埤城村介绍
埤城村 埤城,原名“仁信”,三国时为孙权养马之地,明嘉靖年间,曾在此扎寨为营,筑土城,以防倭寇,故改名“埤城”。该镇北与丹徒县交界,宋代就形成规模,成为丹阳、丹徒、武进、扬中(也称太平洲)四县农副产品集散地以及丹阳产部地区的商贸中心。明清时,这里商市兴盛,据记载,埤城县有悠久的建城史,它所处的低山丘陵,岗地具有独特的地理风貌,优美的山林景色和丰富的历史文化遗迹。自古以来埤城具有淳厚的风土人情,清朝学者吉梦龙在赴埤时赞道:“东郊秋风万叠青,岩历尽到埤城,河流暗扶江潮入,山脉潜根地肺行。两县界分南北岸,千家聚有葛怀民,豚蹄杯酒符嘉洗,喜听村庄打稻声。”可见埤城自古就是块宝地。 埤城村即原城南大队,地处埤城集镇南端,故又称南街,南街南起双串门,双串门也是解放前后的南城门,双串门向北有当铺茅家门,入房门、培元堂、务本堂。整个南街北段是邵氏家庭集中居民的地方,所以有两座邵氏祠堂,南段务本堂四周王姓较多,从北端邵氏第一祠堂向北使是城东地段,邵氏第二祠堂,解放后改建为能容纳近千人的埤城大会堂,用了一千米长的木条板钉在地上作为凳子,供开会演戏时。大会堂后改建成埤城农水站,即现在的水利站。 城南主要两大姓氏,邵氏和王氏为主,其次还有赵氏、张氏,南街南端有座,王家祠堂斜对面是务本堂,务本堂是古建筑,是一户大家族,听说户主王石宇是清朝时的一个宦家,务本堂就是他的私宅,现在丹阳文物保护单位,务本堂向北有一条十字路,路中间有一尊石狮坐像,所以人们又称这里叫狮子弄口,从狮子弄口向西太约100多米,有一座赵家祠堂,祠堂不大,六十年代初曾在里面办了农后并入埤城中学,祠堂前面有一个小水塘,再向西有个大塘,叫大龙池,再向西北,即现在的埤城中学操场南头有个小水塘叫小龙池,上世纪末埤城中学扩建操场时被填塞。说起小龙池还有个传统的故事:据传,很早以前朱洪武做皇帝时,当时有个风水先生叫刘伯温,他说小龙池这个地方是一块宝地,将来要出皇帝,这话传到了皇上,朱洪武想,要是真有皇帝出现,我就不能继续做皇帝了,于是就派臣相前来治理。传说是用铁铣在小龙池这地方开塘,并将铁铣扎在小龙池工地上过夜,第二天将铁铣拔起,铁铣上全是血,说这是龙被扎死了,这就是小龙池的来历。 埤城行政村辖自然村5个,村民小组25个,总人口2970人,总户数1023户,面积4.5平方公里,村庄建设用地面积32.3公顷,耕地面积2209.12亩。村年创产值3.9亿元,利税610余万元,10年人均收入达到1.3万元。先后获得“江苏省卫生村”、“江苏省文明村”、“全国文明村镇创建先进单位”等称号。 埤城村从90年代起就开始把建设卫生整洁、环境优美的绿色村庄作为主要目标来抓,坚持不懈开展“十星级文明户”评比活动,从改厕、改灶、改圈、强化管理四个方面入手,促使群众慢慢养成良好文明卫生习惯。 目前,埤城村卫生户厕普及率达100%,无害化户厕普及率达100%,并于2008年获得“江苏省卫生村”称号。绿化覆盖率达35%,村通灰黑公路比重达92%,自来水、电话、有线电视率达100%,并于2006年投资36万元新建了位于原镇南四队、九队的篮球场。现在的埤城村已经完全成为了一个“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埤城村地区行政机构
埤城村景点列表
-
-
丹阳天地石刻园
丹阳是南朝齐梁帝王故里,是一座拥有6000多年文明史、2400多年建城史文化古城。亚洲最大的石刻文化游园——天地石刻园就坐落在这里。 湖光山色环抱中的天地石刻园,景色宜人,明净的湖水倒映着青山白云,... [全部]
-
-
许杏虎烈士故居
许杏虎烈士是新中国杰出的战地记者,北约轰炸南联盟期间临危不惧,高度敬业,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为祖国发回了大量的战地新闻。许杏虎烈士牺牲后被中宣部、人事部授予“人民的好记者”称号,也被南联盟授予“南斯拉... [全部]
-
-
贺甲战斗纪念馆
贺甲战斗纪念馆原址为贺甲祠堂,始建于民国初年,是抗战时期由陈毅、粟裕等领导下的新四军一次威震江南的战斗遗址。贺甲战斗是苏南抗战时期新四军反扫荡最激歼敌最多、影响最大、意义最大的一场战斗。 丹阳白龙寺... [全部]
埤城村特产列表
-
-
陵口萝卜干
陵口镇素有“萝卜之乡”的美誉,其独特的沙质土壤所培育的白萝卜甘甜脆嫩,营养丰富,具有止咳化痰、除燥生津、清凉解毒、行气通肠之功能,坊间有“萝卜上市,医生无事”的说法。陵口萝卜干是丹阳盛名远扬的土特产... [全部]
-
-
镇江江蟹
镇江江蟹是江苏镇江丹阳的特产。 在地域: 江苏 申请人: 镇江市江鲜产业协会 所在地域: 2014年 划定的地域保护范围: 镇江市长江行政区域段沿江及5条支流(通济河、九曲河、香草河、大运河和便民河... [全部]
-
-
丹阳大麦粥
丹阳大麦粥是江苏省镇江市丹阳市的特产。丹阳市大麦粥具有平胃止渴、消渴除热、益气调中、化谷食之功效。 大麦粥绝对是丹阳的一大特色。在丹阳家家户户都有喝大麦粥的习惯,特别是夏天,来两碗冷大麦粥,比喝其他... [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