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 首页 福建 南平 建瓯市 房道镇 连地村

连地村介绍

《第一篇》村情概况 [名称来历]连地,原名林地,又称淋地。建村已有1000余年,宋朝时刘姓人家由中原迁来在连地置田,,始称刘庄,又名刘厝庄,后改为“林坊”。1901年连地大火,几乎烧毁所有房屋。建村后改为“林地”,因“林”怕火,村民担水时,边担边淋地,又称“淋地”。民国时期改为连地,沿袭至今。 [地理位置]连地村位于建瓯市区以西18公里,地处房道镇东大门,属房道镇半高山片区,平均海拔约470米,东连西际村,西与七道、南科村接壤,北接徐墩镇,南与徐地、尤墩村相邻,204省道穿村而过,交通方便,人杰地灵,是高山片区的咽喉之地。 [人口面积]连地村土地面积12264亩,其中水田面积1233亩,旱地42亩,毛竹林5312亩,锥栗1754亩,用材林1850亩,经济林2073亩。辖连地、张地两个自然村,九个村民小组,433户,人口1640人,其中汉族1636人,畲族3人,苗族1人,村民中“王姓”、“张姓”居多。 《第二篇》自然资源 [地形地貌]连地村属武夷山脉东南麓,笔架岩山脚下。辖区内“圭峰岩山”风景秀丽,海拔705米,全村平均海拔470米左右。连地村四周环山,属中亚热带雨林气候,平均气温19.5℃,土壤以黄土为主,土壤肥沃,土层深厚。全村生态环境良好,是闽江的源头,林地生长茂盛,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95%,是房道镇森林覆盖率先进村。 [物产资源]连地村气候独特、土壤肥沃、物产丰富,盛产冬笋、春白笋、毛竹、锥栗等。“连地白笋”自古以来便是连地村知名特产,因其独特的土质和气候条件,“连地笋”为建瓯一绝,其肉质鲜嫩、通体洁白、口感脆甜,具有“厚、甜、脆、嫩”的特色。白笋可生吃,其笋干片更佳,通体显橙黄色,多年来连地白笋一直畅销上海、浙江等地, [基地建设]连地村现有各种示范基地五片: 1、国家级小流域综合治理整治示范点; 2、福建农林大学锥栗实习基地; 3、建瓯市林业局锥栗丰产示范基地; 4、建瓯市毛竹林示范基地; 5、建瓯市林业局金银花水土保护种植示范基地。 《第三篇》经济发展 [工业]全村现有竹木制品加工厂1家,年产值630万元。灯笼厂产值200多万元,专业合作社2家,其中连地白笋专业合作社占地面积5亩,年产值2600万元。连地白笋交易市场占地面积3亩,合作社结算中心办公大楼490平方米。 [农业]肉猪养殖场3家,存栏肉猪680头,产值120万元。农作物种植总面积3775亩,粮食作物1550亩,其中晚稻1203亩,反季节蔬菜茄子、黄瓜、花菜900余亩,西瓜120亩。2012年村民人均收入7800元。 [林业]全村年均采伐杉木人工林100余亩,年产毛竹15万根,产值约200余万元,年产冬笋40余万斤,鲜笋420余万斤,产值800余万元。 [特产]连地村盛产“黄泥白笋”。每年春风至清明时节,省内外客商常驻连地,专门收购连地白笋贩运至浙江、上海、江苏等地,供不应求。《海峡卫视》、《金土地》等栏目曾专题报道“连地白笋”。“连地白笋”是南平市知名商标。 绿色锥栗果形独特,玲珑秀美,呈金黄色,口感香、甜而不腻,营养丰富,具有健胃补肾的特点,深受消费者好评。 高山蔬菜是连地村的又一个特色产品。连地村海拔高、昼夜温差大非常适宜种植高山蔬菜,主要种植黄瓜、花菜和高山西瓜,产品销往沪、浙等地。 《第四篇》社会事业 [教育]连地村自古以来便有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美德,连地小学是房道镇六所完小之一,容纳了连地、南科、西际等行政村的学生。现有学生106人,专职教师9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九年制义务教育率100%,学校开设英语和计算机课程,着力培养小学生的英语入门基础。民办幼儿园2个,招收幼童75人,专职教师5人。 [医疗保健]现有村级卫生所2所,诊疗医生3人。医疗保健卫生服务覆盖南科、西际等村,服务村民3000余人,为高山片村民的身体健康、就近治疗提供了有力保障和方便。 [社会保障]16—59周岁以上的村民参加农村养老保险率达90%,60周岁以上村民参加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率达100%。全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村民达1600余人,保险率达99%。 《第五篇》基础设施完善 [交通通讯]全村两个自然村全部完成公路硬化,村内道路硬化达70%,完成机耕路拓宽33公里,占山地耕作通行路段的90%以上。广播电视、电信、移动、联通网络覆盖全村。10余位流通大户通过网络与外界及时沟通销售的农产品平台,为村民与外界联系提供良好的平台。 [水利电力]全村已实现自来水入户,电力10千伏高压线已入村。近年来实施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毛竹山、锥栗园坡面水土流失治理工程面积达40平方公里,完成排洪沟3公里,并设跌水30个,蓄水池40口,机耕路4公里,道路排水沟4公里,拦沙坝2座,引水渠1.4公里。 《第六篇》发展规划 [发展战略]连地村党支部以现有连地白笋、锥栗、高山蔬菜、毛竹的资源优势,重点扶持合作社。以党支部+合作社+农户+基地的模式,发展生产带动农民致富。以连地“特色”为发展方向,促进毛竹、白笋、锥栗、高山蔬菜的规模化,以现代农业园区和特色农业基地为平台,以合作社为规模经营为航船,打造具有影响力的连地中心村特色品牌。 [村庄规划]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建设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生态优美、村容整洁的“幸福农村”建设示范村。制定了2012—2030年规划。规划期末居民点建设用地7.8公顷,人均建设面积67.5m2,通过规划整合,把两个自然村连为一体。坚持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与节约用地相结合,充分发挥生态资源的潜力,创造宜人的生活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系统。

