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中村介绍
【村史沿革】现境原属天华乡,1992年并入朗霞镇,2001年3月行政村撤并,南徐、籍义巷、黄家三村合并,定名为天中村。南徐村,四百年前周巷徐姓分居,地处周巷之南故名,民国属天华乡八保,1950年为三村,1956年建高级社,1958年属红旗公社七大队,1961年为天华公社南徐大队,1983年改称村。籍义巷村,熊为大姓,淳熙八年(1182)始祖从上虞县令任上迁居于此,以兄弟重情义,籍义气建村,故名,民国属天华乡三保,1950年改称二村,1965年为群益高级社,1958年属红旗公社七大队,1961年为天华公社籍义巷大队,1983年改村。黄家村,以姓得名,六百年前从梁弄迁此,民国为天华乡七保,1950年为三村,1956年为同一高级社,1958年属红旗公社七大队,1961年为天华公社黄家大队,1983年改村。 【产业经济】农业以水稻为大宗,有油菜、西瓜、慈菇、荸荠等经济作物。近年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实施农业产业转型,2008年有农业规模化经营大户10户。村办工业起步于上世纪七十年代,目前村内有企业23家,主要有方泰玻线厂、金韵乐器配件厂、百春冲件厂等,全村工业总产值1.67亿元。 【社会事业】民国时期有南徐、籍义巷小学。解放后发展村级教育事业,在南徐、籍义巷小学设有扫盲学校、农民夜校,1964年新建黄家小学,1992年教育网点调整并入街道中心小学。2000年新建天中幼儿园,有学前班幼儿200多名。群众文化兴起于上世纪七十年代,三村相继成立农民俱乐部、业余文宣队,上世纪八十年代兴建老年活动室和青年民兵活动室。1969年村成立村合作医疗室,南徐“赤脚医生”治疗胃病成名,省内闻名,2003年开始新型合作医疗保险,目前村民参保率达95%以上。 【村镇建设】境域交通便利,位于329国道南2公里,朗马公路穿越全境。解放初期村庄建设发展缓慢,村民居多数为平方和草舍,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开始改建房屋,到目前村民居住二至三层楼房户数占全村的80%以上,居住条件大大改善。1968年全村安装电灯,1995年全村安装自来水,入户率达到100%,基本实现道路硬化、村庄绿化、路灯亮化、卫生洁化。村主要道路都安装路灯,建有村级保洁队伍,垃圾实行袋装化,基本实现路平、灯明、水清。
天中村地区行政机构
天中村景点列表
-
-
王阳明故居
心学大师王阳明的诞生之地 全国重点文保单位 --王阳明故居 是全国重点文保单位。瑞云楼始建于明代,是心学大师王阳明的诞生之地。王阳明,名守仁,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军事家和书法家。 王阳明诞... [全部]
-
-
四明山国家森林公园
四明山森林公园地处四明山腹地,海拔在600—900米之间,形成独特的高山气候,夏季平均气温低于平原地区6℃—8℃,是炎炎酷暑里的一片清凉世界。 四明山森林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良,山青、水秀、谷幽、岩... [全部]
-
-
田螺山遗址
田螺山遗址位于余姚市三七市镇相岙村村口,是浙江省新近发现和发掘的又一处重要的河姆渡文化遗址。遗址总面积约30000平方米,文化堆积厚度超过3米,分为6个文化层,距今年代约为5500--7000年。 ... [全部]
天中村特产列表
-
-
余姚甲鱼
余姚甲鱼是浙江省宁波市余姚市的特产。余姚甲鱼外形色泽光亮,裙边光滑厚实富有弹性,体内脂肪较少呈自然黄,运动能力强,品质上乘,接近野生甲鱼。余姚甲鱼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余姚地处北纬30度线... [全部]
-
-
大隐石雕
余姚大隐石雕由石岩开凿取石,进行石制品加工,相传始于唐代(亦有说始于汉代)至今已有一千余年历史。 最初大隐石岩业主要是以取石板为主,后逐渐随着石板业的发展而拓展为建筑业,建筑业的开拓,拓宽了石产品的... [全部]
-
-
陆埠佛雕
陆埠佛雕起源于魏晋时代,流行于唐代,鼎盛于清代,从业者名匠多达400余人。 陆埠佛雕艺人大多用樟木、楠木等名贵木材雕刻佛像,因其工艺精细、神态栩栩如生,因而深受社会各界的欢迎,产品遍及海内外。泰山绝... [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