、林奠清是在乡间颇有名气的文人。民国时期,林茂增善算,刘振锡善书。建国前有私塾两处,战乱期间学校解散,学子求学外村。1956年,闫王石小学建立。自1977年恢复高考至2001年,全村考入大中专院校学生达37人。刘德华是该村第一个本科生。刘菊、林超、闫颖、-四人已是硕士研究生。 解放后,闫王石村发展较快。1958年村里就有了用煤炭作燃料的内燃机,用于农业排灌。1968年又购置柴油机一台。进入70年代,村里又买了部五十马力拖拉机,如此大功率的机械全镇当时只有两部。1972年,全村用上了电。1976年起,在改造好的60亩河滩上植桑,发展养蚕业。所产蚕茧成色好、质量高,产量大。在当时的泰安地区组织的会议上,作过典型经验介绍,发挥了示范带头作用。期间开办起红炉、翻砂、铣床、车床、磨面、榨油、砖机等副业。研制并生产出“5406”及磷细菌肥。 民营企业在闫王石发展态势正旺,现有常胜面条加工厂和l处餐巾纸生产厂,还有3处生猪屠宰场和3家面食加工房。 抓生产的同时,注重抓村庄道路建设。1995年筑成一条宽8米,长252米的混凝土路(村内东西大街)。翌年,又铺设一条长560米,宽6米的柏油路。道路通、百业兴,一时间许多村民购买了三轮车、农用车、汽车,营运能力骤增,购销队伍迅速扩大,全村1/5以上的户从事购销。 不辱先人的闫王石村民,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与时俱进,将谱写出更加绚丽的篇章。 *数据来源于莱芜市人民政府网站

闫王石村地区行政机构

闫王石村景点列表

莱芜黑龙潭
莱芜黑龙潭

黑龙潭旅游区位于莱芜市西北40公里,是九龙、九天两条大峡谷的入口处,著名景点有黑龙潭、擎天崖等。黑龙潭水墨绿幽深,澄碧如玉,春秋季节,中午时分立于潭边,仰望晴空,可看到一颗明星,这就是著名的莱芜古八... [全部]

九龙大峡谷
九龙大峡谷

横跨大王庄、雪野两个乡镇 ,穿越15座山峦,下自龙尾、上至房干,全长约10公里。谷中古树参天,两边奇峰突兀,山、泉、潭、瀑、洞分布于峡谷,至今保持原始风貌。有卧龙峡、杏花村、照壁峰、黑龙潭、龙女潭、... [全部]

香山景区
香山景区

香山景区位于大王庄镇西部, 景区内山势蜿蜒曲折,大气磅礴,植被茂密,物种丰富,森林覆盖率高,空气清新,负氧离子含量高,自然资源独特,原始生态环境优良。 该区旅游形象定位为“生态文化风景区”,主要功能... [全部]

陈毅指挥所
陈毅指挥所

陈毅指挥所旧址位于莱城区铁车乡石湾子村。地处山脚下,比较隐蔽,飞机不易发现,是理想的指挥部。旧址是1917年修建的四合院建筑。占地南北长25米,宽18米。现有瓦房12间,其中北房5间,东西长18米,... [全部]

文昌岛景区
文昌岛景区

该景区位于莱城区雪野镇雪野湖中的文昌岛上,集旅游、餐饮、住宿为一体,这里阳光、沙滩、草地、柳堤、竹楼一派南国风光。 文昌岛是雪野湖中唯一的一座小岛,相传凡是来过此岛的书生,必中状元。1958年修建水... [全部]

闫王石村特产列表

风味姜丝肉
风味姜丝肉

主料:猪里脊肉配料:莱芜生姜猪肉是中国最主要的肉类食品。目前人们餐桌上重要的动物性食品之一。因为猪肉纤维较为细软,结缔组织较少,肌肉组织中含有较多的肌间脂肪,因此,经过烹调加工后肉味物别鲜美。猪肉为... [全部]

蒜仔酒香黑猪肉
蒜仔酒香黑猪肉

莱芜黑猪肉——蒜仔酒香黑猪肉原料:莱芜黑猪肉1000克,蒜子200克,二锅头酒150克调料:精盐20克,鲁味鲜酱油100克,葱姜各10克。推荐理由:作为莱芜主要特产之一,莱芜黑猪以耐粗饲、抗病强、产... [全部]

莱芜口镇方火烧
莱芜口镇方火烧

莱芜口镇方火烧、热豆腐因其方形有别于多为圆形的火烧,故曰“方火烧”。而其制作工艺也有别于油酥火烧、千层火烧、庄户火烧等。制作方火烧不用发面而是死面。和面不用加料,只是用水和的硬些即可。但制作却是很讲... [全部]

莱芜煎饼卷三鲜
莱芜煎饼卷三鲜

莱芜煎饼卷三鲜莱芜煎饼用调成糊状的玉米面或小米面等几种面摊烙而成,多由粗粮制作,也有细面制作。烙成饼后水分少较干燥,可厚可薄,方便叠层,口感筋道,食后耐饥饿。一般圆形,疏松多孔。莱芜煎饼在过去一度成... [全部]

莱芜口镇香肠
莱芜口镇香肠

莱芜口镇“香肠”是口镇的一项传统工艺,久负盛名。莱芜香肠以莱芜黑猪肉为原料,并配以丁香、莳萝子等中药材,不但味道香醇,回味悠长,而且有增强食欲之功效,还有耐槠耐用之优点,深受消费者青睐。 其中顺香斋... [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