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 首页 浙江 宁波 鄞州区 曕岐镇 岐下洋村

岐下洋村介绍

岐下洋村濒临象山港北岸,与鄞州滨海投资创业中心工业园区仅一路之隔,沿海中线以东为工业城,以北则为用地和村民居住区。该村民居较为分散,是按区域划分为岐洋和下洋二个自然村,其中岐洋自然村有下横、中横、上横三个点,下横又有邹家、老屋里等民居点,上横主要有张家,中横有楼屋里等民居点。下洋自然村则有老屋里、上三文(户)、四文(户)潭、徐家四个点。现有全村总户数308户852人,主要姓氏有谢、邹、张、徐等。 岐下洋村在瞻岐镇所有行政村中历史最短的一个村,村庄形成最多不会超过200年。十九世纪初期,由于潮夕作用以及瞻岐一带百姓制盐等因素,现岐下洋一线形成了一片高墩,墩里是田地,墩外是海涂,出于生产方便等因素,谢、邹、张等姓氏选择这里落户,逐渐形成村庄。岐洋自然村故被称为墩里、张家面。下洋自然村因靠围绕在新碶头一带,被称作新碶头。 据传,最早落户岐下洋村的分别是两个自然村的谢家老屋晨,他们分属瞻岐,谢姓棐荫堂和井头门的分支。之后,邹家、张家从张家山迁入岐洋定居,徐家从球山大礁面(海南村)搬到下洋落户。李家从舵撞岙甄家高墩搬到上桥头与徐家为邻,而上三(文)户、四(文)户潭和楼屋里都是以谢姓为主。因此,岐下洋村谢姓是第一大姓,占全村半数以上,其次是邹、张、徐、李,此外还有王、朱、干、胡、郑、孙、共计姓。因此,岐下洋也是一个以走拢百姓合成的村子。历史上岐下洋村位于鄞县与镇海县交界之处,村北有一条界河,从合岙高车头至穿鼻头,界河以东有松树塘塍,以北有柏树塘塍,柏树塘塍即现穿咸线雏形。 岐下洋村人以种田为主业,所种之田有老塘田和新塘田之分,老塘田通常年份能旱涝保丰收;而新塘田多数是永成塘建成后的低洼田,俗称汇白地,种田要使用船只打秧,好的年景每亩能打二三百斤稻谷,但若遇到风水,则一夜之间会被冲得精光,颗粒无收。因此,种汇白田被比喻成-中的打-。该村因沿海小平原,村民所经营的副业,可谓五花八门。他们就近利用自然资源,家家户户自制食盐,每户人家或多或少都有几块晒盐板,有些户除了自给外,还少量出售;下海捕鱼,下河抓鱼抓蟹又是他们的副业,捕鱼抓蟹又名目繁多,有小钓船、游丝网、船网、网、板曾捕鱼,有车大塘鱼、车夜毛蟹、下黄鳝箩、可弹弓鱼等,其他它行业还有打蒲包、挑小白担,给大户人家做长工、打短工等等。 尽管如此,但在1949年解放之前,大多数村民的生活都比较贫困,所居住房屋除了上文提到的几处大屋之外,有许多户都以草棚为居所,时时存在火灾隐患,一不留神,便化为灰尘。 1949年5月,解放后,因靠近海洋,故取名为下洋村,属瞻岐乡。1954年初级社时建立了岐沿合作社,1956年成立了下洋高级社,1959-1961年,-至公社化时期,办公室设在中横里孙家桥头。1961年瞻岐公社成立时,新碶头建立下洋大队,张家面、墩里建立岐洋大队,两地相距仅二三百米。 1955年,大嵩区在新碶头建造了全区第一个抽水机站,24匹马力的大机器用柴爿为燃料发动,抽上来的水通过渠道,引向四面八方,当时参观者人山人海,觉得十分新奇。 1964年——1965年间,瞻岐公社对永成塘田畈进行了水利改造,第二季和第三季汇白田全面改造改种棉花,岐洋和下洋两个大队成为这项农业改革的最大受益者之一,原几百亩汇白田翻种棉花后,成为半粮半棉地区,后又实行粮棉轮作,使社员收入大幅度提高。1985年,该村大批棉地改种桔子,又经历了一次产业结构调整。1998年和2001年,部分桔地再次调整结构,改种为养,变成咸水混养塘。 1983年政社分设时,岐洋和下洋都建立了村委会,同年,岐洋村建造了两层和三楼挂面的综合文化楼,下洋村也建造了两楼挂面的大会堂。2004年6月二村合并,取原村名的头一个字,为岐下洋村。2005年,岐下洋村两村中间地段,即原上世纪50年代中后期下洋村的集体办公地址孙家桥头一带,建造了新的村办公大楼,同年,该村被命名为区级文明村和生态绿化示范村,2006年被评为市级园林式村庄,2007年又被命名为市级文明村。 岐下洋人比较勤劳,除了解放前搞副业项目较多外,解放后集体生产时期,搞小农也小有名气,种植果蔬,庭院经济相当活跃.从1960年——1973年,该村先后参加了建造里坑水库、新田里、大闸门和尖山墩水库,参加了大嵩江大闸建设,他们还是联胜盐场和红卫盐场的股份村,共同参与了两塘的的建造和盐场建滩,为后人积累了宝贵的财富。上世纪七十年代,岐下洋人又对所有田块进行了土地平整和划块,为建造标准田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岐下洋村民风淳朴,且崇尚教育,尤为岐洋自然村更甚。民国期间,邹家太公在自家祖堂设立私塾,招收本族子弟入学,并亲任教师;解放后岐下洋村由村民集资,捐办下洋小学,校址就设在两村中心的孙家桥头,1970年岐洋和下洋各自兴办小学,1979年两校合并为岐下洋小学。1976-1978年开办带帽的岐下洋初中。199年,为了教育资源整合,提高办学质量,岐下洋小学撤消,并入瞻岐镇中心小学。自1978年恢复高考考试以来,该村共有40余人考入大中专院校,有的大学生参加工作后已走上领导岗位。而有的虽然不是科班出身,但经过基层锻炼,靠自学成材或合理合法经营成为政界人士、企业家或能工巧匠的为数不少,如曾担任过瞻岐镇-(现区-部常务副部长)的邹云益,原瞻岐镇镇长的(现已退休)李宗宝和原塘溪镇-,现人大办公室副主任李宏国父子;能工巧匠有宁波宏托精雕厂厂长谢武宏、明州工艺雕刻厂徐昌乾及徐建军等父子4人。而关于李玲宝的针灸治病和助人为乐等事迹,更为当地群众所津津乐道。 瞻岐镇岐下洋村村委会 地址:226号 电话:88408683 没有传真

