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 首页 福建 南平 延平区 樟湖镇 西塘村

西塘村介绍

延平区樟湖镇西塘村位于南、古、尤三县交界处,316国道横贯全村。全村316户,总人口1228人。辖12个村民小组,共有五个自然村,总面积2.8万亩,其中耕地面积2334亩、有林地2.3万多亩(毛竹林约3000亩),园地及其他3000多亩。交通便捷,全村产业结构以种植、养殖母猪、生猪为基础,主要以养殖生猪为支柱产业,目前畜牧养殖户达200多户,年出栏生猪12万多头,肉产量达9600多吨。村民人均收入9495元。 全村0党员46人,村级组织配套齐全,村两委成员6人(党支部3人,村委会3人),两个协会(计生协会、老人协会),两个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在上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支持下,村民活动场所基本健全,建有老人文化活动中心,基础设施逐步发展,村容村貌不断完善,卫生事业稳步推进。 近年来,村党支部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契机,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治、管理民主”的方针,抓住机遇,开拓进取,结合村情实际,不断调整产业结构。有意引进外资,拟想对本村南洋自然村开发成“旅游、休闲、为一体的避暑山庄”。南洋自然村海拨约900米,村庄上有一座名山叫“王龙亭”,海拨达960多米,山上原始森林茂密,古树参天,风景十分优美,山顶上有一座古廟曰“仙女亭”,香火常年不断,相传廟内灵扦十分灵验,每逢初一、十五,周围十里八乡信男信女,沐浴更衣,进廟烧香许愿,人来人往,落一不绝,场景十分壮观。该廟始建于元朝二年,其中还有一个十分传奇的故事……。山脚下一个山庄即“南洋自然村”,山清水秀,空气新鲜,是个天然氧吧,盛夏三服季节,气温都在25度以下,是个集休闲避署的优美场所。 村两委领导班子拓宽各种经营渠道,大力发展我村特有产品“橄榄竹”,该产品属竹类,其竹长有8-9米,每根口径达10多CM,其笋果大结实,开始入口有苦甜味,稍后就觉清凉爽口,如食鲜橄榄,故称之为“橄槛竹”,并有清凉、解毒、润肠作用,据说适量食用还有降血脂、血压、胆固醇之功效,目前我村现有种植“橄榄竹”约300多亩,规模正在逐见扩大。并有效引导富余劳动力转移120多人,全村各项事业正日益完善和蓬勃发展,有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延平区樟湖镇西塘村位于南、古、尤三县交界处,316国道横贯全村。全村316户,总人口1228人。辖12个村民小组,共有五个自然村,总面积2.8万亩,其中耕地面积2334亩、有林地2.3万多亩(毛竹林约3000亩),园地及其他3000多亩。交通便捷,全村产业结构以种植、养殖母猪、生猪为基础,主要以养殖生猪为支柱产业,目前畜牧养殖户达200多户,年出栏生猪12万多头,肉产量达9600多吨。村民人均收入9495元。 全村0党员46人,村级组织配套齐全,村两委成员6人(党支部3人,村委会3人),两个协会(计生协会、老人协会),两个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在上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支持下,村民活动场所基本健全,建有老人文化活动中心,基础设施逐步发展,村容村貌不断完善,卫生事业稳步推进。 近年来,村党支部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契机,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治、管理民主”的方针,抓住机遇,开拓进取,结合村情实际,不断调整产业结构。有意引进外资,拟想对本村南洋自然村开发成“旅游、休闲、为一体的避暑山庄”。南洋自然村海拨约900米,村庄上有一座名山叫“王龙亭”,海拨达960多米,山上原始森林茂密,古树参天,风景十分优美,山顶上有一座古廟曰“仙女亭”,香火常年不断,相传廟内灵扦十分灵验,每逢初一、十五,周围十里八乡信男信女,沐浴更衣,进廟烧香许愿,人来人往,落一不绝,场景十分壮观。该廟始建于元朝二年,其中还有一个十分传奇的故事……。山脚下一个山庄即“南洋自然村”,山清水秀,空气新鲜,是个天然氧吧,盛夏三服季节,气温都在25度以下,是个集休闲避署的优美场所。 