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埭村介绍
下埭村简介 下埭村位于荔城区黄石镇以北3.5公里处,东临本镇桥兜村,南临本镇西洪村,北是临本镇下江东村。全村方圆面积约1.5平方公里,9个村民小组,513户,人口2556人,村配备两委干部9人,村聘干部2人,共有党员63人,其中预备党员4人,村-户代表43人,全村经济作物以水稻、蔬菜、生产兴化米粉等为主,农民人均收入9806元。 走进黄石镇下埭村,迎面是绿意盎然的田野、洁净宽敞的水泥通道,再往前,可以看见村民在百年老榕树下悠闲休憩谈天。一盏盏路灯,一处处花坛,天蓝、水清、景美,处处洋溢着整洁、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气息,令人心旷神怡,神清气爽。 近年来,下埭村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乘改革开放之春风,搭创业开拓之平台,紧紧围绕发展高效绿色农业,建设生态新型乡村的奋斗目标,以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为主线,以改善农村基础、建设生态农村为突破口,以提升农村文化,培养新型农民为重点,积极引导农民建设一个现代化与乡村气息完善结合的山水家园,全力推进”五个文明“建设,推动全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在上级的领导下,村领导班子团结协作,以身作则,勤政廉政,按照“建强组织、发展经济、服务群众、促进和谐”的工作思路,通过抓党建,促经济,办实事,着力转化旧村旧貌。先后投入资金200多万元,浇灌了通往个自然村水泥路面,建造一座抽水站,修筑了田间排洪渠、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实现户户通自来水,与各村主干道硬化率达90%,程控电话入户率95%,有线电视入户率98%,计生“双查”到位率100%,殡葬火化率100%,生活污水处理率80%,清洁能源普及率98%。在抓好社会各项事业的同时,村成立治安巡逻队。 下埭村以“建立生态文明村落”作为新农村建设的目标,每年投入4万多元,开展卫生整治,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村党支部活动室、阅览室、老人活动室等设施齐全。我村扎实开展农村党风廉政建设,成立了村务公开督委员会,积极推行村级事务流程化管理,开展党务村务联动公开,扩大村民知情权、参与权、督促权、民立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理财成了常态,受到群众的欢迎。几年来,未发生村党员干部违纪违法行为、安全生产事故、黄、毒、赌治安及刑事察件,整个村安定稳定,村民生产生活秩序井然。下埭村先后被授予“荔城区十佳村”、“计生协会一流村”等荣誉称号。 还有1个地名与下埭村同名:福建漳州龙海市海澄镇下埭村
下埭村地区行政机构
下埭村景点列表
-
-
莆田苦竹寺
苦竹寺位于西天尾镇下垞村苦竹山脉中段,南面与九华山相望,距莆田城关十三公里,海拔498米。寺院坐北朝南,群山环抱,院前寺后青松翠竹掩映,清幽宁静。寺前梯田错落有致,佛厝坑溪水溪水潺潺,景致绝佳。 据... [全部]
-
-
镇海堤
镇海堤以抵御海潮,围垦埭田,造福于民存世,黄石、新度、笏石、北高四镇69个村共25万人口,22.5万亩田地受益。可谓历经沧桑,迄今已有1200多年。它是莆田最古老效益最大的古建筑,被列为国家级文物保... [全部]
-
-
莆田南少林寺遗址
简介 位于莆田县西天尾镇九莲山林山村,距市区约17公里。九莲山中有座林泉院,始建于南朝陈永定元年(557年),至北宋嘉佑年间(1056-1063),此寺已形成很盛的武风,成为我国东南沿海武术活动的中... [全部]
下埭村特产列表
-
-
龟山绿茶
龟山绿茶 龟山绿茶被列入《中国名茶研究选集》。1980年10月被评为全国五大名茶之一,1988年获农牧渔业部优质奖。 龟山岩绿茶,产于湖北黄冈麻城市龟山峰一带海拔800米以上的罗百川村、龟尾村和柿饼... [全部]
-
-
荔城桂圆
荔城桂圆 桂圆:龙眼,荔枝摘过,龙眼始熟,故曰荔奴,俗称桂圆。据《神农草木经》记载:“龙眼名‘益智’,出南海山谷”。三国初年(220―226年),魏文帝曾下昭群臣曰:“南方之珍若龙眼、荔枝……出自九... [全部]
-
-
荔城荔枝
荔城荔枝 “荔城无处不荔枝”,这是1962年郭沫若来莆田时,有感所作“七律”《途次莆田》的首句,语意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荔城莆田的第一感觉。 莆田何时种植荔枝,地方志没有明文记载,但邑人蔡襄在其《荔枝... [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