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 首页 福建 漳州 漳浦县 前亭镇 过港村

过港村介绍

过港村位于南太武山南麓,南临江口湾,东至田中央村,西隔大寨山与圩仔村、古台自然村交界,北至长北内自然村。早前与田中央之间隔一条港道,往来需过渡或涉水。今港道已不存在,过港村地名由此而来。离厦门特区约40公里,前亭公路绕村后而过。 【村落与民居】村域面积3.9平方公里,由过港、乌角头、后段、王厝尾4个自然村组成,8个村民小组。 【历史沿革】过港自然村、乌角头自然村、后段自然村、王厝尾自然村,宋朝隶属漳浦县二十三都(辖今漳浦县前亭镇全境、佛昙镇整美村、白竹湖农场全境、龙海市港尾镇全境)安仁乡沙澳里。 元沿宋制,明沿元制,明初,县以下设都、里、甲(亦称图),里设里正,甲设甲首,每十家为一甲,十甲为一里。 清初,都以下设乡、保、甲,以十家为一甲,十甲为一保(明朝的“里”改为清朝的“保”),二十三都下辖沙澳、卓岐等十一保。 1661年清顺治十八年,过港自然村、乌角头自然村、后段自然村、王厝尾自然村,仍隶属漳浦郡二十三都,因闽海战乱,清廷下令漳浦县沿海各都、保弃土(界外),清代在前亭设立后诞(注:今后亭)、姑垄、葛垄等保。“迁界”村民迁走,“复界”后前亭人大都没有回居,以至人口甚少。至康熙二十二年台湾平定,漳浦沿海各保开始恢复。 1700年清康熙三十九年,县以下设路,全县分设四个路,二十三都的各保隶属东路管辖,并重新编定保甲,以二十甲为一保。 1923年民国十二年,取消都的建制,统编为乡、镇、保、甲,设置外东区,区治设在佛昙,前亭各乡、保隶属外东区。 1929年民国18年全县共设7个自治区,前亭隶属于第五自治区,又称外东区(辖佛昙、马坪、前亭一带),过港自然村、乌角头自然村、后段自然村、王厝尾自然村,隶属于漳浦东路第五自治区(外东区)桥仔头保管辖。 1935年民国24年10月,漳浦县将原来7个自治区编并为5区,前亭隶属第三区(又称东区),辖今深土、赤湖、湖西、佛昙、马坪、前亭一带,区署设佛昙),实行保甲制度,在今前亭镇辖域内设文山、楼下(注:今刘下村)、亭林、前亭(注:今大社村、圩仔村辖域)、下尾(注:今庄厝村)、桥仔头、江口、青沙(注:今田中央村、崎沙村辖域)、过港、洛运、后内11保,分属楼下、前亭、江口三联保管辖。过港自然村、乌角头自然村、后段自然村、王厝尾自然村,隶属漳浦第三区(东区)过港保管辖。 1940年民国29年撤销联保,将前亭联保和江口联保合并为前江乡,乡公所设在明末进士陈国器旧居,下辖十二个保:文山保、楼下保(注:今刘下村)、亭林保、前亭保(注:今大社村、圩仔村辖域)、下尾保(注:今庄厝村)、整尾保(注:今佛昙镇整美村)、后内保、桥仔头保、江口保、青沙保(注:今田中央村、崎沙村辖域)、过港保、洛运保。过港自然村、乌角头自然村、后段自然村、王厝尾自然村,隶属漳浦前江乡过港保。 1944年民国33年前江乡与林东乡(注:今林棣、东坂)及马坪乡合并为前坪乡,乡公所设在马坪,下辖:美锋、后康(注:今后糖村)、文庵、仙都、梧山、林棣、东坂、前亭(注:今大社村、圩仔村)、青沙(注:今田中央村、崎沙村辖域)、桥港(注:今桥仔头村、过港村辖域)、楼下(注:今刘下村、顶埕村辖域)、江口、庄厝、文山14保。过港自然村、乌角头自然村、后段自然村、王厝尾自然村,隶属漳浦前坪乡桥港保。 1949年9月23日,漳浦县解放,28日宣布漳浦县人民政府成立。 1949年10月初,建立佛昙区公所(后改第五区),辖佛昙及前亭各乡,过港自然村、乌角头自然村、后段自然村、王厝尾自然村,隶属佛昙五区田中央乡管辖(注:佛昙五区在前亭镇地方设前亭墟、楼下、江口、田中央、文山5乡)。 1950年10月,在今前亭镇地方设六个乡,前亭墟乡(管辖今大社村、圩仔村)、下尾乡、楼下乡、江口乡、田中央乡、文山乡,属漳浦县第五区(址在今佛昙镇),废除保甲制度。各乡以贫雇农为主体的农会会员大会,以举手选举各乡乡长、副乡长。过港自然村、乌角头自然村、后段自然村、王厝尾自然村,隶属田中央乡管辖。 1956年10月,成立过港乡,前亭墟乡与庄厝乡合并为前亭乡(管辖今大社、圩仔、庄厝);在今前亭镇地方共设四个乡:前亭乡(管辖今大社村、圩仔村、庄厝村,)、楼下乡(管辖今刘下村、文山村、顶埕村)、江口乡、过港乡(管辖今洛运村、过港村、田中央村)。