村两委领导班子拓宽各种经营渠道,大力发展我村特有产品“橄榄竹”,该产品属竹类,其竹长有8-9米,每根口径达10多CM,其笋果大结实,开始入口有苦甜味,稍后就觉清凉爽口,如食鲜橄榄,故称之为“橄槛竹”,并有清凉、解毒、润肠作用,据说适量食用还有降血脂、血压、胆固醇之功效,目前我村现有种植“橄榄竹”约300多亩,规模正在逐见扩大。并有效引导富余劳动力转移120多人,全村各项事业正日益完善和蓬勃发展,有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延平区樟湖镇西塘村位于南、古、尤三县交界处,316国道横贯全村。全村316户,总人口1228人。辖12个村民小组,共有五个自然村,总面积2.8万亩,其中耕地面积2334亩、有林地2.3万多亩(毛竹林约3000亩),园地及其他3000多亩。交通便捷,全村产业结构以种植、养殖母猪、生猪为基础,主要以养殖生猪为支柱产业,目前畜牧养殖户达200多户,年出栏生猪12万多头,肉产量达9600多吨。村民人均收入9495元。 全村0党员46人,村级组织配套齐全,村两委成员6人(党支部3人,村委会3人),两个协会(计生协会、老人协会),两个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在上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支持下,村民活动场所基本健全,建有老人文化活动中心,基础设施逐步发展,村容村貌不断完善,卫生事业稳步推进。 近年来,村党支部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契机,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治、管理民主”的方针,抓住机遇,开拓进取,结合村情实际,不断调整产业结构。有意引进外资,拟想对本村南洋自然村开发成“旅游、休闲、为一体的避暑山庄”。南洋自然村海拨约900米,村庄上有一座名山叫“王龙亭”,海拨达960多米,山上原始森林茂密,古树参天,风景十分优美,山顶上有一座古廟曰“仙女亭”,香火常年不断,相传廟内灵扦十分灵验,每逢初一、十五,周围十里八乡信男信女,沐浴更衣,进廟烧香许愿,人来人往,落一不绝,场景十分壮观。该廟始建于元朝二年,其中还有一个十分传奇的故事……。山脚下一个山庄即“南洋自然村”,山清水秀,空气新鲜,是个天然氧吧,盛夏三服季节,气温都在25度以下,是个集休闲避署的优美场所。 村两委领导班子拓宽各种经营渠道,大力发展我村特有产品“橄榄竹”,该产品属竹类,其竹长有8-9米,每根口径达10多CM,其笋果大结实,开始入口有苦甜味,稍后就觉清凉爽口,如食鲜橄榄,故称之为“橄槛竹”,并有清凉、解毒、润肠作用,据说适量食用还有降血脂、血压、胆固醇之功效,目前我村现有种植“橄榄竹”约300多亩,规模正在逐见扩大。并有效引导富余劳动力转移120多人,全村各项事业正日益完善和蓬勃发展,有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延平区樟湖镇西塘村位于南、古、尤三县交界处,316国道横贯全村。全村316户,总人口1228人。辖12个村民小组,共有五个自然村,总面积2.8万亩,其中耕地面积2334亩、有林地2.3万多亩(毛竹林约3000亩),园地及其他3000多亩。交通便捷,全村产业结构以种植、养殖母猪、生猪为基础,主要以养殖生猪为支柱产业,目前畜牧养殖户达200多户,年出栏生猪12万多头,肉产量达9600多吨。村民人均收入9495元。 全村0党员46人,村级组织配套齐全,村两委成员6人(党支部3人,村委会3人),两个协会(计生协会、老人协会),两个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在上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支持下,村民活动场所基本健全,建有老人文化活动中心,基础设施逐步发展,村容村貌不断完善,卫生事业稳步推进。 近年来,村党支部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契机,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治、管理民主”的方针,抓住机遇,开拓进取,结合村情实际,不断调整产业结构。有意引进外资,拟想对本村南洋自然村开发成“旅游、休闲、为一体的避暑山庄”。