栟南村介绍
栟南村系栟茶镇区南部的一个村,故名栟南村。村南北长3公里,东西宽2.5公里。东至岔栟河,南至北凌河,西至任港河,北临栟茶运河,村东北角与镇区相邻。现有人口3000多人,共有19个村民小组。解放初期,栟南村有棉园村、守道村、长月村、小楼村、一民村,农业合作化时期,村域合并,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东部称棉园社,西部称利民社。1958年人民公社化后,一民村、小楼村合并组成于港公社2大队,棉元村、守道村、长月村合并组成于港公社14大队,1959年将14大队划归栟茶人民政府,1963年又将14大队划归于于港人民公社。1984年撤消人民公社建立乡村制,将2大队定名符堑村,14大队定名棉园村,均以地名而定。据传:从前符堑是栟茶至南通的一条水上通道,一姓符人家住在附近河边,此地段河床较高,遇到旱季,来往船只常在这里搁浅,从此称此地为符堑。棉园村得名,因有南棉园。北棉园两块高地专种棉花,1999年,两村合并,栟南村地处栟茶之南,定为栟南村。 栟南村,文化教育事业发达,民国初年有私熟,书坊十多所。1928年新办了西园小学,符堑小学。解放后,符堑小学更名为横港小学,曾为于港公社中学培养了一批批优秀学生。 栟南村地处镇郊结合部,水陆交通便利,栟茶运河,岔栟河沿村北部和东部通过,靖双公路、岔栟公路、环栟南路、虹桥路,省225线,海洋铁路,火车道在村中组成了交通网,过往车辆络绎不绝。交通方便带动了各项事业的发展。县级不少下属单位建在栟南村,如公安、工商、邮政、电信、供电、加油站、汽车站、火车客货站等,并分布于靖双公路沿线。全村经济繁荣,社会和谐。规模较大的企业有南通华棉有限公司,南通华盈灯具照明厂,栟茶面粉厂等。村民从事二、三产业个体私营经济工商户达70多家,从事批发,零售的超市11户。 农民除传统的种植业外,蚕桑业亦占相当比重,栽桑养蚕户约全村总农户的30%。农民就业观念发生重大转变,栟南村在外从事二、三产业的打工人员达800多人。收入逐年增长,国民生产总值以10%以上速度递增,在村委会办公地,建有广播电视室,党课教育室,图书室、卫生室、农民休闲活动室等。“2006年被县授予民主法制示范村”、“法制宣传先进村”、2007年被县授予“文明单位”、“社会治安安全村”,栟南村已全面建成小康村,正向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村迈进。
栟南村地区行政机构
栟南村景点列表
-
-
洋口港
洋口港位于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东部沿海的长沙镇,是中国沿海中部唯一能建30万吨级的天然深水良港。为与位于洋口镇的洋口渔港区别,常把方兴未艾中的长沙镇洋口港称为大洋口,而国家中心渔港——洋口渔场,也是洋... [全部]
-
-
开沙岛景区
开沙岛景区 在一马平川的江海平原,有“军、剑、狼、马、黄”五山拱立江边,是无人不晓;而在通州境内的滔滔长江中,有一个不小的岛屿,就鲜为人知了。它就是通州的江中明珠——开沙岛。开沙岛是长江下游、南通市... [全部]
-
-
南通文峰公园
南通文峰公园 三元桥东,文峰塔南,有一座以田园神韵取胜的公园,这就是1989年建成的文峰公园(原名长春园)。此园三面临水,东边与纺织博物馆相连。占地近10公顷,除园畔流过的濠河外,园内与濠河相通的河... [全部]
栟南村特产列表
-
-
如东条斑紫菜
如东条斑紫菜是江苏南通如东的特产。 如东县是全国最大的条斑紫菜养殖加工出口基地。目前拥有条斑紫菜育苗室16.4万平方米,育苗企业105家,条斑紫菜栽培面积14.28万亩,养殖企业107家,一次加工生... [全部]
-
-
如东文蛤
如东文蛤是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的特产。如东沿海是文蛤的主要产地之一,所产文蛤肉质鲜美,含有蛋白质、脂肪、糖类、钙、磷、铁等营养成分。 如东出产的海产珍品文蛤,素有“天下第一鲜”之称。早在唐代文蛤就被列... [全部]
-
-
如东紫菜
如东紫菜是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的特产。如东紫菜以其色泽光亮、味道鲜美、营养丰富、风味独特,畅销国内20多个大中城市和日本、韩国、美国、澳大利亚等10多个国家。 紫菜,也叫索菜、紫英,属红毛菜科植物甘紫... [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