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 首页 福建 三明 宁化县 翠江镇 双虹社区

双虹社区介绍

双虹社区位于宁化城区南面,辖区面积10.5平方公里,1972年成立双虹居委会,2003年5月整合为双虹社区居委会,下设8个居民小组。2005年成立党总支,下设街巷党支部5个。现有居民住户3062户8821人,社区内设计划生育、社会救助、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社区文化、劳动保障、警务室等8个工作委员会,有社区干部10人,党员165名。辖区内有2条大街、3条大路、4条小弄、5个路段、6个新村,43个驻区企事业单位,各类商服网点965个,是全城最繁华的闹市区。 几年来,社区居委会按照“以人为本、服务居民、资源共享、共驻共建”的原则,以“抓特色、出精品、创一流”为目标,亮出社区精品特色:以“主干挂帅、分管负责、社区牵头、单位督查、社会监管”为机制,二环卫生管理社会化;以开展爱护花草、绿化社区为抓手,打造林业新村、龙门新村等一批绿化、美化精品小区;以资源共享为切入,建立东方花园大型综合老年活动中心;以开展“您的意见就是我们的责任、您的困难就是我们的工作、您的满意就是我们的目标”为出发点,设立民情电话、民情信箱、民意投诉;以“警民共建平安街巷”活动为契机,推行龙门新村安全小区社会治安居民自治。在社区服务中,坚持动真情,办实事,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开展就业服务,组建志愿者服务队伍,为居民服务,营造了社区环境优美、文体活动丰富多彩、治安良好、居民安居乐业、邻里和睦的文明安全和谐社区新气象。 社区党支部、社区居委会多次荣获县、镇先进党支部、党建工作先进单位、社会治安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还有1个地名与双虹社区同名:江苏苏州姑苏区金阊街道双虹社区

双虹社区地区行政机构

双虹社区景点列表

宁化客家祖地
宁化客家祖地

石壁人原本中原汉人,从东晋开始,受战乱、饥荒、兵灾,以及政府的奖掖政策、外地经济渗透等影响,大批中原汉人举家南迁。唐宋时期,南迁汉人一度汇聚石壁,蔚为壮观。久之,地处闽赣交界的武夷山东麓,福建宁化县... [全部]

老虎岩洞
老虎岩洞

老虎岩洞 老虎岩洞位于宁化县湖村镇西北面1公里处,石灰岩结构,高10米,面积1500平方米。洞口朝南,洞外平地略低于洞口;洞内干燥,有少量蝙蝠栖息。1981年发现。采集的标本经省地质队及有关部门初步... [全部]

客家石壁
客家石壁

客家石壁 宁化是举世闻名的客家祖地。客家民系是在漫长的迁徙过程中,经过大约从东晋到南宋的900左右年的时间而孕育成熟的。位于宁化西部的石壁村是客家民系形成的重要地域。自东汉开始,已有中原汉人入境定居... [全部]

神风龙宫
神风龙宫

神风龙宫 神风龙宫位于宁化天鹅洞群风景区内,是1995年新开发的地下河溶洞景观。该洞进口处有阵阵清风喷出,由此而得名为神风龙宫。此风为“一奇”;而洞内数千平方米地下河的泛舟游览项,为目前福建“一绝”... [全部]

红色景区
红色景区

红色景区 宁化县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21个原中央苏区重点县,是中央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4个起点县之一,具有许多珍贵的红色遗存(址)和文物,其中“红军长征集结出发地、红军医院旧址、北山革命纪念园”等... [全部]

双虹社区特产列表

宁化牛角椒
宁化牛角椒

宁化牛角椒是福建省三明市宁化县的特产。宁化牛角椒是全国“八大名椒”之一,它以椒体鲜红,皮薄透明,光滑无皱,油脂含量高,辣度适中等六大特色闻名国内外。 宁化发展牛角椒生产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温暖的气候... [全部]

宁化薏米
宁化薏米

宁化薏米具有煮后糯软、粘香、细腻、软滑、气馨甘爽等特点。 宁化地处武夷山脉的丘陵山区地理区域,山林植被的自然环境给农作物种植和农土特产品栽培提供了有利的生长条件。 宁化薏米是属于糯米型的杂粮品种。米... [全部]

宁化鱼生
宁化鱼生

又名生鱼片,是宁化的传统名菜。原料限3-4斤重的活草鱼一尾,迅速去鳞、皮、内脏,再剔去排刺,然后横切成薄片,洒麻油,再蘸酱油、芥辣即可食用。鱼生鲜美爽口,为下酒名菜。宁化米仁 [全部]

宁化米仁
宁化米仁

米仁,又称薏苡、薏米等,是我国古老的栽培作物,在宁化种植历史悠久,明崇祯版《宁化县志》中便有薏苡的记载。古时宁化人称其为“弥陀粟”。宁化米仁具有煮后糯软、粘香、细腻、软滑、气馨甘爽等特点。该县年种植... [全部]

蛋菰
蛋菰

蛋菰 将鸡蛋加少入许食盐和适量温水,用筷子反复打散,然后把猪肠一头用线扎紧,将蛋从另一头灌入,满后用线扎牢。之后握蛋肠一头的线,放在锅中约50度的水内来加摆动,待至水沸时,立即将蛋肠取出,切成半寸长... [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