南洋自然村海拨约900米,村庄上有一座名山叫“王龙亭”,海拨达960多米,山上原始森林茂密,古树参天,风景十分优美,山顶上有一座古廟曰“仙女亭”,香火常年不断,相传廟内灵扦十分灵验,每逢初一、十五,周围十里八乡信男信女,沐浴更衣,进廟烧香许愿,人来人往,落一不绝,场景十分壮观。该廟始建于元朝二年,其中还有一个十分传奇的故事……。山脚下一个山庄即“南洋自然村”,山清水秀,空气新鲜,是个天然氧吧,盛夏三服季节,气温都在25度以下,是个集休闲避署的优美场所。 村两委领导班子拓宽各种经营渠道,大力发展我村特有产品“橄榄竹”,该产品属竹类,其竹长有8-9米,每根口径达10多CM,其笋果大结实,开始入口有苦甜味,稍后就觉清凉爽口,如食鲜橄榄,故称之为“橄槛竹”,并有清凉、解毒、润肠作用,据说适量食用还有降血脂、血压、胆固醇之功效,目前我村现有种植“橄榄竹”约300多亩,规模正在逐见扩大。并有效引导富余劳动力转移120多人,全村各项事业正日益完善和蓬勃发展,有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延平区樟湖镇西塘村位于南、古、尤三县交界处,316国道横贯全村。全村316户,总人口1228人。辖12个村民小组,共有五个自然村,总面积2.8万亩,其中耕地面积2334亩、有林地2.3万多亩(毛竹林约3000亩),园地及其他3000多亩。交通便捷,全村产业结构以种植、养殖母猪、生猪为基础,主要以养殖生猪为支柱产业,目前畜牧养殖户达200多户,年出栏生猪12万多头,肉产量达9600多吨。村民人均收入9495元。 全村0党员46人,村级组织配套齐全,村两委成员6人(党支部3人,村委会3人),两个协会(计生协会、老人协会),两个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在上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支持下,村民活动场所基本健全,建有老人文化活动中心,基础设施逐步发展,村容村貌不断完善,卫生事业稳步推进。 近年来,村党支部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契机,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治、管理民主”的方针,抓住机遇,开拓进取,结合村情实际,不断调整产业结构。有意引进外资,拟想对本村南洋自然村开发成“旅游、休闲、为一体的避暑山庄”。南洋自然村海拨约900米,村庄上有一座名山叫“王龙亭”,海拨达960多米,山上原始森林茂密,古树参天,风景十分优美,山顶上有一座古廟曰“仙女亭”,香火常年不断,相传廟内灵扦十分灵验,每逢初一、十五,周围十里八乡信男信女,沐浴更衣,进廟烧香许愿,人来人往,落一不绝,场景十分壮观。该廟始建于元朝二年,其中还有一个十分传奇的故事……。山脚下一个山庄即“南洋自然村”,山清水秀,空气新鲜,是个天然氧吧,盛夏三服季节,气温都在25度以下,是个集休闲避署的优美场所。 村两委领导班子拓宽各种经营渠道,大力发展我村特有产品“橄榄竹”,该产品属竹类,其竹长有8-9米,每根口径达10多CM,其笋果大结实,开始入口有苦甜味,稍后就觉清凉爽口,如食鲜橄榄,故称之为“橄槛竹”,并有清凉、解毒、润肠作用,据说适量食用还有降血脂、血压、胆固醇之功效,目前我村现有种植“橄榄竹”约300多亩,规模正在逐见扩大。并有效引导富余劳动力转移120多人,全村各项事业正日益完善和蓬勃发展,有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延平区樟湖镇西塘村位于南、古、尤三县交界处,316国道横贯全村。全村316户,总人口1228人。辖12个村民小组,共有五个自然村,总面积2.8万亩,其中耕地面积2334亩、有林地2.3万多亩(毛竹林约3000亩),园地及其他3000多亩。交通便捷,全村产业结构以种植、养殖母猪、生猪为基础,主要以养殖生猪为支柱产业,目前畜牧养殖户达200多户,年出栏生猪12万多头,肉产量达9600多吨。村民人均收入9495元。 全村0党员46人,村级组织配套齐全,村两委成员6人(党支部3人,村委会3人),两个协会(计生协会、老人协会),两个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在上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支持下,村民活动场所基本健全,建有老人文化活动中心,基础设施逐步发展,村容村貌不断完善,卫生事业稳步推进。 