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陈家峪村介绍
西陈家峪村位于莱城东南6公里,南临汶河,北邻博莱高速公路,东邻八里岭,西与官厂村相接,地处丘陵,耕地454亩,142户,480人。 清康熙《莱芜县志》记载:“汶阳保•西陈家峪”。相传元代陈姓建村,址在山峪中,曾名陈家峪,因重名,冠以“西”字,故名西陈家峪。原有许、杨、何、卓、王、耿(耿氏已无)六姓,许为大姓,占全村人口的70%。 据《莱芜市志》载,民国初年,西陈家峪称“汶阳保•西陈家峪村”,1939年至1941年西陈家峪隶属博莱县矿山区,1948年属莱芜县矿山区,1951年属汶阳乡,1958年属矿山人民公社(后改为城区办事处),1992年莱芜建立地级市,西陈家峪村属莱城区城市街道办事处,现为莱城区凤城街道办事处。 西陈家峪村民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创建了光辉的业绩。1939年日冠占领莱城,西陈家峪村常遭到阎团(驻地南冶)、方面军(驻地辛庄)和刘伯戈(驻港里)的烧杀掳掠。许多热血青年踊跃参军,南征北战,做出了较大贡献。他们是西陈家峪村的光荣和骄傲。 1949年新中国建立以来,西陈家峪村民团结互助,村民生活有所改善。1970年以后,深翻整平土地,大搞水利建设十几个春秋,原来沟壑纵横、坑坑洼洼的不毛之地,变成了方方正正的层层梯田。先后建成了扬水站3座,打深井15眼,全村所有耕地变成旱涝保收的水浇田,粮食产量逐年稳步提高,对国家的贡献也越来越大,被誉为“东南小粮仓”,党支部书记卓立深也被莱芜县委授予县七大标兵之一。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西陈家峪村大搞林果产业,被誉为“汶水河畔林果村”。河两旁成材树郁郁葱葱,北岭西坡各种果树棵棵茁壮,整个村庄掩映在一片绿荫之中,春天鸟语花香,夏日枝繁叶茂,秋天果实累累。 近年来,西陈家峪村党支部、村委会围绕发展高产高效农业,在种植结构上大做文章,搞起了适合本村特点的经济发展新路子。围绕“肥沃平地是粮田,丘岭薄地建果园,汶水以北丰产林,西岭一片经济田”这一思想,干部群众发扬愚公精神向大自然宣战,做到了一年开发一片,年年不停步,硬是把荒山野岭变成了聚宝盆,人均收入上千元,涌现了几十个果林承包大户。承包户何修军年收入不下十几万元,其他承包户也都在5万元以上。 在发展集体经济的同时,村里大力发展私营企业,在果品厂和食品厂的带动下,全村发展新上果品加工厂2个,食品加工厂3个,洪炉2座。西陈家峪村正在飞速发展! 本村自1984年至1989年,在两委班子的带动下,全村实行村庄规划,共规划了宽10米的3条东西路、6条南北街、宽8米长10米的中心街,使村容村貌大为改观。1993年为省市提供现场会,并获奖励。
西陈家峪村地区行政机构
西陈家峪村景点列表
-
-
莱芜黑龙潭
黑龙潭旅游区位于莱芜市西北40公里,是九龙、九天两条大峡谷的入口处,著名景点有黑龙潭、擎天崖等。黑龙潭水墨绿幽深,澄碧如玉,春秋季节,中午时分立于潭边,仰望晴空,可看到一颗明星,这就是著名的莱芜古八... [全部]
-
-
九龙大峡谷
横跨大王庄、雪野两个乡镇 ,穿越15座山峦,下自龙尾、上至房干,全长约10公里。谷中古树参天,两边奇峰突兀,山、泉、潭、瀑、洞分布于峡谷,至今保持原始风貌。有卧龙峡、杏花村、照壁峰、黑龙潭、龙女潭、... [全部]
-
-
香山景区
香山景区位于大王庄镇西部, 景区内山势蜿蜒曲折,大气磅礴,植被茂密,物种丰富,森林覆盖率高,空气清新,负氧离子含量高,自然资源独特,原始生态环境优良。 该区旅游形象定位为“生态文化风景区”,主要功能... [全部]
西陈家峪村特产列表
-
-
风味姜丝肉
主料:猪里脊肉配料:莱芜生姜猪肉是中国最主要的肉类食品。目前人们餐桌上重要的动物性食品之一。因为猪肉纤维较为细软,结缔组织较少,肌肉组织中含有较多的肌间脂肪,因此,经过烹调加工后肉味物别鲜美。猪肉为... [全部]
-
-
蒜仔酒香黑猪肉
莱芜黑猪肉——蒜仔酒香黑猪肉原料:莱芜黑猪肉1000克,蒜子200克,二锅头酒150克调料:精盐20克,鲁味鲜酱油100克,葱姜各10克。推荐理由:作为莱芜主要特产之一,莱芜黑猪以耐粗饲、抗病强、产... [全部]
-
-
莱芜口镇方火烧
莱芜口镇方火烧、热豆腐因其方形有别于多为圆形的火烧,故曰“方火烧”。而其制作工艺也有别于油酥火烧、千层火烧、庄户火烧等。制作方火烧不用发面而是死面。和面不用加料,只是用水和的硬些即可。但制作却是很讲... [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