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通村介绍
经通村位于梅仙镇西北部,距镇区5公里,海拔200米,全村辖有6个自然村,15个村民小组,总户数421户,总人口1759人,其中男性941人,女性818人,劳动力952人。全村土地总面积11286亩,其中森林面积7139亩,耕地面积1292亩,粮食产量613吨。2012年全村工农业总产值4444万元,其中工业产值2268万元,农林牧渔业产值2176万元,人均纯收入7635元,村财收入41.4万元。 。 经通村全村有林地面积7937亩,种植绿竹近700亩,户均在1.6亩以上,基本上家家户户都种植绿竹。通坑自然村叶星朗一家种植绿竹达35亩,按亩产值1000-1200元计算,年可收入3.5-4.2万元,全村仅此一项人均可增加收入500-600元。但从竹林经营管理看,普遍比较粗放,停留在锄草松土及少量施肥上,离高产培育仍有较大差距。 经通村目前人人都成了上班族。村里的劳力有近一半在附近的厂矿企业上班,有15%的劳力从事矿产运输,也就是说每户至少有一人有比较固定的工作。由于去年以来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工作岗位不够稳定,特别是在涉矿企业就业变数大。 经通村2007年底在全县率先成立经通养猪专业合作社,引进了“猪-沼-果”生态养殖新模式,既保护了环境,又增加了全村收入。目前,养殖区已规划面积400亩,入社会员16户,年出栏生猪1960头,存栏830头,饲养母猪92头,建设沼气池14口,种植血橙、苦柚等果树290亩,年创产值300万元。但基本上是家庭式经营,规模小,抗风险能力低,协会运作还不够规范。 经通村矿产资源很丰富,但利益分配不合理。金东、三福两个公司的主要采矿区都在经通境内,每年从该村区域内开采出来的矿石在20万吨以上,村民没有从中直接得到利益。由于采矿区位于居民区,严重影响了村民的正常生产生活,地下水枯竭,农田被征占,导致大量民众-搬出。据统计,全村已搬迁农户263户,被占用农田321.5亩,另有230多亩农田因缺水无法耕作。 经通村有古居群遗迹,古民居群由6座独立建筑的古民居组成,全都坐落在经济坑自然村,主人全部为吴姓子孙,始建年代大约为清道光至光绪年间。其中,经济坑16号古民居建筑规模宏大,在古民居群中占有主要位置;经济坑9号吴氏民居,正厅之上有一块记录盖房时间及建房主人的“置丁板”,上面确切记载该房建于清代道光十七年(1838)八月二十日,光绪三十年(1904)七月三十日翻盖上梁。日前,该古民居建筑群作为我省重要文物新发现,被《2008年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重要新发现》一书收录。我省仅有3个古民居入选。 村内新村建设换新颜。近年来,该村紧紧抓住国家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这个有利契机,在交通便利,基础条件较好的林下开发了一片村民居住集中区,极大地改善村民居住生活条件,使广大民众住上了宽敞明亮的新居。现开发区已形成一定规模,建有住房187套,入住居民187户728人,占全村总人口的44.4%。
经通村地区行政机构
经通村景点列表
-
-
枕头山
枕头山 枕头山位于尤溪县洋中镇后楼村西北侧,因山形似枕头而得名,山巅海拔976.4米,方圆十公里。枕头山山道崎岖,风景秀丽,素有“七岭八峰、七拐八弯、七古八怪”之称。枕头山的天然景物,造化神奇,集险... [全部]
-
-
活水亭
活水亭 尤溪源头活水亭是三明境内最著名的古亭,位于尤溪县城关水南公园南侧。据《尤溪县志》载,活水亭一在半亩方塘上,明弘治十一年(1498年),由知县方溥所建;一在公山侧,清乾隆十四年(1749年),... [全部]
-
-
倒排岩
倒排岩 倒排岩位于尤溪县东北部梅仙镇东坪、龙云、云林三村交界处,距县城45公里、梅仙镇区30公里,主景区范围4平方公里。景区最高峰——狮头峰,海拔1269.8米。倒排岩龙龟祖殿始建于北宋天圣十年,为... [全部]
经通村特产列表
-
-
尤溪银杏
尤溪银杏是福建省三明市尤溪县的特产。尤溪县古银杏林是福建省最大的古银杏林。 尤溪县是福建省现存古银杏树最多的县份,人工开发种植银杏的历史也较久。据调查,现存的古银树有353株,主要集中分布在中仙乡的... [全部]
-
-
尤溪油茶
尤溪油茶是福建省三明市尤溪县的特产。尤溪县被中国经济林协会命名为“中国油茶之乡”。 尤溪是我省油茶第一大县,共有油茶林23.5万亩,2009年被评为“中国油茶之乡”。2008年起,尤溪县全力实施油茶... [全部]
-
-
素面
素面 主要原料:菠菜汁、菌菇 、鸡蛋 、面粉、芦笋 做法: 1.将菠菜榨成汁.与面粉揉合成面团,擀成薄薄的面皮片。 2.把擀好的面皮,切成面条丝 3.锅里水开后放点盐,再一条条的顺着轻拿起面条放入锅... [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