近年来,村党支部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契机,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治、管理民主”的方针,抓住机遇,开拓进取,结合村情实际,不断调整产业结构。有意引进外资,拟想对本村南洋自然村开发成“旅游、休闲、为一体的避暑山庄”。南洋自然村海拨约900米,村庄上有一座名山叫“王龙亭”,海拨达960多米,山上原始森林茂密,古树参天,风景十分优美,山顶上有一座古廟曰“仙女亭”,香火常年不断,相传廟内灵扦十分灵验,每逢初一、十五,周围十里八乡信男信女,沐浴更衣,进廟烧香许愿,人来人往,落一不绝,场景十分壮观。该廟始建于元朝二年,其中还有一个十分传奇的故事……。山脚下一个山庄即“南洋自然村”,山清水秀,空气新鲜,是个天然氧吧,盛夏三服季节,气温都在25度以下,是个集休闲避署的优美场所。 村两委领导班子拓宽各种经营渠道,大力发展我村特有产品“橄榄竹”,该产品属竹类,其竹长有8-9米,每根口径达10多CM,其笋果大结实,开始入口有苦甜味,稍后就觉清凉爽口,如食鲜橄榄,故称之为“橄槛竹”,并有清凉、解毒、润肠作用,据说适量食用还有降血脂、血压、胆固醇之功效,目前我村现有种植“橄榄竹”约300多亩,规模正在逐见扩大。并有效引导富余劳动力转移120多人,全村各项事业正日益完善和蓬勃发展,有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延平区樟湖镇西塘村位于南、古、尤三县交界处,316国道横贯全村。全村316户,总人口1228人。辖12个村民小组,共有五个自然村,总面积2.8万亩,其中耕地面积2334亩、有林地2.3万多亩(毛竹林约3000亩),园地及其他3000多亩。交通便捷,全村产业结构以种植、养殖母猪、生猪为基础,主要以养殖生猪为支柱产业,目前畜牧养殖户达200多户,年出栏生猪12万多头,肉产量达9600多吨。村民人均收入9495元。 全村0党员46人,村级组织配套齐全,村两委成员6人(党支部3人,村委会3人),两个协会(计生协会、老人协会),两个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在上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支持下,村民活动场所基本健全,建有老人文化活动中心,基础设施逐步发展,村容村貌不断完善,卫生事业稳步推进。 近年来,村党支部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契机,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治、管理民主”的方针,抓住机遇,开拓进取,结合村情实际,不断调整产业结构。有意引进外资,拟想对本村南洋自然村开发成“旅游、休闲、为一体的避暑山庄”。南洋自然村海拨约900米,村庄上有一座名山叫“王龙亭”,海拨达960多米,山上原始森林茂密,古树参天,风景十分优美,山顶上有一座古廟曰“仙女亭”,香火常年不断,相传廟内灵扦十分灵验,每逢初一、十五,周围十里八乡信男信女,沐浴更衣,进廟烧香许愿,人来人往,落一不绝,场景十分壮观。该廟始建于元朝二年,其中还有一个十分传奇的故事……。山脚下一个山庄即“南洋自然村”,山清水秀,空气新鲜,是个天然氧吧,盛夏三服季节,气温都在25度以下,是个集休闲避署的优美场所。 村两委领导班子拓宽各种经营渠道,大力发展我村特有产品“橄榄竹”,该产品属竹类,其竹长有8-9米,每根口径达10多CM,其笋果大结实,开始入口有苦甜味,稍后就觉清凉爽口,如食鲜橄榄,故称之为“橄槛竹”,并有清凉、解毒、润肠作用,据说适量食用还有降血脂、血压、胆固醇之功效,目前我村现有种植“橄榄竹”约300多亩,规模正在逐见扩大。并有效引导富余劳动力转移120多人,全村各项事业正日益完善和蓬勃发展,有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延平区樟湖镇西塘村位于南、古、尤三县交界处,316国道横贯全村。全村316户,总人口1228人。辖12个村民小组,共有五个自然村,总面积2.8万亩,其中耕地面积2334亩、有林地2.3万多亩(毛竹林约3000亩),园地及其他3000多亩。交通便捷,全村产业结构以种植、养殖母猪、生猪为基础,主要以养殖生猪为支柱产业,目前畜牧养殖户达200多户,年出栏生猪12万多头,肉产量达9600多吨。村民人均收入9495元。 