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胜村介绍
南阳胜村位于平定县城西南15公里处,张庄镇西北部,海拔912米,全村总面积7.41平方公里,东邻西城村,西邻左家村,北邻北阳胜村,南与药林寺森林公园接壤。距207国道7公里,太旧高速公路9公里。 村域属太行山向华北平原过渡的倾斜山麓地带,地势西高东低。土壤为褐土类黄土质和砂土质,土壤肥沃,适合农作物生长。全村土地面积2810亩,其中耕地面积2284亩,主要种植玉米,谷子、高粱等,此外还种植油葵、杂粮等约80亩,退耕还林263亩,果园地220亩,香花槐苗木基地231亩,蔬菜200亩,人均耕地面积2亩。 全村共有农户535户,总人口1225人,全村劳动力总数675个,其中第一产业种植业从业人员190人,全村粮田面积2224亩,其中玉米1875亩,薯类、豆类等杂粮349亩,村里有蛋鸡养殖场一个,从业2人,养鸡2500只。第二产业为工业,村里有弘盛远工贸有限公司,东升集团阳胜煤矿,从业200人,有宝宏蔬菜种植基地150亩,从业30人。第三产业为餐饮、服务业,规模较小,其中有商业网点13个,经商45人,有理发店3个,饭店5个,从业24人。全村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人数占17%,初中以上文化程度人数占53%,小学以上文化程度人数占30%。农村人口和劳动力的文化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 全村参加医保人数1303人,参保率达99%。参加养老保险人数500人,享受低保28户,享受五保的18人,有独生子女户80户,双女绝育户1户。 村里有健身场所、文化活动室、党员活动室、计划生育服务室各1个,村里有镇卫生院阳胜分院、有南阳胜农村信用分社、还有村卫生所一个,占地60平方米,医生2名,病床6张,基本满足村民医疗需求。村建有标准化小学一所,小学教师12名,幼儿教师2名,学生人数180名,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村委会位于村庄中心地带,是独立的三层办公大楼,办公设施基本齐备,支委5人,村委5人,共由10人组成。党员60人,两委班子团结一心谋发展,深得群众信任,曾多次获得“特色文化村”“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村建有商品房包括小二楼、排房共计7100平方米,现已有60户村民搬入,其余房屋为砖混结构,少数为窑洞,全村95%的村民搬入新居,部分房屋历史悠久,具有一定历史价值。 2012年底,全村经济总收入1708元,人均纯收入8268元。 南阳胜村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文化积淀深厚,村里有四处遗迹名胜,即东阁、西阁、老君庙、财神庙,每到庙会时间,免费为村民放映电影,组织村民进行文娱活动。传统庙会时间为每年的农历二月二十三日。阳胜人忠厚勤劳,待人友善,阳胜村环境优美,山清水秀,地下水资源充沛,阳胜河从西向东经村流过,有水池2个,大口井5个,水井130至140眼,总容量3200立方米。还有丰富的矿产资源,主要以煤炭和陶土为主。植被资源有杨柳树、国槐、松柏树,果树有苹果树、核桃树、柿子树等。 在党的领导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阳胜人民焕发空前的生机与活力,经济实力有了长足发展,村容村貌有了根本改变,全村道路硬化10.5公里,环村南种树3000余株,。主干道路还安装了路灯,生活用水全部实现自来水入户,村民用水不收费。村里有移动、联通信号塔,通讯方便。当下,阳胜人民正以高昂的热情,向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奋斗。
南阳胜村地区行政机构
南阳胜村景点列表
-
-
冠山
冠山 冠山位于平定县城西南4公里处,晋东名胜之一。冠山主峰顶状似冠,故名。冠山风光秀丽,集儒、道、释于一山,尤以创建于元代的崇古冠山书院以儒文化称著。冠山四季皆景,可供游览的景点达30余处。 药林寺... [全部]
-
-
药林寺森林公园
山西省药林寺森林公园位于平定县城南20公里处东临阳涉县和207国道,北靠石太铁路和太旧高速公路,交通便利。公园面积4000余亩,是平定县境内一片林相整齐的针、阔叶混交林,主要树种是油松和栎树,灌木有... [全部]
-
-
开河寺石窟
开河寺石窟 开河寺石窟(第四批省保) 时代:北魏 地址:平定县岩会乡乱流村西魁头山 开凿于北魏永平三年(51O年)。石窟分东西两院,沿山绵延长达50余米。东院依山凿就三龛,三龛共有大小佛像88尊;西... [全部]
南阳胜村特产列表
-
-
平定荆花蜂蜜
荆花蜂蜜的简称,也叫荆条蜜。是四大名蜜之一(荆条蜜、枣花蜜、槐花蜜、荔枝蜜);也是我国大宗蜜源中每年最稳收的蜜品之一。立秋前后,秋高气爽,荆花丛中,蜜蜂穿梭其间,采花露酿制成荆花蜜,浅琥珀色,入口留... [全部]
-
-
平定黄瓜
平定黄瓜 平定黄瓜干主要产于平定县后沟、河头两村。 明洪武年间(1368--1398)开始生产。以清脆、爽口、香醇味厚、食用方便而受到人们的青睐。清朝被定为进贡皇室的物品,享有“龙筋”之誉。黄瓜干系... [全部]
-
-
拉面
拉面 拉面,又叫抻面,是山西城乡独具地方风味的面食名吃。相传,拉面源于山东省胶东半岛的福山一带,因有“福山拉面”之称。拉面传入京都,受到皇帝的赞赏,赐名“龙须面”,于是拉面又成为御膳房的常备食品。至... [全部]