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兰村介绍
华兰村解放初期,华兰村管辖范围包括现今的彭坑、七斗两村,隶属于溪尾人民公社,后因各种原因,华兰村一分为三,即现如今的华兰、彭坑、七斗三个行政村,行政管辖也由溪尾转至西洋人民公社。华兰村历史源远流长,上可追溯到唐朝以前,就有人类迁至本村开发活动,追溯到南宋,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华兰原称花蓝,因本村四面环山,中间一片平地,两条溪流贯穿全境,从高处眺望,绿树成荫,花团锦簇,溪水与居民交相辉映,一年四季气候宜人,景色优美,故称花蓝。众所周知,是华厦子孙,“华”与“花”又是谐音,故更名为华兰。 华兰村地处尤溪县西南部,是西滨镇的第三大行政村,毗邻溪尾乡、洋中镇,是三个乡镇的三角地带,水肥物丰,且交通十分便利,距福银高速公路洋中互通口仅13公里,往返县城的班车穿梭不止,村庄两岸五座桥梁犹如彩虹飞架南北,村民来往十分方便。全村总面积11.7平方公里,2个自然村,15个村民小组,共有482户1957人,耕地总面积22297亩,林地面积19000多亩,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农业村,每年的粮食产量位居全镇榜首,森林覆盖率达80℅以上。 近年来,引进外资创办了一个服装加工厂,村民合资创办了2个木材深加工厂,为我村闲散劳动力提供了就业岗位,增加了村民的经济收入。 由于我村水源充足,3个水力发电站运作正常,县级11万伏变电站落户我村。随着富民政策的不断落实,农村的产业结构正在逐步调整,已涌现出多个种粮专业户,蘑菇种植有增无减,面积达80万平方尺。劳务输出逐年增加,部份精明人士已到国外创业,为国家创收外汇做出应有的贡献。据2008年统计,我村人均纯收入已达4725元,村民的生活正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 华兰村山清水秀,人杰地灵,多处古迹景点久负盛名。现存古迹遗址有:长安桥桥墩,在村中央地段,该桥在当时是通往尤溪口、福州的经济交通要道,当年客流云集,车水马龙,令多少文人墨客,三教九流驻足流连,故我村又有华兰街之美称;象山堂庙,座落在我村东南方一座巍巍屹立的丰山峦中,此处地脉钟样,形如庞象,故称之为象山堂。当年建有上下两堂,左右两厅,诸-尊,立炉镇座,规模宏壮,栋宇巍峨,远近香客慕名而至,常年香火不熄,云蒸霞蔚。但在文革之秋,被毁于一旦。现今已部份修复一新,再显当年辉煌。另有基督教堂、刘尾院庵等景致,都有别具一格之处。 在历史的长河中,据各姓氏族谱记载,先后涌现出多名高学府人才和地方-,张姓有一个进士,郑姓林姓各有一名知府,姜姓有一名知县,其他举人、贡生、秀才若干名。现如今,更是一如既往,本村的大学本科生、大中专院校生,自恢复高考以来已考入近200人。
华兰村地区行政机构
华兰村景点列表
-
-
枕头山
枕头山 枕头山位于尤溪县洋中镇后楼村西北侧,因山形似枕头而得名,山巅海拔976.4米,方圆十公里。枕头山山道崎岖,风景秀丽,素有“七岭八峰、七拐八弯、七古八怪”之称。枕头山的天然景物,造化神奇,集险... [全部]
-
-
活水亭
活水亭 尤溪源头活水亭是三明境内最著名的古亭,位于尤溪县城关水南公园南侧。据《尤溪县志》载,活水亭一在半亩方塘上,明弘治十一年(1498年),由知县方溥所建;一在公山侧,清乾隆十四年(1749年),... [全部]
-
-
倒排岩
倒排岩 倒排岩位于尤溪县东北部梅仙镇东坪、龙云、云林三村交界处,距县城45公里、梅仙镇区30公里,主景区范围4平方公里。景区最高峰——狮头峰,海拔1269.8米。倒排岩龙龟祖殿始建于北宋天圣十年,为... [全部]
华兰村特产列表
-
-
尤溪银杏
尤溪银杏是福建省三明市尤溪县的特产。尤溪县古银杏林是福建省最大的古银杏林。 尤溪县是福建省现存古银杏树最多的县份,人工开发种植银杏的历史也较久。据调查,现存的古银树有353株,主要集中分布在中仙乡的... [全部]
-
-
尤溪油茶
尤溪油茶是福建省三明市尤溪县的特产。尤溪县被中国经济林协会命名为“中国油茶之乡”。 尤溪是我省油茶第一大县,共有油茶林23.5万亩,2009年被评为“中国油茶之乡”。2008年起,尤溪县全力实施油茶... [全部]
-
-
素面
素面 主要原料:菠菜汁、菌菇 、鸡蛋 、面粉、芦笋 做法: 1.将菠菜榨成汁.与面粉揉合成面团,擀成薄薄的面皮片。 2.把擀好的面皮,切成面条丝 3.锅里水开后放点盐,再一条条的顺着轻拿起面条放入锅... [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