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 首页 安徽 阜阳市 颍东区 插花镇 曾桥村

曾桥村介绍

曾桥行政村座落在插花镇的西北部,2006年由原来的曾桥村、姚塘村、汪寨村合并而成,一个党总支,下设三个党支部,有党员156名,有73个村民组全村1842户,人口6883人,土地9374.48亩,村部设在原来的曾桥村村部,地处插周路边,交通便利、人杰地灵。 曾桥村地理环境也非常优越,占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青阜铁路横贯曾桥村东西全长3.5公里,阜六高速公路纵横曾桥南北,插周路经曾桥把插花与周棚这两个大镇连接起来。为插花与周棚两个大集镇市场繁荣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在这块平凡而又美丽的土地上,却有那平凡而吸引人的可爱,走进曾桥,随处可见的绿化带,凡可植树的地方,很难让你找到空白处,抬眼望去,到处都有高大挺直的白杨树,它们生长在路边、沟塘边,就连低洼的浅滩也是绿阴不减,生机勃勃。 这里的土地是肥沃的,人们辛勤。一年四季,走进这片平凡的土地,你可以看到这里的庄稼长势喜人,据说,在插花镇向国家提供商品粮的数字中,曾桥村的数字占到首位,生长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吃苦耐劳,能够充分利用好自己智慧和能力,建设着这平凡而又美丽的大地,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他们走出这片土地,到祖国的四面八方,一边支援着祖国建设,一边去学习外地经验,用自己双的双手和智慧,从外地换来了大量的财富,给家乡的建设经济充了电,给家乡的面貌带来了巨大的变化,有的在外地办起了企业。特别是大批的务工人员他们凭着吃苦耐劳、勤俭节约的精神,在简短的时间内,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为曾桥新村规划提供了物质基础,使曾桥的新农村建设初兴规模。 外出务工的人们,他们从外地学得经验,获得信息回到家乡,根据家乡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家乡资源,发展养殖事业,像刘克信、姚卫不等人充分利用粮食资源发展养猪,每年为市场上提供上千头生猪。刘胜金、刘克生等人从山东购买改良肉牛发展养牛;张付胜发展养鸡;姚刚在茨河大坝上饲养土鸡近万只……这一个个典型为曾桥这片美丽的土地上留下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以上这些养殖户他们是念家乡粮食经,而王小庄的干群们则不然,却在那平凡的地上构建其科学种田的基础,大念土地经,他们盯住农村城市人们生活的需要,建起了一个个塑料大棚,大种反季节蔬菜,即使在冰天雪地的时候,人们可以吃到新鲜的辣椒、黄瓜、西红柿……,让你感觉到,在曾桥这片土地上,没有冬天的寒冷,没有季节的过时,这些反季节蔬菜种植繁荣了方圆几个集市“菜蓝子”而且还打入了阜阳市场,成为曾桥村一个龙头企业。 曾桥村的水利资源比较丰实,之所以能为国家提供大量的优质商品粮,是因为它有一个旱涝保收的水系网,真正可以是旱能灌,洪能排,曾桥村北靠茨淮新河,南部有汪家沟、邢家沟、桑家沟,他们沟沟相通,渠渠相连,由十八里河转入茨淮新河,又挖了数口深达六米多深,面积有二十亩以上的大塘,更是彰显了曾桥村水利资源的优越及便利,更夯实了曾桥村的旱涝保收的基础。 本村有三所小学,在校学生近千人,在这三所学校中尤其是姚牌坊小学历史悠久、远近闻名。姚牌坊小学始建于清朝光绪年间,是姚氏捐资所建,是光绪帝的钦批,从它的始建到现在,为祖国建设培养了大批人才。

曾桥村地区行政机构

曾桥村景点列表

程文炳宅院
程文炳宅院

程文炳宅院 程文炳宅院位于阜阳市颍东区袁寨镇,是清长江水师提督程文炳所建,始建于清光绪年间,距今已有120多年历史,占地面积6700平方米,砖木结构,三院进落,清题建筑为两层楼房,门窗雕几何图案,变... [全部]

曾桥村特产列表

木瓜乌蛇酒
木瓜乌蛇酒

安徽苁蓉延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座落在交通便利的阜阳市颍东开发区,占地面积33300平方米,绿化面积12000平方米,厂区环境优美,空气清新。 公司现有生产、市场营销、企业人员480余人,其中大专以上学... [全部]

苁蓉御酒
苁蓉御酒

安徽苁蓉延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座落在交通便利的阜阳市颍东开发区,占地面积33300平方米,绿化面积12000平方米,厂区环境优美,空气清新。 公司现有生产、市场营销、企业人员480余人,其中大专以上学... [全部]

优质高蛋白大豆
优质高蛋白大豆

优质高蛋白大豆 颍东是高蛋白优质大豆的生产基地,大豆年均生产面积20万亩,总产2.7万吨,其中高蛋白大豆约15万亩,主要品种皖豆21、豫豆22、中黄13、豫豆25等。推广种子包衣、免耕栽培等配套高产... [全部]

口孜熟羊肉
口孜熟羊肉

历史沿革 口孜熟羊肉在当地有俗称“咸里烂里”之名,因其羊肉做出之后,香烂可口,其肉质达到可以不用嚼,直接吸食也可,可见其熟烂程度,在当地颇受欢迎的一道名菜。口孜熟羊肉制作始于清代末期,发展至尽已成为... [全部]

插花高家牛肉汤
插花高家牛肉汤

历史沿革 插花高家牛肉汤起源于清朝道光年间,发展至今已有近200年的历史。创始人为高建才的父亲。高建才原是屠户,以宰牛卖肉为生,由于当时生活水平简陋,所剩牛肉不易存放,高氏父子想方设法制成了现今的高... [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