连地村地区行政机构

连地村景点列表

锦溪坊
锦溪坊

锦溪坊的制碗工艺至今仍保持着最古老的方式。这种灰白色的土就是我们做碗的原料----高岭土,这些池子是用来清洗高岭土的,当这些高岭土经过水车冲制及多次清洗,呈浆糊状后,就可以做碗了。首先把这些模具放入... [全部]

万木林
万木林

万木林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建瓯市房道乡境内,占地面积1600亩。是元代乡坤杨达卿用“有于吾山种木一株者酬之半粟”的办法,募集乡人在杨家祖坟地大墩山植树营造的。数年之后,这里树木茂盛,蔚然成林了。... [全部]

辰山
辰山

辰山 辰山,位于建瓯市东部的水源乡境内。面积50平方公里,系鹫峰山脉西支,东临屏南县,南朝古田县,海拔1822米,为建瓯诸山之冠,“四大天柱”之首,有“辰山拱北斗”之称。辰山景有逍遥峰,饮甘峰,蟠桃... [全部]

百丈岩
百丈岩

百丈岩 百丈岩位于县城南部的小桥镇,其山脊延伸至迪口、玉山、南雅镇一带,系鹫峰山脉分支,为东西走向,东部山势雄伟,西面山峰连绵,坡度多在35度以上,山中多花岗岩,平均海拔800米,最高1335.4米... [全部]

建溪
建溪

建溪 建溪为建瓯市最大河流,是闽江主要支流,源于浦城和崇安北端,分南浦溪和崇阳溪,两河相汇于徐墩镇山边长源村边,始称建溪。自北向南流经徐墩镇叶坊、徐墩、北津至芝城镇汇入松溪,再经芝城镇七里街、三门和... [全部]

连地村特产列表

建郡扁肉
建郡扁肉

建郡扁肉味脆、嫩、香、甜,入口爽脆,与北方馄沌和其它地方的扁肉口味大不相同,其原因就在馅上。“建郡扁肉”制作过程主要特点是“打肉”,与其他地方的“切肉”不同。肉质纯净,新鲜脆嫩。一般取凌晨宰的生猪新... [全部]

建瓯笋干
建瓯笋干

建瓯笋干是福建省南平市建瓯市的特产。建瓯笋干是以春笋为原料,通过去壳、蒸煮、压片、烘干、整形等工艺制取。片宽节短,是有名的闽笋干。笋干不仅辅佐名菜,而且有相当的营养和药用价值。 由于笋的生长季节性相... [全部]

建泽泻
建泽泻

建泽泻:又名水泻、芒芋、泽芝等。以个大、质坚、色黄白、粉性足者为佳。味甘,性寒。具利水、渗湿、泄热之功效,治小便不利,水肿胀满,汇泻,淋浊等症。主产于建瓯、建阳、浦城等市县。 福建省建瓯县是我国著名... [全部]

建瓯北苑贡茶
建瓯北苑贡茶

北苑御茶(北苑贡茶)是指宋代贡茶,主产区在古代建安县吉苑里,即今建瓯市东峰镇境内。 东峰种植茶叶历史悠久,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茶叶产区之一。据有关文字记载和当代茶学专家陈椽考证,在南北朝时(479-5... [全部]

枣泥山药糕
枣泥山药糕

枣泥山药糕 枣泥山药糕做法: 1.山药切段,上锅蒸熟后去皮。趁热放入白糖,并碾成细泥。 2.红枣蒸熟,用搅拌机打成枣泥。 3.在正方形的保鲜膜上均匀的撒一些糯米粉,放一勺磨好的山药泥,压扁平后,放入... [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