全村0党员46人,村级组织配套齐全,村两委成员6人(党支部3人,村委会3人),两个协会(计生协会、老人协会),两个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在上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支持下,村民活动场所基本健全,建有老人文化活动中心,基础设施逐步发展,村容村貌不断完善,卫生事业稳步推进。 近年来,村党支部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契机,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治、管理民主”的方针,抓住机遇,开拓进取,结合村情实际,不断调整产业结构。有意引进外资,拟想对本村南洋自然村开发成“旅游、休闲、为一体的避暑山庄”。南洋自然村海拨约900米,村庄上有一座名山叫“王龙亭”,海拨达960多米,山上原始森林茂密,古树参天,风景十分优美,山顶上有一座古廟曰“仙女亭”,香火常年不断,相传廟内灵扦十分灵验,每逢初一、十五,周围十里八乡信男信女,沐浴更衣,进廟烧香许愿,人来人往,落一不绝,场景十分壮观。该廟始建于元朝二年,其中还有一个十分传奇的故事……。山脚下一个山庄即“南洋自然村”,山清水秀,空气新鲜,是个天然氧吧,盛夏三服季节,气温都在25度以下,是个集休闲避署的优美场所。 村两委领导班子拓宽各种经营渠道,大力发展我村特有产品“橄榄竹”,该产品属竹类,其竹长有8-9米,每根口径达10多CM,其笋果大结实,开始入口有苦甜味,稍后就觉清凉爽口,如食鲜橄榄,故称之为“橄槛竹”,并有清凉、解毒、润肠作用,据说适量食用还有降血脂、血压、胆固醇之功效,目前我村现有种植“橄榄竹”约300多亩,规模正在逐见扩大。并有效引导富余劳动力转移120多人,全村各项事业正日益完善和蓬勃发展,有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延平区樟湖镇西塘村位于南、古、尤三县交界处,316国道横贯全村。全村316户,总人口1228人。辖12个村民小组,共有五个自然村,总面积2.8万亩,其中耕地面积2334亩、有林地2.3万多亩(毛竹林约3000亩),园地及其他3000多亩。交通便捷,全村产业结构以种植、养殖母猪、生猪为基础,主要以养殖生猪为支柱产业,目前畜牧养殖户达200多户,年出栏生猪12万多头,肉产量达9600多吨。村民人均收入9495元。 全村0党员46人,村级组织配套齐全,村两委成员6人(党支部3人,村委会3人),两个协会(计生协会、老人协会),两个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在上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支持下,村民活动场所基本健全,建有老人文化活动中心,基础设施逐步发展,村容村貌不断完善,卫生事业稳步推进。 近年来,村党支部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契机,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治、管理民主”的方针,抓住机遇,开拓进取,结合村情实际,不断调整产业结构。有意引进外资,拟想对本村南洋自然村开发成“旅游、休闲、为一体的避暑山庄”。南洋自然村海拨约900米,村庄上有一座名山叫“王龙亭”,海拨达960多米,山上原始森林茂密,古树参天,风景十分优美,山顶上有一座古廟曰“仙女亭”,香火常年不断,相传廟内灵扦十分灵验,每逢初一、十五,周围十里八乡信男信女,沐浴更衣,进廟烧香许愿,人来人往,落一不绝,场景十分壮观。该廟始建于元朝二年,其中还有一个十分传奇的故事……。山脚下一个山庄即“南洋自然村”,山清水秀,空气新鲜,是个天然氧吧,盛夏三服季节,气温都在25度以下,是个集休闲避署的优美场所。 村两委领导班子拓宽各种经营渠道,大力发展我村特有产品“橄榄竹”,该产品属竹类,其竹长有8-9米,每根口径达10多CM,其笋果大结实,开始入口有苦甜味,稍后就觉清凉爽口,如食鲜橄榄,故称之为“橄槛竹”,并有清凉、解毒、润肠作用,据说适量食用还有降血脂、血压、胆固醇之功效,目前我村现有种植“橄榄竹”约300多亩,规模正在逐见扩大。并有效引导富余劳动力转移120多人,全村各项事业正日益完善和蓬勃发展,有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还有8个地名与西塘村同名:福建福州永泰县东洋乡西塘村浙江省金华义乌市江东街道西塘村浙江省金华武义县桃溪镇西塘村广东广州市从化区鳌头镇西塘村安徽六安市舒城县棠树乡西塘村安徽黄山市祁门县历口镇西塘村湖南永州零陵区石山脚乡西塘村浙江省温州平阳县鳌江镇西塘村