过港自然村、乌角头自然村、后段自然村、王厝尾自然村隶属漳浦县过港乡管辖。 1957年2月设立三个乡,过港自然村、乌角头自然村、后段自然村、王厝尾自然村隶属于桥港乡人民委员会管辖,桥港乡人民委员会隶属漳浦县第五区管辖(区公所设在佛昙)。 1958年9月公社化,成立佛昙人民公社,设立前亭管理区(时前亭管理区下辖三个生产大队:大社、圩仔、庄厝)、桥港管理区、楼下管理区。过港自然村、乌角头自然村、后段自然村、王厝尾自然村隶属于佛昙公社桥港管理区;过港生产社改为生产大队。 1961年7月前亭管理区、桥港管理区、楼下管理区联合召开各阶层干部扩大会,酝酿撤销三个管理区成立前亭公社,并召开第三届代表大会,选举产生杨生仙为前亭公社社长,庄天来、庄德全为副会长。过港自然村、乌角头自然村、后段自然村、王厝尾自然村隶属于漳浦县第五区(区公所设在佛昙)桥港管理区管辖。 1961年8月,正式撤销管理区,成立前亭人民公社,住址定在前亭墟,辖大社、墟仔、庄厝、洛运、田中央、桥仔头、过港、崎沙、江口、后蔡、刘下、顶埕、文山13个生产大队。过港生产大队隶属漳浦县前亭公社管辖。 1984年9月,前亭公社改为前亭乡,13个生产大队更名为各自行政村委员会,隶属漳浦县前亭乡,过港生产大队改为过港村。 1992年2月,前亭乡改为前亭镇,过港村隶属漳浦县前亭镇管辖。 2005年11月,前亭镇政府由圩仔村迁址大社村。 【陆地地形】过港村地属丘陵地带,坡度较缓,地势比较平坦,风景秀丽,气候宜人,处于古代滨海晚第二纪基性火山喷发地带,所遗留的火山灰造成紫黑色的土壤,土质肥沃,有利于农林牧业的发展。从前水源缺乏,解放后靠石过陂、赤兰溪水库以及下仓水库以渠道灌溉,基本做到旱涝保收。 【经济状况及基本设施】截止2011年12月31日,全村473户,人口1772人,外来人口约82人。全村劳动力1186人,其中外出经商打工约385人 年末常用耕地面积3058.6亩(其中:水田1030亩、旱地2023亩、菜地5.6亩)、园地378.4亩(其中果园215.6亩、其它162.8亩)、林地441.4亩。是王姓的聚集地。主要种植水稻、甘薯、高粱、玉米、花生、果蔗、芝豆、二号豆、红玫瑰和蔬菜,蔬菜品种较多,呈多元化发展。果树主要有龙眼、荔枝、杨梅、桃、李,海产主要有咸水鱼、虾、花蛤、泥蚶等。 现有一所小学和一所幼儿园,创办于1953年的过港小学,校园面积4000平方米,校舍面积845平方米,设6个班,学生214人,教师10人,1989年投入3000元建成一间分男、女厕所;1989年投入256400元建一幢2层楼的教学楼。1990年-1995年新建校舍两座,建筑面积为2层1060平方米,建筑材料为钢筋混凝土结构。 户户通电话和有线电视。村道、社道基本上铺设水泥路,并安上路灯。村卫生所2间,解决了农民看病难的问题。 【历史人物】 近代名人王加乐,清朝光绪年间在印尼龙目岛任甲必丹。 王锡钧(王加乐的长孙),明国时期毕业于黄埔军校,曾任陆军第七编练司令部司令兼军校训导处处长。 【姓氏源流】 过港自然村,开基于1800年清嘉庆五年,有祠堂两座,源自前亭镇田中央村,开基祖王杆公,出生于清朝乾隆十五年,系田中央开基祖王弥寿公之十四世孙,由田中央村传裔过港村。 何角头,另名乌角头,地名来源不祥。现为王姓居住地,一部分从过港分衍,一部分从田中央分衍。各有祖祠一座。 王厝尾,为王姓居住地,源自前亭镇田中央村。 后段,王姓聚集地,源自前亭镇过港村及田中央村两支分衍。 【文物古迹】 有清末光绪十八年(1892年)荷属东印度(今印度尼西亚)甲比丹(荷兰殖民者委派管理一个区域的华人的首领)王加乐所建四合院大厝一座,今保管完好,有王加乐神牌,一面标“大和(荷)国甲必丹王(“王”是姓,不是王位。),一面标“商会会长”。 过港与何角头二自然村之间原为荒埔,有小庙祀“万应公”。“万应公”是那些无主鬼魂,村人为其立祠祭祀。过港村村后小山上有一块天然大石,村民称“大石公”。 【新中国人物】 王登辉前亭公社社长 王汉青漳浦县计划局副局长 王月成漳州市税务局副主任科员 王东文前亭公社副社长 王朱林县档案局副局长 王吉芳漳州市医院副书记、副主任药剂师

