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 首页 浙江 宁波 余姚市 大岚镇 柿林村

柿林村介绍

【村情风貌】柿林村位于浙江省余姚市大岚镇东南部,它依山而建、西高东低、错落有致、布局紧凑合理,村中道路弯弯曲曲、小巷悠悠,是一座文化结构十分完整的古村落。由于地处平均海拔为550米的高山台地,境内阳光充沛、雨量丰富、四季分明。风光优美、空气纯净清新,地方特色旅游资源较为丰富,有国家4A级景区即“丹山赤水”景区。因景致宜人,风物独特,这儿还曾被选为电影《曙光》、《山花》和电视片《百家姓》(沈姓)以及最近热播剧《国家干部》的外景拍摄地。柿林村区域面积为6.05平方公里,就在这小小的村落里,现有农户289户,705个人口,拥有粮田面积572亩,旱地面积341亩,柿子林面积200多亩,山林面积6202亩,森林覆盖率高达81.1﹪。柿林村自古以来“重教敬学”风尚盛行,形成了独特的“耕读传家”传统。受此影响,全村居民文化素质较高。近年来,更是积极创建各种荣誉称号,在全村居民的共同努力下,我村曾先后被评为:浙江省全面小康示范村、浙江省特色农家乐示范基地、浙江省兴林富民示范村、宁波市文明村、宁波市历史文化名村、余姚市民主法治示范村、余姚市生态绿化村、余姚市优秀文化中心村等荣誉称号。目前正在积极争创“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村史沿革】柿林村是单一的沈姓血缘村落,因此有“一个村、一个姓、一条心”的说法。据资料记载:周文王第十子冉季封于沈,是沈氏始祖,其45世祖于元末明初迁居峙岭,为峙岭沈氏始祖,该始祖即太隆公。距今已有650多年的历史。柿林,曾因人才辈出称作仕林,又因两岭对峙故称峙岭,现因盛产柿子而得名柿林。柿林村其地又名为“丹山赤水”,早在东汉年间,就有许多道教名士来此隐居修身,被道家尊之为三十六洞天之第九洞天,宋徽宗曾御书“丹山赤水洞天”。历代诸多名人雅士到此揽胜抒怀,留下了许多优美诗篇。唐代诗人李白就有“四明三千里,朝起赤城霞”之吟,明代诗人又有“丹山赤水神仙宅,布袜青鞋作胜游”之记。柿林村的开村始祖沈太隆也曾赞美柿林:“洞天福地甚奇哉,不染人间半点埃,相士择宜居此在,岭头惟有白云来. 【产业经济】柿林村属山林经济,柿子、茶叶、竹笋、花卉等是村民的主要经济来源,其中“吊红”柿子播种面积200多亩,年产20多万斤,产值50多万元;茶叶1200多亩,年产干茶120余吨,产值30多万元。特别是近几年来,柿林村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因地制宜发展旅游经济。2002年按照“一点启动,全面带动”的旅游发展思路,成功开发“丹山赤水”风景名胜区,积极推动产业结构调整,鼓励村民开办“农家乐”,使其走上转产专业、增收致富的门路。目前,柿林村已有农家乐饭店29家,农家旅店9家,通过“严格管理抓质量、优化服务增收入”,充分挖掘红色文化和风土人情资源,现已连续成功举办和承办了“丹山赤水柿子节”、“四明山红色旅游开游仪式”、“余姚市电影节”等大型文艺活动,在丰富村民精神文明生活的同时更是提升的丹山赤水景区的知名度。随着新农村建设步伐不断加快,村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2007年村集体可用资金60余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达7305元。 【社会事业】村党支部牢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宗旨,坚持做到与广大村民心连心,时时处处为民着想,把村民的困难和呼声作为工作的第一信号,想方设法及时予以解决。现村里有规范化的卫生室给村民提供医疗服务,每年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村民达100﹪。日常,村党支部把保障和实现群众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落脚点,根据村实际情况和村集体经济实力,对60岁以上的老年村民每年发放300——480元不等的养老补贴;对老干部每月补贴60元养老金;每年重阳节,给60岁以上老人每人发放50元礼品金。另外,村还投入资金16.30万元新建了村落文化宫,新添了健身器材,有效地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并在村口广场上专门成立了警务室,确保村民和游客的安全。 【村镇建设】在大力发展旅游业的同时,村两委十分重视村容村貌环境建设,决心走“生态立村、生态强村”之路。结合本村实际,请专家制定了古村保护规划。以整治环境为抓手,以“改路、改水、改厕”为重点,以“硬化、亮化、绿化 柿林村 柿林村-观光旅游文化体验农家乐柿林村位于余姚市大岚镇东南部,国家4A级景区丹山赤水风景名胜区内,原名峙岭,因山上柿树成林,因此改名为柿林,现有农户289家,人口741人。柿林村地处四明山腹地,山青水秀,风光旖旎,文化底蕴深厚,具有绝佳的生态环境和古村落基础。柿林村自古以来“重教敬学”风尚……