西塘村地区行政机构

西塘村景点列表

南平明翠阁
南平明翠阁

位于南平市区东,建溪旁,依附于凤冠岩上。明代建时为观音阁。宋代著名诗人辛弃疾到延平留下《水龙吟·过南剑双溪楼》一长调,词中涉及凤冠岩上的这座楼阁。清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全阁扩建,改名为明翠阁。... [全部]

开平寺
开平寺

开平寺坐西北朝东南,中轴线自东南向西北,寺院三面环山,左山高,右山低。其山势正如古语说的“青龙高万丈,只怕白虎抬头望”。后山古木苍林,景色清邃秀雅,寺前地势平坦,视野开阔,堪称洞天福地。开平寺历代高... [全部]

东门谯楼
东门谯楼

东门谯楼,门洞用石条砌成,墙体用大块的卵石筑成。城墙脚下的这块“禁止搬运、保固地方”的石头,是和平“旧市三禁碑”之一,为清代设立。 由于当时社会地主少、农民多,农民每次把收成的大部分上交给地主,在青... [全部]

南平大洲岛
南平大洲岛

大洲岛位于闽江上游,是闽北新近开发的一处集体闲、娱乐为一体的旅游景点。依山傍水,岛上四季常青,气候宜人,被誉为闽北的“太阳岛”。 从踏上度假岛的那一刻开始,您就会感受到从未有过的惬意和轻松,使您暂时... [全部]

游定夫祠
游定夫祠

游定夫祠位于南平市区城东28公里的南山镇凤池村。祠背倚狮山,南临凤水,景物清佳。始建于元延佑三年(1316年),由游定夫九世孙游以仁建。明清时四次重修。现祠为清道光十七年(1837年)重修平面呈“金... [全部]

西塘村特产列表

南平烤烟
南平烤烟

南平烤烟是福建南平延平区的特产。 所在地域: 福建 申请人: 南平市烟草学会 所在地域: 2014年 划定的地域保护范围: 南平市所辖延平区、邵武市、建阳市、武夷山市、建瓯市、光泽县、顺昌县、浦城县... [全部]

樟湖光饼
樟湖光饼

樟湖光饼是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樟湖镇的特产。樟湖光饼有酥脆、馨香、口感好等特色,而盛名远扬。 光饼是一种干脆的面食,圆型干饼,上有芝麻,中间有孔,以绳穿之成串,香脆诱人,价格也相当便宜,牙好的朋友可以... [全部]

龙凤汤
龙凤汤

龙凤汤 主料:蛇750克,乳鸽400克 辅料:枸杞、姜 调料:酒、清汤、味精、盐 制法: (1)将蛇宰杀,剥皮,去头尾,自蛇背斩成一寸长段,蛇腹相连,盘好,乳鸽去毛,剖腹挖去内脏,洗净,将蛇同乳鸽一... [全部]

草根炖猪脚
草根炖猪脚

草根炖猪脚 原料 猪脚:一条 草药:还力草(5角),青木黄(5角),草积头(5角),牛奶子(5角) 小目鱼:3只 做法 首先将以上四种草药合并放入高压锅加入清水,将其熬汤,备用。将猪脚洗净,切成块,... [全部]

南平地瓜糕
南平地瓜糕

原料地瓜泥 500g(天呀,才半个地瓜,就500g了,,实在很郁闷...) 糯米粉(元宵粉) 250g 玉米粉 80g 糖 80g 做法1、地瓜去皮切片,蒸熟,记得哦,别放水,要干蒸 再把... [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