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源村介绍
一、政区概况 名称来历罗源地名来自古时村庄开基时,人们在两山对峙的山谷里建房居住。当时村庄名叫罗源峡,后简称罗源。 地理位置罗源村地处南平市延平区东南部,距市区8公里。 政区变革1960年前,罗源、岭炳洋同属一个大队,名为罗源大队,属夏道公社管辖,当时罗源大队下辖8个生产队,分别是:罗源第一、二、三、四生产队、岭炳洋生产队、北湖生产队、际头生产队、山口生产队。1961年,罗源大队划归东坑公社管辖。罗源与岭炳洋划分为两个大队,岭炳洋、北湖、际头、山口等生产队为岭炳洋村管辖。罗源大队管辖原有的一、二、三、四生产队,1986年“0”开始,罗源大队更名为罗源大队革命领导小组。1984年选举,东坑公社更名为东坑村,罗源大队也更名为罗源村。1992年东坑村撤并到水南街道办事处,罗源村跟随归水南街道办政管辖。 政区划分2011年末,罗源村仍为四个村民小组,分别为第一、二、三、四村民小组。 人口面积2011年来,全村281户、人口1126人,全村管辖面积约7200亩。 二、自有条件 地形罗源村地处低山丘陵地带,土壤肥沃,境内最高峰400米。 气温常年气温最高38摄氏度、最低零下1—2摄氏度,空气新鲜。 自然灾害罗源村境内土质疏松,每年雨季,都会发生打下山体滑坡。2010年6月18日遇罕见暴雨,发生地质灾害,造成2人死亡,1人重伤病故。 三、经济概况 2011年来,全村耕地827亩,林地面积6200亩。其中毛竹约3200亩,杉木林2900亩,森林覆盖率为85%,寻集体经济收入为薄弱,无固定收入,每年只靠村民砍伐毛竹或砍伐杉木时,收取一些山本费作村里开支。 2003年村里将大部分土地承租给南平市工业园创办工业园区,村民的收入主要是经营毛竹及外出务工和到园区企业务工为主。2011年村民人均纯收入7900元。 四、风土人情 罗源村史一个多姓氏的村庄,全村有20多个姓氏,陈、童、傅三姓居多。罗源村每年要庆贺的节日主要有孝节、元公尊王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尤其是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二日“元公尊王”节最为热闹。那一天是全村村民祈福的日子。一大早,每家每户都摆上水果、酒、茶、斋菜等供品、点上香烛、恭迎“元公尊王”的队伍。孩子们则穿上新衣,拿着彩旗,跟随大人们到村中庙里迎“元公尊王”神像,神像请出,伴随着阵阵鞭炮声、锣鼓声“元公尊王”神像由二人抬着开始巡游村中每条街道,神像没到一处,那里的住户都点燃鞭炮迎接,并与巡游队伍中抬香火篮的人交换香火,以祈求来年家庭平安、事事顺意,其场面较为壮观。 五、医疗卫生 罗源全村村民基本都参加了“新农合医保”,参保率达98%,村里有卫生所,两名医生,基本能满足村民砍小病的需求。 还有5个地名与罗源村同名:福建南平浦城县水北街镇罗源村福建三明建宁县黄埠乡罗源村浙江省杭州建德市航头镇罗源村广东肇庆市封开县河儿口镇罗源村广东肇庆市四会市罗源镇罗源村
罗源村地区行政机构
罗源村景点列表
-
-
南平明翠阁
位于南平市区东,建溪旁,依附于凤冠岩上。明代建时为观音阁。宋代著名诗人辛弃疾到延平留下《水龙吟·过南剑双溪楼》一长调,词中涉及凤冠岩上的这座楼阁。清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全阁扩建,改名为明翠阁。... [全部]
-
-
开平寺
开平寺坐西北朝东南,中轴线自东南向西北,寺院三面环山,左山高,右山低。其山势正如古语说的“青龙高万丈,只怕白虎抬头望”。后山古木苍林,景色清邃秀雅,寺前地势平坦,视野开阔,堪称洞天福地。开平寺历代高... [全部]
-
-
东门谯楼
东门谯楼,门洞用石条砌成,墙体用大块的卵石筑成。城墙脚下的这块“禁止搬运、保固地方”的石头,是和平“旧市三禁碑”之一,为清代设立。 由于当时社会地主少、农民多,农民每次把收成的大部分上交给地主,在青... [全部]
罗源村特产列表
-
-
南平烤烟
南平烤烟是福建南平延平区的特产。 所在地域: 福建 申请人: 南平市烟草学会 所在地域: 2014年 划定的地域保护范围: 南平市所辖延平区、邵武市、建阳市、武夷山市、建瓯市、光泽县、顺昌县、浦城县... [全部]
-
-
樟湖光饼
樟湖光饼是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樟湖镇的特产。樟湖光饼有酥脆、馨香、口感好等特色,而盛名远扬。 光饼是一种干脆的面食,圆型干饼,上有芝麻,中间有孔,以绳穿之成串,香脆诱人,价格也相当便宜,牙好的朋友可以... [全部]
-
-
龙凤汤
龙凤汤 主料:蛇750克,乳鸽400克 辅料:枸杞、姜 调料:酒、清汤、味精、盐 制法: (1)将蛇宰杀,剥皮,去头尾,自蛇背斩成一寸长段,蛇腹相连,盘好,乳鸽去毛,剖腹挖去内脏,洗净,将蛇同乳鸽一... [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