柿林村地区行政机构

柿林村景点列表

王阳明故居
王阳明故居

心学大师王阳明的诞生之地 全国重点文保单位 --王阳明故居 是全国重点文保单位。瑞云楼始建于明代,是心学大师王阳明的诞生之地。王阳明,名守仁,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军事家和书法家。 王阳明诞... [全部]

四明山国家森林公园
四明山国家森林公园

四明山森林公园地处四明山腹地,海拔在600—900米之间,形成独特的高山气候,夏季平均气温低于平原地区6℃—8℃,是炎炎酷暑里的一片清凉世界。 四明山森林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良,山青、水秀、谷幽、岩... [全部]

田螺山遗址
田螺山遗址

田螺山遗址位于余姚市三七市镇相岙村村口,是浙江省新近发现和发掘的又一处重要的河姆渡文化遗址。遗址总面积约30000平方米,文化堆积厚度超过3米,分为6个文化层,距今年代约为5500--7000年。 ... [全部]

五桂楼
五桂楼

五桂楼坐落在梁弄下街洞门弄,是一幢二层三楹木结构清建筑,系里人黄澄量为藏书而建造的。黄的的先祖颇有雅名,南宋时,五兄弟同中进士,同朝为官,衣锦还乡时,宋高宗赠 《 送五子还乡 》 诗中有“仙藉桂枝香... [全部]

梁弄古镇
梁弄古镇

梁弄是浙江省历史文化名镇,抗战时期是四明山革0据地的心脏,历史上还是浙东唐诗之路的重要驿站,李白、皮日休等渚多诗人驻足于此。镇内有五桂楼、宋墓石雕、马蹄形街等历史古迹和浙东根据地纪念馆、新四军浙东纵... [全部]

柿林村特产列表

余姚甲鱼
余姚甲鱼

余姚甲鱼是浙江省宁波市余姚市的特产。余姚甲鱼外形色泽光亮,裙边光滑厚实富有弹性,体内脂肪较少呈自然黄,运动能力强,品质上乘,接近野生甲鱼。余姚甲鱼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余姚地处北纬30度线... [全部]

大隐石雕
大隐石雕

余姚大隐石雕由石岩开凿取石,进行石制品加工,相传始于唐代(亦有说始于汉代)至今已有一千余年历史。 最初大隐石岩业主要是以取石板为主,后逐渐随着石板业的发展而拓展为建筑业,建筑业的开拓,拓宽了石产品的... [全部]

陆埠佛雕
陆埠佛雕

陆埠佛雕起源于魏晋时代,流行于唐代,鼎盛于清代,从业者名匠多达400余人。 陆埠佛雕艺人大多用樟木、楠木等名贵木材雕刻佛像,因其工艺精细、神态栩栩如生,因而深受社会各界的欢迎,产品遍及海内外。泰山绝... [全部]

余姚笋干菜
余姚笋干菜

余姚笋干菜在明代就作为贡品进贡京城,色泽黄亮,肉质鲜嫩,味甘,香郁,被誉为“珍稀菜肴”。它的特点是储存持久、携带方便,鲜嫩可口,四季皆宜。余姚笋干菜的主要原料是雪里蕻和春笋,原材料的优劣会影响到质量... [全部]

余姚荷藕
余姚荷藕

余姚荷藕 余姚市河姆渡水生动植物研究所 10933578 荷藕 余姚荷藕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陆埠豆酥糖 [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