过港村地区行政机构

过港村景点列表

漳浦县委成立旧址
漳浦县委成立旧址

0漳浦县委成立旧址位于漳浦县马坪镇后康村庵仔自然村马坪中心校。 大革命失败后,漳浦一批0人李联星(时任0闽南特委委员、0福建临委执委)、陈元宰等在马坪镇后康村的马坪育才学校以教学为掩护,宣传革命道理... [全部]

漳浦文庙
漳浦文庙

漳浦文庙(孔子庙)位于漳浦县城内,始建于南宋庆元四年(1198年),重建于明洪武二年(1369年),现仅存大成殿,大成殿面阔三间,进深五间,为重檐歇山顶、斗拱抬梁式结构。大成殿内存有明、清的五方碑。... [全部]

小山城革命烽火旧址
小山城革命烽火旧址

小山城革命烽火旧址位于漳州市漳浦县石榴镇小山城村的吴氏祠堂。 1930年间,小山城村已建立秘密农会,时任0闽南特委书记的陶铸同志建立了一支红军游击队,开展积极的游击战争,并在漳浦小山城附近乡村成立闽... [全部]

虎硿岩
虎硿岩

霞美镇五社村虎硿岩为0靖和浦中心县委委员、靖和浦边区苏维埃政府副主席、0漳浦县委书记吴庭坚烈士1943年1月29日殉难的地方。 吴庭坚同志是漳浦县石榴镇龙岭村人,生于1893年。1930年,他在车本... [全部]

南浦大厝
南浦大厝

南浦乡南浦村南浦大厝为0漳州中心县委机关驻地旧址。 1932年4月20日,中央红军东路军攻占漳州,毛泽东同志听取在漳浦领导开辟革0据地的邓子恢(时已被选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执委、财政人民... [全部]

过港村特产列表

漳浦剪纸
漳浦剪纸

福建漳浦剪纸艺术源远流长,唐宋以来非常活跃,据《漳浦县志》记载:“元夕自初十放灯至十六夜,乃已神祠家庙,或用鳌山运傀儡,张灯烛,剪采为花,备极工巧”。  漳浦剪纸最初只是作为刺绣的底样,随着民间民俗... [全部]

石榴填鸭
石榴填鸭

石榴填鸭是清朝漳浦籍宰相蔡新从北京城引入故乡的,既有北京烤鸭的风味,又有闽南咸水鸭的特色,肉质清甜可口,肥而不腻。 肝是填鸭的精华所在,也是填鸭的价值所在,当然。填鸭的肝比普通鸭肝大一倍,大的重达5... [全部]

大南坂枇杷
大南坂枇杷

大南坂枇杷是福建漳州漳浦县的特产。 大南坂枇杷素以风味香浓、外观鲜艳、果面富有绒毛而著称。具有果皮果肉均呈橙红色,肉质细嫩,香气浓郁,甜质多、酸味少等优点。 食用价值 枇杷不但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而... [全部]

大南坂红肉橙
大南坂红肉橙

大南坂红肉橙是福建漳州漳浦县的特产。 大南坂是漳浦县重要的招商引资窗口之一,拥有两园一区即大南坂工业园、金浦工业园及漳浦台湾农民创业园农副产品加工区等三个工业引资平台。农业以发展粮食、水果、蔬菜、花... [全部]

前亭沙虾
前亭沙虾

前亭沙虾是福建漳州漳浦县前亭镇的特产。 漳江自西而东,在沙西镇的下埔、下寨入海,为天然的潮汐河口。近岸浅海地势平缓,潮间带宽阔,滩涂土质为黑褐色泥质土,海水无污染且微生物藻类浮游生物丰富,适合海岸带... [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