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洋村介绍
(一)地理位置 玉洋村是宁德市屏南县代溪镇的一个大行政村之一,是屏南县的东大门。与蕉城区虎坝乡长义村、下楼村、差路村、岩柄村、下洋村等毗邻,形成一弧形半圆圈,距虎坝20公里。南与古田县鹤塘镇文东岭村隔山。至鹤塘23公里。西与福善村、忠洋村接壤,北邻洋头村、北圪村,距镇政府所在地10公里。往屏南52公里,离宁德72公里。 (二)人口土地资源状况 村落面积9.8平方公里,现全村人口达4213人,1186多户,辖6个自然村,36个村民小组。全村版图达830平方公里,地势平坦,海拔780米,森林覆盖率71.1%。 (三)基础设施状况 全村已实现“五通”(通路、通自来水、电、电话、电视),县道921线公路,交通较为方便。 (四)生产生活状况 玉洋人民利用屏宁公路过境的交通优势,乘着建设新农村的快车,许多年轻人外出经商,并在上海、广州、西安等地闯出了名气,使玉洋这条沟通屏宁的古驿道越走越宽广,连接全世界。让玉洋走向世界,让世界知道玉洋。 (五)社会事业状况 全村现有全日制小学,所在校生160多人,为屏南县村级学生最大的村,村里有卫生所1所。该村主要产业食用菌、水果、酿酒、茶叶等行业。 (六)人文风景 玉洋村历史悠久,早在唐朝时就有居民在生产、生活。张家在建房时还挖出很多唐宋时的石板、瓷片等等。玉洋旧时称之叶洋,不知什么时候人民把俗语(本地话)“玉”字替代了“叶”子。前者因其洋面的形状相似而得名;后者因“玉”是富贵的象征兼能镇邪而用之。叫起来更加贴切和吉利,以致廷用至今。其实在玉洋村辖属的各个自然村都有着自己的名字。玉洋自古就是连接屏古、屏宁的交通要塞,堪称古屏南县的丝绸之路。在民国之前,我县的交通落后,经商人们全靠肩挑脚走,可玉洋的商道上连结了建瓯、建阳、邵武等上府今闽北的货物与宁德罗源等地的货物贸易的纽带。有的商人贪图快捷,就把货物在玉洋进行交换。玉洋的经济被许多的商流,物流带动着经济流,使玉洋的经济有了空前发展。并派生出许多行业。其中最走红的就算伢人了,还有开客栈的,豆腐店、草鞋店、光饼店、轿夫、挑夫等等,以适应当时生产所需的行业应运而生。形成了一个大市场,可谓车水马龙,商贾云集,经济活跃。四面八方的人们看中了这聚财块宝地都搬到玉洋来谋生、定居。就慢慢地形成了一个多姓氏点。玉洋现有郑、韦、邱、陈、高、余、黄、叶、谢、张、林、姚、彭、吴等十几个姓氏,可称之为“小联合国”或“独联体”。虽然是一个“多民族”之邦,历史经来,各村民亲如兄弟,团结融洽,和谐共外,堪称一个大家庭。 (七)建筑景观 自古以来玉洋村的建筑物最出名的就算是唐朝兴建的一座佛教古刹——资福寺,可惜在文化大革时期被当作四旧遭到了灭顶之灾。遥想当年佛教寺庙的宏伟建筑群与民宅相映生辉,占地面积达5000平方米,登上15米高的观音楼,极目远眺,美景尽收眼底,还有寺内大雄宝殿成百尊佛像栩栩如生。旧貌难再,年长的人们只能梦幻重游,而三十五岁以下的人只能听着年长者述说着曾经的辉煌与苍桑。
玉洋村地区行政机构
玉洋村景点列表
-
-
屏南廊桥
廊桥俗称“厝桥”,意思是“像房子的桥”,屏南县地处福建省东北部,现存廊桥50余座,其中有建于宋代的万安桥,是目前最长的廊桥,而位于屏南堂口村的千乘桥被誉为最美的廊桥,同时近现代兴建的廊桥也不在少数,... [全部]
-
-
南山漈
南山漈是国家AA级旅游景区,位于宁德市区西部,右怀玉女峰,左连白鹤岭,上通南峰顶。方圆十华里,山幽水秀,奇景深藏,野趣盎然。是《聊斋》电视系列剧的开机地和《翩翩》、《花姑子》两集的外景地. 山中遍布... [全部]
-
-
白水洋风景区
又名仙耙溪,为鸳鸯溪四大奇现之一, 是鸳鸯溪上游景区。 其三大水上万米广场经国家建设部组织专家证实,系目前世界已发现的稀有浅水广场, 故被称为“天下绝景”。 白水洋平坦的岩石河床为一石而就 ,净无沙... [全部]
玉洋村特产列表
-
-
屏南油柰
屏南油柰是福建省宁德市屏南县的特产。被誉为“八闽珍果”的屏南油柰以其独特的口味,硕大的颗粒而深受欢迎,1996年在福州举办的全省水果评比上荣获第一名,这年屏南被评为“中国油柰之乡”。 屏南油柰是福建... [全部]
-
-
鹫红工夫红茶
鹫红工夫红茶是福建省宁德市屏南县的特产。屏南红茶是小种红茶,统称之“鹫红工夫”红茶。外形紧结重实,色泽乌黑油润,汤色艳红,香味醇厚,或带桂香,或带柏香,入口清爽回甘,是小种红茶中的上品。 屏南位于福... [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