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偏村介绍
西偏 位于永宁西北部,距镇区3.1公里,东连塔石,南邻洋厝。明初,沙堤名宦龚名安之孙龚培迁移至此定居。当时虎岫寺在泉州南门外一带颇为闻名,因村庄建于虎岫寺西畔,闽南方言“畔”与“偏”谐音,故称“西偏”。主要姓氏为龚。 西偏东隅原有一个村落。因处于西偏与塔石的山峦峡谷之间,故称“山墩”。据说,山墩原居有蔡、徐、陈三姓,10多户人家,以农耕为生。后因生计贫乏、人丁稀微,先后迁徙他乡。今惟存有山墩桥等遗迹。 1965年,永宁公社发动沙美、子英、西岑、前埔、洋厝、西偏等村社员在此建设山墩桥水库。该水库流域面积0.46平方公里,总库容22.04万立方米,灌溉面积约900亩。 竹篙厝 宝盖山南麓,西偏西侧,原有个村落。当时,周边一片农地,为抵御干旱,各家各户均在田头打井,并在井旁竖有石柱,上挂竹篙,用以吊水灌溉农作物。行人每抵该地,但见村前村后,竹篙一支接着一支,别有一番景观,故称“竹篙厝”。境区80多户人家,颜姓。 清光绪二十九年(1904年)鼠疫大流行,初为一人染疫,后传染全家,再一家一户传播开来。疫情高峰期,更是一天死亡多人,闹得人心惶惶、人人自危。慑于疫情险恶,纷纷逃离求生。故至今石狮一带,犹有“竹篙厝废乡——那消那离”的歇后语。意思是说,竹篙厝之废村,其过程为一家一户外迁搬走,剩下的人越来越少,最后就搬迁得干干净净,成一个被废弃的空壳村子。 1981年,在该遗址旁修建朝天寺,其规模宏大,庙宇巍峨,蔚为大观。(李显扬 郑天应)
西偏村地区行政机构
西偏村景点列表
-
-
金相院
金相院 金相院始建于隋朝,原名“栖真寺”。五代后梁开平二年(即公元908年)僧人如默重建,据说因山上有“空兰奇香”之异,便改寺名为“金相院”。金相院位于石狮市西南部灵秀山上,灵秀山海拔仅174米,虽... [全部]
-
-
闽南第一土地神
闽南第一土地神 土地庙,又称福德庙、伯公庙,为民间供奉“土地神”的地方(庙宇),多于民间自发建立的小型建筑,属于分布最广的祭祀的建筑,乡村各地均有分布。在民国(1949年)以前,凡有汉族人群居住的地... [全部]
-
-
虎岫禅寺
虎岫禅寺 虎岫禅寺位于石狮宝盖山东麓。西面是雄踞峰顶的姑嫂塔,东面是风光旖旎的鳌城,鳌城再往东,便是碧波万顷的台湾海峡。旅游胜地“闽南黄金海岸”就像一块翡翠镶嵌在海峡西央岸。虎岫寺始建于唐朝贞观年间... [全部]
西偏村特产列表
-
-
石狮甜粿
石狮甜粿是福建省泉州市石狮市的特产。石狮甜粿也叫糯米年糕,形似满月,颜色洁白,质地软嫩,气味芳香,清甜可口。 “石狮甜粿”是石狮特产之一,它采用当地特有的“大冬秫米”加上白砂糖、蜜冬瓜条、金橘等辅料... [全部]
-
-
花生卷酥
花生卷酥 花生卷酥以炒花生仁加糖、麦芽糖入锅熬炼,而后取置木砧上,用木棍捶击、压、使之薄如皮,放上炒花生末,卷成长条,切成约二寸长的斜形块,食之极香脆,入口即化,色香俱佳,亦可作宴席上的甜点。 花生... [全部]
-
-
甜粿
甜粿 谈起石狮的特长,自然少不了甜粿,而说到石狮的甜粿,很多人都会不约而同地想起“义兴”这一甜粿百年老字号。 在1984年出版的《中国食品工业年鉴》上关于石狮塘头的义兴甜粿厂,是这样描述的:王义兴甜... [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