岐下洋村地区行政机构

岐下洋村景点列表

大慈寺与史相墓
大慈寺与史相墓

在东钱湖之东岸,福泉山高耸,绵亘数十里,大慈山兀立于西。其间有下水岙,南宋宰相史弥远葬慈母于此,故名“大慈山”。山麓有大慈寺,为史氏家庵。后史弥远亦葬于寺右。弥远子孙曾在慈云岭砌石百丈,垒成假岭,层... [全部]

小普陀
小普陀

霞屿景区:又叫小普陀,旁边水面上有一尊出水观音,以湖水为莲台,青山为背景,仿佛正垂下慈祥目光关注众生。这座造像高10米,通体以雪花白石材雕成,成为霞屿令人瞩目的一处景观。霞屿上有一个著名的“补陀洞天... [全部]

沙孟海书学院
沙孟海书学院

沙孟海书学院坐落在东钱湖北面的名人文化区,西邻白石仙坪,前后两幢建筑,在青山绿水间高低起伏,错落有致。 二灵山 [全部]

二灵山
二灵山

二灵山,它是东钱湖最美的地方。东钱湖四面环山,二灵山又是三面临水,形成山环水、水抱山的景观。山顶上的二灵塔是建于北宋端拱年间的方形石塔,四面长层,高约9米,塔身各层四面有壶门式佛龛,龛内有佛及菩萨。... [全部]

阿育王寺
阿育王寺

阿育王寺位于宁波市区东20公里处,是我国禅宗名刹,“中华五山”之一。由于寺内珍藏着一座名闻天下的佛祖舍利宝塔而享誉中外佛教界。阿育王寺也是国内现存的惟一以印度阿育王命名的千年古刹。 阿育王寺建筑规模... [全部]

岐下洋村特产列表

章水贝母
章水贝母

章水贝母是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章水镇的特产。章水镇是全国浙贝母主要产区,产量占全国总量的一半以上,并被中国特产之乡命名委员会命名为“中国浙贝之乡”。 章水镇地处鄞西四明山区,全镇现有20个行政村、一个... [全部]

洞桥八戒西瓜
洞桥八戒西瓜

洞桥八戒西瓜是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洞桥镇的特产。洞桥镇种植西瓜有较长的历史,以“八戒”为注册商标的洞桥西瓜以其皮薄、质脆、味鲜甜而享誉宁波,被评为“浙江省十大优质名瓜”。 八戒西瓜系洞桥镇选用“842... [全部]

李家洋榨菜
李家洋榨菜

李家洋榨菜是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五乡镇李家洋村的特产。五乡镇的李家洋榨菜个个色泽碧绿,饱满,经过独特的三道腌榨工艺,腌榨的榨菜不仅味道鲜美,更是各家饭店及个人首选的农家绿色食品,更是馈赠佳友的绿色礼品... [全部]

邱隘雪菜
邱隘雪菜

鄞州区是雪菜主产区,雪菜种植范围遍及11个镇(街道)、78个村、9000多户农户,其中尤以邱隘雪菜最负盛名。上世纪90年代初,邱一、邱二村率先开发雪菜软包装产品和雪菜原汁等制品后,全区雪菜加工业兴起... [全部]

樟村浙贝
樟村浙贝

樟村浙贝种植历史可追溯到700多年前,目前全区种植面积近万亩,主要集中在樟溪河两岸,以其个大质优而蜚声海内外。 樟村浙贝无论是栽培历史、栽培面积还是产量,均为全国之最,曾多次获得省优质农产品奖。20... [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