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塘口村介绍
全塘口村坐落于柳城畲族镇的东北部,拥有全塘口、观后两个自然村,全村现有农业户158户,农业人口458人。村内有全塘口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柳城中心敬老院、叶法善纪念馆,有两家企业:武义县清华服装厂、武义县南方齿轮厂分厂。全村水田368亩,旱地18亩,山林600亩。种植有中国三大名莲之一的宣莲,并拥有200亩的宣莲良种示范基地,永康、东阳等周边县市都到我村引莲种。拥有与武义县科技局合作的黑木耳、香菇养殖基地。蚕桑、吊瓜产业发展迅速。 武义县柳城中心敬老院也位于我村,由原全塘口小学扩建而成,占地5300平方米,投资200万元,设有200张床位,集中供养柳城畲族镇、桃溪镇、西联乡、坦洪乡、三港乡、大溪口乡6个乡镇的“五保”老人。现住着200多位老人。 养生鼻祖叶法善大师曾定居全塘口村,其宅舍冲真观为唐明皇李隆基赏赐。叶法善(616--720),字道元,别字太素,人称叶真人。唐朝著名道士。自幼随父母从松阳卯山迁至括苍县白马山(全塘口村),父死,葬欧溪近山(今柳城镇全塘口),13岁起,云游四方学道。 法善出身于道士世家。从曾祖道兴、祖父国重、父亲慧明,四代皆为道士。据《旧唐书•方使传》叶法善条云:“有摄养占卜,劾召鬼神之术,阴功密行,救物济人之德。”唐显庆年间,高宗闻其名,下诏召至长安,欲加其爵位,法善固辞不受,求为道士,遂留在斋场内,深得高宗的宠爱。自高宗、武则天至中宗、睿宗诸朝,叶法善为唐王朝服务历时50年。五十年间“往来山中,时时召入”。他“出者无山林之逸,处者无轩冕之贵”。在民间,他积德行善,普济众生,为百姓驱邪治病。在朝廷,他直言不讳,敢说真话,诋毁佛教,揭露弊政。在韦皇后和安乐公主篡权乱政、武三思秉政专权时,叶法善犯颜直谏不被采纳,反而被赶出朝廷,贬谪到广州与洪州。直到中宗景龙二年(708)初,叶法善才被征召回京。当时,李旦、李隆基尚未登帝位,法善暗加保护,为他们参透暗算,消灾避祸。先天二年(公元713年)唐玄宗李隆基拜法善为鸿胪卿(外交官),封越国公,居长安景龙观扶佐明皇。后辞归括苍,将故宅改置宣阳观(今柳城镇北全塘口村),开元八年(公元720年)无疾而终,享年105岁。唐玄宗为此专门作了《叶道元尊师碑记》悼念他。
全塘口村地区行政机构
全塘口村景点列表
-
-
发宝象龙塔
发宝象龙塔立于武义县城东北金安山上,始建与明万历三十三年(1602),竣工与万历三十六年(1605)。塔名取叶经上“狂象无言问老龙” 之意。 发宝象龙塔为砌体,仿楼阁建筑形式。平面六角形,共7层,高... [全部]
-
-
明招寺
明招文化起源于东晋,鼎盛于南宋,传承于当代,是中国传统儒学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武义明招寺又名惠安寺、智觉寺,俗称明招寺,始建于东晋咸和初年。县史记载,东晋“竹林七贤”之一阮籍的曾孙阮孚,赴任广... [全部]
-
-
台山寺
台山景区坐落在瓯江流域的宣平溪上游,景区总面积5平方公里,系国家AA级风景旅游区。景区因千年古刹台山寺得名,台山寺始建于北宋乾德年间(公元963年)距今已有1040余年历史,系有“浙中佛教圣地”“括... [全部]
全塘口村特产列表
-
-
武义蜜梨
武义蜜梨是浙江省金华市武义县的特产。武义是全国三个出口梨基地县之一。武义县“桐琴蜜梨”以果大、味甜、外形美观著称。 武义是国家外贸部确定的为全国三大出口梨基地县之一,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就开始栽培蜜梨... [全部]
-
-
金华汤包
金华汤包 金华汤包历史悠久,素有“金华第一点”的美誉,也是我国南方小吃汤包中的佼佼者。金华汤包以猪肉皮汁加0鸡汁制成的皮冻和鲜肉笋丁作馅,并在笼底垫以青松蒸制,故馅特鲜,汁特多,清香宜人,深得广大食... [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