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里村介绍
城里村位于杜浔镇南部,东邻湖里村,西邻林仓村,南邻杜浔盐场,北邻路打村。发源于霞美镇山岭与后寮之间的东港溪自北向南流过东山岭下,经本村,至杜浔盐场附近入于东山湾海域。杜古线公路经过本村。 政区沿革 埭头于明代建成堡防倭,故称城里(康熙《漳浦县志》卷五记载:“埭头土堡,在九都”,今尚存若干段残基)。民国29年属埭头乡所辖的埭头堡,民国33年埭头乡合并于杜浔镇。新中国初期属第七区(杜浔区)城里乡,1985年9月属杜浔公社城里大队,今为杜浔镇城里村。村辖城里、埭头、埭里、山东4社.共589户,2695人,其中,城里114户,530人;埭里147户,621人;埭头l89户,960人;山东l30户,584。 姓氏源流 城里、埭里二社为林姓聚居地。埭里有林氏祠堂,祖源同湖里村。埭头以刘姓为主·原 自北坂;蔡姓次之,源自下布(今属大南坂农场下楼作业区);林姓4户。洪姓3户,卢姓l 户,由附近村庄迁来,张姓l户,是“上山下乡”留下的。山东社原是杨姓聚居地,后有洪、 黄、李三姓入居,杨、洪二姓皆有祠堂一座。洪姓源自正阳。杨姓奉南宋大臣(号称丞相)山东泗水人杨维邦为始祖,故村名“山东”,山名“山东岭”。谱载,南宋末年,维邦随少帝(端宗)赵昱南下,死于船中,于古雷停靠时,尸体火化,由儿子杨考、杨敞背骨灰葬于鸡母岫山(今山东岭),杨考、杨敞定居山下,子孙繁衍成村,传后裔于六鳌及绥安镇后港。 经济状况及基本设施 全村有耕时1639亩,其中水田ll23亩,农地516亩,主要种植水稻、番薯和芦笋等蔬 菜,并种植龙眼等果树l00亩。有淡水养鱼业l7家,芦笋罐头厂2家,个休工商户15户, 用于运输业的机板车1辆,手扶拖拉机10辆。机动车修理店6家,外出做工者150人,劳 务输出2人。 户户以电灯照明,电视及电话普及率为85%。山东社饮用井水.其他各社饮用溪水。 修村道及田间道路长约l0公里,宽6米。 有村医疗所一所。 城里小学,校园面积4610平方米,l995年建新校舍,建筑面积l314平方公里·设9 班级,学生312人,教师ll人。全村累计有大中专毕业及在校生25人。 还有2个地名与城里村同名:福建宁德蕉城区三都镇城里村浙江省台州临海市桃渚镇城里村
城里村地区行政机构
城里村景点列表
-
-
漳浦县委成立旧址
0漳浦县委成立旧址位于漳浦县马坪镇后康村庵仔自然村马坪中心校。 大革命失败后,漳浦一批0人李联星(时任0闽南特委委员、0福建临委执委)、陈元宰等在马坪镇后康村的马坪育才学校以教学为掩护,宣传革命道理... [全部]
-
-
漳浦文庙
漳浦文庙(孔子庙)位于漳浦县城内,始建于南宋庆元四年(1198年),重建于明洪武二年(1369年),现仅存大成殿,大成殿面阔三间,进深五间,为重檐歇山顶、斗拱抬梁式结构。大成殿内存有明、清的五方碑。... [全部]
-
-
小山城革命烽火旧址
小山城革命烽火旧址位于漳州市漳浦县石榴镇小山城村的吴氏祠堂。 1930年间,小山城村已建立秘密农会,时任0闽南特委书记的陶铸同志建立了一支红军游击队,开展积极的游击战争,并在漳浦小山城附近乡村成立闽... [全部]
城里村特产列表
-
-
漳浦剪纸
福建漳浦剪纸艺术源远流长,唐宋以来非常活跃,据《漳浦县志》记载:“元夕自初十放灯至十六夜,乃已神祠家庙,或用鳌山运傀儡,张灯烛,剪采为花,备极工巧”。 漳浦剪纸最初只是作为刺绣的底样,随着民间民俗... [全部]
-
-
石榴填鸭
石榴填鸭是清朝漳浦籍宰相蔡新从北京城引入故乡的,既有北京烤鸭的风味,又有闽南咸水鸭的特色,肉质清甜可口,肥而不腻。 肝是填鸭的精华所在,也是填鸭的价值所在,当然。填鸭的肝比普通鸭肝大一倍,大的重达5... [全部]
-
-
大南坂枇杷
大南坂枇杷是福建漳州漳浦县的特产。 大南坂枇杷素以风味香浓、外观鲜艳、果面富有绒毛而著称。具有果皮果肉均呈橙红色,肉质细嫩,香气浓郁,甜质多、酸味少等优点。 食用价值 枇杷不但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而... [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